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卷二4——《野狗》

聊齋志異卷二4——《野狗》

聊齋志異卷二第4個故事《野狗》

聊齋志異卷二的第4個故事《野狗》講述的是清順治年間山東於七農民起義被鎮壓後,清政府實行殘酷的株連斬殺,遍地屍體,鄉民李化龍為躲避清兵斬殺詐死,但卻看到了狀如野狗的怪獸在吸食屍體腦子的恐怖景象,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聊齋故事。

附於七之亂史實:

於七之亂是指清順洽年間山東半島地區於七領導的一次頗具規模的農 民起義,自首事至失敗,起伏持續達十五年之久。於七,名樂吾,字孟熹, 行七。明崇禎武舉人,山東棲霞縣人。順治五年(1648),他領導起義農民 佔據鋸齒山。七年(1650),攻寧海,殺死登州知州。後清政府籠絡招撫, 授於七棲霞把總。順治十八年(1661),於七不堪壓迫,再度起事,以鋸 齒、 昆嵛、鰲、招虎諸山為根據地,活動範圍及於棲霞、萊陽、文登、福山、寧 海等縣。清廷命禁軍及山東總督統兵會剿。康熙元年(1662)春,於七潰圍 逃去。起義失敗後,清廷株連興獄,對該地區人民進行血腥屠殺。事見《清 史稿》、《山東通志》、《續登州府志》、《棲霞縣誌》等書有關記載。

譯文

於七之亂,殺人很多。鄉下人李化龍,從山中逃回來,正碰上晚上過大兵。為以免被大兵殺害,他急切間無處藏身,便僵臥到死人堆裡佯裝死人。大兵過完後,李化龍還沒敢爬起來,睜眼一看,忽然見掉了頭斷了胳膊的屍體,都站了起來,像小樹林一樣。其中一具屍體,已經斷了的頭仍連在肩膀上,嘴裡說道:“野狗子來了,怎麼辦?”其它屍體也一起亂嘈嘈地說:“怎麼辦?”一霎時,都撲哧撲哧倒下了,隨即一點聲音也沒了。

李化龍戰戰兢兢地才想爬起來,就見一個獸頭人身的怪物,正趴在死屍堆裡吃人頭,挨個吸人的腦子。他害怕被吃,便把頭藏在屍體底下。怪物來撥弄他的肩膀,想吃他的頭,李就用力趴在地上。怪物幾次都沒能得到他的頭,就推去蓋在李頭上的屍體,使他的頭露了出來。李害怕萬分,慢慢用手摸索腰下,摸到一塊石頭,有碗那樣大,握在手裡。怪物找到了李的頭趴下就想啃。李突然跳起,大喊一聲,用石頭猛擊怪物的頭,結果打中了它的嘴。怪物像貓頭鷹那樣大叫了一聲,捂著嘴負痛跑了。它路上吐了一些血,李化龍就地查看,在血裡找到了兩顆牙齒,中間彎曲,末端銳利,長四寸多。拿回村給別人看,誰都不知道那是什麼怪物。

原文

於七之亂,殺人如麻。鄉民李化龍,自山中竄歸。值大兵宵進,恐罹炎昆之禍,急無所匿,僵臥於死人之叢,詐作屍。  

  兵過既盡,未敢遽出。忽見闕頭斷臂之屍,起立如林。內一屍斷首猶連肩上,口中作語曰:“野狗子來,奈何?”群屍參差而應曰:“奈何!”俄頃,蹶然盡倒,遂寂無聲。  

  李方驚顫欲起,有一物來,獸首人身,伏齧人首,遍吸其腦。李懼,匿首屍下。物來撥李肩,欲得李首。李力伏,俾不可得。物乃推覆屍而移之,首見。李大懼,手索腰下,得巨石如椀,握之。物俯身欲齕。李驟起,大呼,擊其首,中嘴。物嗥如鴟,掩口負痛而奔。吐血道上。  

  就視之,於血中得二齒,中曲而端銳,長四寸餘。懷歸以示人,皆不知其何物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