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反覆

我們的社會有很多有趣的現象,反映了人性的反覆。人的多面性,以及複雜性,在這些現象裡展露無遺。


人性的反覆

要說第一個最有名的,那就是錢鍾書所說的“圍城”吧!——城裡人想出去,城外人想進來。放到現實的社會現象就是:體制內的人想出來,體制外的人想進去。古詩有云“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考場”, 分外貼切。

第二個我歸納為“公車現象”。一輛公交車幾乎客滿,等在車門外的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是最後擠上車的。於是有趣的現象就形成了:已上車的人會說,滿啦滿啦後面不要進來了,催促駕駛員開車。還沒上車的人就會說,再擠擠讓我上來。從車外到車內,人的心態變化完全不一樣了。——沒上車之前總希望別人讓他上車,自己上車之後又希望後面人不要上車。多麼微妙的心理變化!
人性的反覆

第三個就是“買房現象”。幾乎所有已買房的人都希望房價上漲,而幾乎所有沒有買房的人都希望房價下跌。一個希望房價下跌的購房者,一旦買上房,下一秒馬上就變成了希望房價上漲的一員。上一分鐘還是強烈聲討高房價的人轉眼變成高房價的支持者。人性的反覆就是這麼奇妙!

第四個我稱之為“菜場現象”。我們去菜場買菜,通常第一個詢價的並不會是我們當場成交的,因為總認為後面還有更好的。可能我們拎著菜籃,在菜場裡轉了一圈以後,才發現第一個賣菜的人價格才是最好的,於是兜兜轉轉之後,找到第一個詢價的人成交。人性就是這樣,當你有很多選擇的時候,總是想著後面還會有更好的機會,兜兜轉轉之後才會發現又回到了原先的道路。——可是如果第一個買菜的已經收攤了呢?我們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人性的反覆

不知道心理學家和經濟學家怎麼來解釋這些心態的變化。諸位有何高見?請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