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過去一個人上班能養五六口人,現在兩個人上班養一個孩子都吃力,這是爲什麼?

華157252741


過去上班的都是領工資的,每月至少幾十元,他們都是吃國家供應糧,還有油糖和肉類的公價供應,供應產品便宜,大約米1角元,肉8角元,其他都很便宜,市場使用分幣,孩子上學學費每年約十來元,紙筆幾分錢就可以買,人也比較勤儉節約,衣服大體補了又補,出入大體步行,住厝,大體是舊厝,幾個人擠在一起,生活餓𠁞死食𠁞肥,還是隻能渡日,很難存錢。現在雖有二人上班,如果工資不高,也是平平淡淡,因為孩子上學太貴,特別是幼兒園,年費上萬,生活要求高,要住高樓,上酒樓、旅遊,穿時尚潮流服裝、出門坐車,吃酒和吸菸,物質也較貴,特別是醫療費,一般感冒去醫院最少要幾百元,現在的人也沒有過去的人勤儉節約,只有是大擺闊,總之錢賺到多少就用多少,人家有的我也要有,雖然只有一個孩子,怎麼不吃力呢?因此過去和現在不能比,這正是“天比地,浪比鼻,差丈二。”無法比。


丁大大204753787


我是50後來如實說一下,那個時候一位上班的普普通通工人確確實實能養得起5-6個孩子,而且能滿足這養的5~6個孩子的出生、讀幼兒園、上小學、中學(初中、高中)畢業,參加工作、入伍或者上山下鄉知青,能養到5-6個孩子到結婚、婚育後。為什麼一個普普通通的工人能養活5-6個孩子出生、上學、工作到結婚和婚育呢?這是因為那個時候醫療費用花不了多少,看病基本不花錢,上學(包括幼兒園)也花不了幾元,居民憑糧油本可以購買到低廉的糧油即小麥面也叫85面、大米和豆油或者菜子油及少量的粗糧,粗糧供應的比較少基本是蠶豆、碗豆、玉米麵、紅芋面、術面等。也可以憑糧油本領到肉票、布票、糖票、豆腐票購買到價格低廉的付食品等。吃穿不是解決不了的問題,住單位會根據家庭人員多少分配住房,職工子女婚育自己有單位的,工作單位會分配住房,沒有及時參加工作的子女,單位會照顧職工為其子女解決婚房。因為那個時候,吃不是問題,醫療不是問題,上學不是問題,子女結婚住房不是問題。所以那個時候的普普通通工人是能養得起5~6個孩子的。


林立13073209


我是63年生人,上小學時,班長家有兄妹五人,母親家庭主婦,只靠父親在山東新華藥廠工作,我只知道他和兄妹穿得象乞丐,褲子至少七八個補丁,上公共廁所拉得巴巴是香蕉般黃色,印象非常深刻,到現在也不明白為什麼是那種顏色……按說那時,國營大企業收入還可以。聽說廠長月薪200元。我父母好像月薪四十多元,都是工程師,我兄妹兩人,每天能喝一杯奶和一個雞蛋,每週父親從廠食堂買一份炸魚或炸饅頭……感覺還不錯!還有一個同學是獨子,父親是廚師,那他的生活又上了個臺階,衣服明顯比我們光鮮多了……那時父母無論從事什麼職業,工資差不太多,但孩子多少,生活水平相差很大……


cahw18


最無恥的一個論題,記得好像是八幾年有一份報道,上海普通人家人均住房八平米。算上海當時普通人員工資八十元,供應糧二毛多,人均日消1.5斤約四毛,菜一毛,六口之家日均三元,月九十。不用水電,不用買新衣理髮,不讀書,就在床上等死也不夠。而現在,如果兩人工作,全國普通月工資二千向上,農村歸農村,城裡在城裡,孩子不用擇校,不用上補習班,養十個孩子沒啥問題吧!

社會上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很多,可難道真有人願意回到當初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如果有人抬槓,請按以下標準生活一個月:一月洗一次澡,一個星期吃一次少量葷菜,一個月全家用兩斤油,放棄所有電器設備。其它太多列舉沒意思。

之所以有人會說出這樣的話,要麼是當時的既得利益者,要麼是生活在童話世界中,要麼就是自己無能了。


石曉松17715636939


過去的社會福利保障給力,物價相當低廉,米麵油及副食品、棉布、水電靠政府計劃供應,拿我家來說,父母加我們兄妹5人,全家有7口人,加上我爺爺、奶奶共9口人,全靠父親(七級工)一個月84元的工資撫養,全家人均才9元3角3分錢,過的雖然清貧,但一日三餐是有保障的,穿衣也是有保障的,我們兄妹5人上學是有保障的,在我記憶裡,一級大肉才0.6元一斤,三級大肉一斤也就是0.4元多一點,各類蔬菜一斤也就是二、三、四分錢(0.02~0.04元),看個頭疼腦熱肚子病的小病最多也就是二三角錢(0.2丶3元),住房公租性質,每月租金幾角錢之內。如果過去家裡父母兩人都上班而只供養一個孩,過得日子絕對是人上人的富豪日子而現在屬於低工資高物價時代,假設現在一個普通工人上班供養9口人,沒有1萬5千以上的月工資,是很難養活的,按現在普通工人月收入也就是三千元左右,更本無法養活9口人,為了生存只有給人販子賣掉幾個自已的孩子(當時還沒有人販子)或將(不掙錢的爺奶)老人掐死。才能保證全家其他人生存。


萬難不屈47


極低的基本生活水平,現在同樣可以做到,看你幹不幹,代價是後代健康幸福被葬送。一家人1000元也能生活,郊區農村找最便宜的100元一個月租一間房,一家四五口人住進去,擠一張大床,大娃衣服留二娃三娃繼續穿,跑集市買最便宜的8毛錢一斤的糙米陳化糧,最便宜的掛麵,每天吃菜,選擇最便宜的小菜鹹菜加一二個雞蛋,另找地方種點菜補貼; 燒水做飯用蜂窩煤爐,一個月只洗一次澡,足夠生活。

那些大言不慚說30多年前好的,實際是因為有個好單位,自己不用操心奔波於食住行醫療教育,單位包管這些福利,而現在需要自己花錢購買,其享受福利是工資的幾倍才能取得,但這些平均福利容易供養不思進取的懶漢,最終持續不下去,企業因為瀕臨破產不得不改制。


黑貓40994931


前些日子看過去的經典電視劇《大宅門》,有一段關於李天意的內容,他的同學父親一個人上班養活家裡六口人,包括一個高中生。他的哥哥在農村勞動仍然生了三個閨女,晚上都喝稀粥,但是還要生,因為沒有兒子連飯都掙不出來吃。故事裡是什麼地方呢?北京。

目前,在北京生一個孩子,從小到大即使不置辦房子,也需要上百萬元。工人生一個就只能窮養。即使是一個千萬富翁,生上三四個,一樣買不起房子。像我們張藝謀那麼牛的人,總共不也就生了四個孩子嗎?

其實說實話,越窮越生,這是社會的必然。但是越生越窮,拿到現今社會來說,已經不是事實了。可是即使隨便你生,你能生幾個呢?

國家2016年1月1日已經放開了二胎政策,現在國家正在積極研究二胎獎勵政策,人口出生不理想,維持不了人口規模,國家的發展前景就會令人堪憂。

遼寧天津湖北等一些省市正在出臺二胎獎勵政策,但實際上獨生子女費的獎勵都非常低,對於現在生活來說如果不從根本的教育、醫療、住房方面做完善,誰敢生?

生孩子要優生優育,養孩子也要優養。社會上各種教育服務機構極其緊缺,女同志也要上班,哺乳假結束之後,適合1到3歲孩子的托幼機構幾乎沒有。

上了幼兒園,上了小學,我們現在的教師不想也不敢大包大攬責任,總是宣傳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讓你父母陪伴孩子,帶他學習。

再大一點就需要在校外輔導機構學習知識,在課堂上學習就成了擺設。雖然初中教育是免費,高中教育花錢也不多,可是光每年校外輔導機構都需要兩三萬元,更有個別老師課堂不講校外講,你不上境外輔導機構,很多學習的簡便方法,你就學不會,成績就跟不上。

上了大學,現在學費每年也是從幾千到幾萬元,再加上生活費,父母一個人的工資就白掙了。如果是低工資的父母,還需要自己花費和贍養老人,真的養不起一個孩子。

以前的時候我們不解,發達國家為什麼生育率那麼低?現在大家知道了嗎?


暖心人社


我是70後人,我來說說我家的故事。讀書時記得是老爸一個人教書工資養活我們一家五口人的。


我在家排行最小,以上是我的高中畢業證,記得

我小學到高中12年的學費加起來還不到一千元,小學記得學費才五六元錢一學期,直到高中三年,每學期學費才接近百元。

以上是我姐89年參加工作的招工表,當時是分配工作的。


我哥參加工作更早,87年就考幹進入銀行,也是在那一年之後我家的境況才逐漸寬裕的。

以前糧面油及副食生活用品都必須憑
票。
以前的醫療費用簡直是良心價。




那時人們穿衣也不講究什麼時尚品牌,反正平時我總是撿我哥衣服穿,每到過年,老媽都會拿布票去買布料給我們每人做套衣服,那就是一年中最高興的時候了。那時的人們覺得多生一二個小孩沒多大負擔,大不了多一個人吃飯罷了,因此那時人們的生育積極性很高。

我認為那時最主要的是因為沒房貸及租房開支,否則光靠老爸一個人工資無論如何養不活這一家五口人的。


現在二個人養一個孩子感到困難,關鍵是看是否要還房貸及租房,如果租房及房貸佔了工資的20%以上,生一個小孩讓他接受好教育及生活再佔工資20%以上,光這二項就幾乎佔了二夫妻一半的工資了,再加上贍養老人及自已生活及人情往費甚至車貸醫療開銷,那日子肯定就過得緊巴巴了。如果這種情況下再生二胎,夫妻二人還得抽一個人來照顧小孩的話,簡直感覺無法生存了。這也是許多工薪家庭不願生二胎的原因。

總之,過去一個人上班養活一大家子,主要是沒房貸及租房壓力,小孩教育開支很少,加上計劃經濟時代貧富差距不大,什麼都憑票,壓制了人們的消費慾望,生活成本低。而現在的人貧富差距大,人們互相攀比思想嚴重,消費慾望很大,一般家庭都還有房貸和車貸的超前消費,再加上一個小孩的高教育和生活成本,肯定覺得艱難了。




湘平古珍郵館


用例子說話,同村的一家,兄妹13人,九女四男,都出生在那個年代,都健在,最小的今年44歲,最大的今年79歲。他們沒有餓死,也有病死。說也奇怪,上面的沒文化,下面的沒文化,中間的四兄妹都有點文化。現代人,先不說你能不能養活的起,關鍵是能不能生出來都成了問題。


北斗西星


當年?

剛剛搜了一個人曬工資物價。五二年出生的人,曬七十年代。麵粉(小麥面)一毛八,豬肉七毛二。他是工人,工資三十六七元。

成人供應三十斤面,五塊四。五口人二十七塊錢。加上菜,三十塊好麼?豬肉才七毛二。我記得我們只有過春節才吃肉。

穿呢?布價我無從得知。只記得小時候春節換上新褲子褂子串親戚。隔一兩年有新棉衣。而其它時候,衣服差不多都是大人穿的給改小的。我是女孩,好得多。可憐我弟,到八十年代上中學,才有自己的新衣服。

我們上學,每學期五毛錢書錢。

我還記得,當初,聽說誰在輸液了,就相當於現在進ICU了。吃藥打針一般是老年病人才有。

所以,一個職工,帶一家四五口人,差不多。還有個原因:那時候的人,自己動手能力很強。修點東西不成問題。

現在的情形,不必我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