大多數人最適合的投資方式——低估值和定投

關注我,讀文章,學投資↗

大多數人最適合的投資方式——低估值和定投

近兩年,市場的不斷下跌給很多股民的家庭、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困擾和迷茫。

正所謂股海沉浮,十年一夢。漲漲跌跌本是常事。

但是由於中國股市的投資者大多為散戶,缺乏必備的金融知識和投資理念,長期下來往往很難避免虧損。

那麼今天來談談,為什麼對大多數人來說,低估值和定投比較合適呢?

低估值投資

先談談低估值的投資方式。

上面我們提到,大多數散戶投資者由於缺乏專業知識,在股市中屬於相對弱者。那麼是否,散戶就無法避免虧損呢?

不用擔心,因為“弱者思維”存在於很多大師的理念中。簡單來說,弱者思維就是——只做自己熟悉的。

我們經常聽巴菲特說的“能力圈”,就是一種嚴謹的弱者思維。有的人能力圈大,有的人能力圈小,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能力圈。

那麼如果自己的能力圈非常小呢?這裡,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巴菲特的同門師兄弟,格雷厄姆的另一個徒弟——沃爾特·施洛斯

施洛斯管理的資金規模不大,也不願出現在公眾的視野裡,網上關於他的信息也只有他談話的一些翻譯。但是巴菲特卻極為欣賞他的理念,施洛斯的業績也非常亮眼,在很長一段時間中持續跑贏道瓊斯和標普指數。

為什麼施洛斯的業績如此出色呢?

因為施洛斯的策略是一種較為極端而簡單的弱者思維:

低估分散,不深研。

大多數人最適合的投資方式——低估值和定投

這種思維,很適合普通投資人學習。舉個例子,對於巴菲特來說,很多行業看不懂不做,專注研究自己看得懂行業的好公司。

而在施洛斯看來,未來太難判斷,無論多好的公司和行業,也容易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過度的研究和對未來的判斷難度很大,大家能看到的往往只是過去和現在。

而對現在來說,確定一個買入的標準,用當前合理低估的價格買入當前經營情況不錯的公司,追求當下的安全邊際才是大家力所能及的。

估值是否合理,可以通過實業思維中比較重要的財務指標,例如PE(市盈率)、PB(市淨率),ROE(淨資產收益率)等進行篩選,排除一些不適用這些指標的行業和公司。

但是,這樣做依然很難規避有些公司在未來經營惡化,從而出現“低估值陷阱”。因此,施洛斯採取了在篩選後的股票池中進行分散投資的方式,來達到整體長期盈利的效果。因為他相信,大部分能滿足安全邊際和經營情況不錯的公司,整體長期能帶來不錯的回報。

從理念上看,施洛斯的方式,是我見過最簡單有效的一種長期策略。如果認為自己的能力圈非常小,也可以將分散的股票池擴大到某個綜合指數,指數成分往往是一些經營穩定的大公司構成,在平均估值較低的階段進行投資,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定投

再來聊聊定投。

定投是一種無視波動,固定時間進行投資的一種方式。這也很好的詮釋了一種“弱者視角”。

一般來說,無論是普通投資人還是專業投資人,都缺乏對大盤路徑的判斷能力。大到牛熊,小到一個月,甚至一天的波動,都是由眾多因素構成,很難做出準確的判斷。

過度判斷市場路徑,長期來看往往讓很多投資人出現不必要的損失和交易費用損耗,甚至反覆反向操作帶來較大幅度的虧損。這也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狀況,困擾著很多普通投資人。

從另一個角度思考,一個國家只要在發展,股市長期無論經歷牛熊,總是呈現螺旋式上升。

中國A股市場在過去幾十年,也由於市場不成熟,總是出現牛短熊長和漲過頭、跌過頭的情況。

大多數人最適合的投資方式——低估值和定投

由於牛市很短,大部分時間中我們就可以採取隔一段固定時間進行固定投入的方式進行投資,取得一個大部分時間的平均成本,並在市場情緒亢奮,市場平均估值高企,身邊人都在討論股票的時候逐漸賣出。

這樣做

不僅可以規避很多主觀判斷和情緒造成的錯誤,也可以分享證券市場的長期合理收益。

特別在中國的非理性市場,操作難度大,定投的方式也是中小投資者的保護傘。

隨著中國市場的不斷成熟,未來漲過頭的現象也會越來越少。另外長期來看,房地產的收益率也會下降。定期的理性投資股權也將成為未來大家普遍而重要的投資方式。

非理性來源於以為自己知道,而理性來源於知道自己不知道。

^_^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所啟發,歡迎轉發點贊並且推薦給你的好友。

^_^ 歡迎關注我,我會經常寫一些文章,帶你慢慢看懂經濟現象背後的本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