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A股「心慌慌」的股票質押

沒有什麼比追加保證金通知更能加劇股市下跌了。在2015年的中國股市大跌中,借錢買股票的散戶投資者遭到了券商的強行平倉,導致局面更加惡化。在2018年的股市下跌中,問題的焦點不是散戶,而是上市公司內部人士和主要股東以及他們的股票質押行為。

1、什麼是股票質押?

以公司股票作抵押申請貸款。這種做法在需要用錢的公司創始人和大股東之中尤其流行。大約一半股票質押貸款由券商提供,銀行和信託公司也提供相關業務。

2、這種做法有多普遍?

非常普遍。中國約11%市值(6320億美元)的股票被質押。根據穆迪的數據,2018年上半年,大約22%的中國上市公司有30%以上股份被用於質押貸款。彭博行業研究的報告稱,這種做法在中小民營企業很普遍。

3、有什麼可擔心的?

隨著股價下跌——上證綜指2018年一度下跌25%——貸款方會提出追加質押的要求。如果借款人無法滿足這些要求,券商和銀行可能會賣出股票,進一步壓低股價。這種風險在10月份變成現實,股價急跌導致一些質押股票被平倉。

4、問題有多大?

進行股票質押貸款的股東,往往會是大額質押貸款,並且經常將貸款資金用於企業業務或其他非流動性資產。這可能使他們在股價下跌時難以增加質押,特別是那些大部分財富都繫於公司價值的創始人。大股東和管理層出售股票也有監管限制。與此同時,隨著中國打擊非官方貸款或影子銀行業務,融資渠道越來越窄。穆迪援引萬得的數據估計,2018年下半年,將有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1440億美元)的股票質押貸款到期。

5、政府做了什麼?

隨著股市行情在10月份惡化,當局宣佈了一系列措施。地方政府和滬深交易所參與進來,保險公司則獲准推出旨在降低股票質押風險的產品。央行呼籲私募股權基金支持資金困難的公司,證券行業同意提供30億美元幫助那些有股票質押問題的企業。

6、結果如何?

高盛集團分析師在10月份的研報中寫道,中國的努力將有助於緩和股票質押貸款的風險。瑞信表示,有地方政府的支持,和監管部門避免強行平倉的要求,該問題已得到控制;瑞信還指出,質押股票被清盤的情況很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