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輯|「心向黨 慶國慶」系列活動之:黔西南所人物篇

特辑|“心向党 庆国庆”系列活动之:黔西南所人物篇

關注我們獲得更多精彩內容

張劍同志,男,中共黨員,1990年7月出生,本科學歷,2011年7月畢業於安徽淮北師範大學法學專業,2014年9月參加工作,任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舊屋基彝族鄉小新寨村委會主任助理,2016年9月考入貴州省黔西南州強制隔離戒毒所,現任職於黔西南州強制隔離戒毒所烏沙項目部甲方代表,是一名普通幹警。2017年5月至8月在貴州省司法警官學校培訓期間榮獲優秀個人稱號,2017年9月在貴州省團委組織的“一學一做”徵文比賽中榮獲個人三等獎;2017年10月在黔西南州“全國科普日”第三屆全民科學素質知識大賽中獲集體三等獎;2017年年底考核中,被單位考核為優秀公務員;2018年6月獲黔西南州司法局優秀共產黨員稱號。該同志自從入職以來始終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勤奮好學,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運用自己的所學服務於崗位,服從上級命令,工作能力強,思維活力足,工作細緻,有責任心,敢於擔當,深受領導好評。

1

耐得住寂寞的理論標兵

作為甲方現場代表,張劍同志一直堅守在項目現場,吃在現場、住在現場,每天陪伴他最多的就是項目建設中的各種嘈雜聲音,以及一堆堆運送到項目現場的建築材料,從工作以來他從沒覺得這些聲音和材料讓他感到煩躁,反而聽不到項目的建築聲,看不到現場的建築材料他會覺得心慌、不習慣。每天帶上一個小本子,行走於項目建設的每一個角落,仔細記錄建設事宜成了他不變的軌跡,日復一日的工作並沒有讓他覺得枯燥,反而報以最大的熱忱投入到工作中。他常說“這個項目就像他自己的孩子一樣,一點一點看著他成長。”在枯燥的工作中他並沒有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反而嚴格要求自己注重學習,他常對同事說“現今時代變化快、知識更新快、如不加強學習、隨時就會被淘汰,更不能適應本職工作要求,所以一定要想辦法多學點、多看點裝在自己的腦子裡,別人偷不去,自己用得著。”作為項目部的甲方代表,法學專業的他原本對工程的事一竅不通,但是在把他分配到項目部作為甲方代表時,他沒有一句怨言,沒有退縮,而是通過向領導、同事、施工方、現場施工人員、網頁、書籍等渠道進行學習,讓自己從無到有,從一無所知到現在的半個小專家,他的這種學習精神和勁頭激勵了所裡的其他同事,也給新入職的民警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在他的筆記本上關於工程上的專業名詞他都一一記錄好,先在網絡上查看這些專業名詞的定義,然後現場再向施工技術人員尋求解釋,不僅瞭解專業術語,還把它們更貼近生活地進行了細化。他不僅在崗位技能上認真,尤其在政治學習上更是有著敏銳的政治責任感,堅持每天利用閒暇時間讀書、看報、瀏覽網頁,還把當前國家以及上級有關熱點、難點的問題以及精神摘錄下來。十九大以後認真學習十九大精神並做好筆記,在自己學習的同時也協助領導督促所裡的其他幹警學習,思想上始終與黨保持絕對一致。他給大家的印象:一是虛心。遇到不懂的問題虛心地向各位領導、同事請教;二是細心。項目進展情況的圖片他總是做得十分完整,電子檔和紙質版總能在第一時間更新,並且保持一致;三是耐心。其餘幹警有問題向他請教,他總是不厭其煩地解說,若遇到工作時有人諮詢,他會在工作忙完後第一時間向諮詢的人進行解答。

特辑|“心向党 庆国庆”系列活动之:黔西南所人物篇

工作中的張劍

特辑|“心向党 庆国庆”系列活动之:黔西南所人物篇

THE SEA

特辑|“心向党 庆国庆”系列活动之:黔西南所人物篇

THE SEA

2

耐得住誘惑、經得起考驗的執紀標兵

作為甲方現場代表,遇到現場施工問題如家常便飯,同時也會遇到很多誘惑,但是不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他都能堅持嚴格的紀律原則,始終牢記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警察的神聖職責。在每週項目召開的監理例會上一直宣傳領導們的理念“工程上安全第一,質量必須嚴格按標準來執行,各種安全工作要有預見性,準備工作做在前,不允許發生任何一件安全事故”。屢次對代建方、監理、各參建單位強調項目上不允許發生任何吃、拿、卡、要的現象,嚴格按上級指示,將工程建設為廉潔工程、德政工程。為了督促安全工作和工程質量,他每天在項目上與城投公司現場負責人、監理等專業人員對項目的進展進行仔細檢查,確保施工人員的安全防範措施做到位,遇到不符合規定的操作,立刻要求停工整改,發現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堅決不讓上到工程上。

特辑|“心向党 庆国庆”系列活动之:黔西南所人物篇

平凡中的他

特辑|“心向党 庆国庆”系列活动之:黔西南所人物篇

3

重實踐的崗位標兵

從他到黔西南州強制隔離戒毒所上班開始,該同志就一直嚴格貫徹局黨組領導的精神,“一定要把前期工作做好、做紮實。”在徵地、徵墳工作中遇到村民的不理解和不支持,他不厭其煩與當地政府工作人員一起到村民家開展工作,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一直到村民理解了政府的工作,最終轉為支持。在施工的前期遇到了村民前來堵工的問題,他總是最先把群眾的情緒安撫好,在領導的帶領下逐步深入瞭解堵工原因,積極為百姓的切身利益進行協調。他過強過硬的工作作風得到了領導和當地村民的好評。在項目上,工作環境艱苦,但是他從未抱怨,自己沒有車,每次到局裡開會要從項目上花將近30分鐘的時間走到鎮上的公交車站,再坐1個多小時的公交車趕到局裡開會,也從沒有怨言。

特辑|“心向党 庆国庆”系列活动之:黔西南所人物篇特辑|“心向党 庆国庆”系列活动之:黔西南所人物篇

照顧家人

當其他孩子的父親陪著自己的子女在公園嬉戲、在外旅遊時,他只能陪著一棟棟鋼筋混泥土澆灌的建築,卻無法給孩子更多的陪伴,他難過、遺憾,對家人是愧疚的,因此在他屈指可數的休息時間裡他總是搶著做家務,陪孩子,只希望能給家人一點點彌補。他常說“投身於戒毒工作就意味著選擇了平凡,選擇了奉獻。”因為他明白自己現在在做的事情意義是多麼深遠,所以他從沒後悔現在的選擇,而這份莊嚴而神聖的職業值得他用青春去耕耘。

文、圖由黔西南所提供

特辑|“心向党 庆国庆”系列活动之:黔西南所人物篇
特辑|“心向党 庆国庆”系列活动之:黔西南所人物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