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四個中心」開啓振興新征程

瀋陽“四個中心”開啟振興新徵程

▲機器人未來城在瀋陽奠基(10月16日攝,瀋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供圖)。

總投資50億元的“機器人未來城”近日動工,搭建“雨林式”先進製造生態圈;寶馬新近增資30億歐元在瀋陽建合資新廠……一系列重大工程顯示,瀋陽全力推進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科技創新中心、先進裝備智能製造中心、高品質公共服務中心等“四個中心”建設,不斷邁出發展新步伐,開啟振興新徵程。

瀋陽“四個中心”開啟振興新徵程

▲這是華晨寶馬鐵西新廠開工儀式現場(10月11日攝,華晨寶馬供圖)。

立足新方位 展現新作為

老工業基地振興正處在滾石上山、攻堅克難關鍵時期。

瀋陽在新時代座標系中找準定位,置身東北亞大格局中謀篇佈局,全力推進建設“四個中心”,揚長避短打出發展組合拳,凝心聚力謀振興。

發揮區位空間優勢,推進建設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更好支撐帶動區域發展;發揮科技人才優勢,優化創新機制和環境,建設東北亞科技創新中心;發揮產業優勢,推進裝備製造業高端化和智能化發展,建設東北亞先進裝備智能製造中心;全面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以此來重塑環境,聚集資源,建設東北亞高品質公共服務中心。

瀋陽“四個中心”開啟振興新徵程

▲工人在瀋陽華晨寶馬大東工廠生產線上工作(5月23日攝)。

“我們對振興充滿信心,要繼續紮根瀋陽,增資擴產。”華晨寶馬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魏嵐德告訴記者,2009年以來,寶馬在瀋陽投資已超過520億元人民幣,隨著合資新廠的啟動,未來幾年整車年產能再增加13萬輛。

瀋陽“四個中心”開啟振興新徵程

▲創業者在瀋陽三好眾創空間工作(2016年12月21日攝)。

“四個中心”建設助推瀋陽全面開闢振興新徵程。去年以來,瀋陽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全市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結束連續多個季度負增長。今年前8個月,全市發展質量效益進一步提升,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7.9%,民間投資日益活躍,同比增長28.7%。

以創新引領振興

瀋陽“四個中心”開啟振興新徵程

▲2018年平昌冬奧會閉幕式“北京8分鐘”表演中,由瀋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智能移動機器人與輪滑演員進行表演(2月25日攝)。

炫舞曼妙流暢,光影如夢如幻。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瀋陽新松機器人研製的24面智能冰屏炫舞機器人,完美參演“北京8分鐘”。

“我們向世界機器人科技的最前沿,發起了一次成功的衝鋒。”瀋陽新松機器人公司總裁曲道奎說,以創新引領振興,才能擺脫路徑依賴,走出轉型發展新路。

瀋陽“四個中心”開啟振興新徵程

▲這是瀋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工業機器人生產車間(2017年6月6日攝)。

“瀋陽科技力量雄厚,擁有國家機器人創新中心、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等一批重大研發平臺,但短板問題是‘科技強、創新弱’,必須培育更多創新型企業,破解科技成果‘牆內開花牆外香’頑疾。”瀋陽市科技局局長趙日剛告訴記者。

瀋陽探索完善科技創新政策支持體系,推進東北亞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激活創新潛能。近幾年瀋陽集聚海內外創新資源,帶動投資近80億元,對200項重大科技項目研發和重大科技成果轉化予以重點支持,推動490項關鍵技術實現突破,不斷增強科技創新的溢出效應。

瀋陽“四個中心”開啟振興新徵程

▲中航沈飛民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人員進行C919後機身後段產品調運(2015年2月6日攝)。沈飛民機承擔大飛機後機身前段、後機身後段、垂直尾翼、發動機吊掛和APU門等大部件研製任務。

一系列創新工程為天宮、蛟龍、航母、大飛機等重大工程作出貢獻,先後有“AP1000核主泵”“120萬噸乙烯三機”等60餘項大國重器問世。

據趙日剛介紹,目前瀋陽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突破800家,躍居東北地區首位,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在工業總產值中的佔比升至55%。機器人、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持續保持兩位數增幅,加速產業升級和動能轉換。

瀋陽“四個中心”開啟振興新徵程

▲學生在東北大學進行亞太地區大學生機器人大賽的賽前準備(8月9日攝)。

邁向全面振興

記者採訪瞭解到,瀋陽加速建設“四個中心”,一條主線是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

瀋陽“四個中心”開啟振興新徵程

▲瀋陽機床股份有限公司瀋陽第一機床廠車工徐寶軍(左)操作i5智能機床(4月9日攝)。

激活存量資產。瀋陽實施了100個智能化改造升級項目,打造10家示範性智能工廠。作為全國最大機床企業,瀋陽機床集團淘汰落後產能推動存量變革,遏制結構性虧損,構建以i5新技術為主的產業新格局,立出國企改革脫困樣板。

瀋陽“四個中心”開啟振興新徵程

▲這是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瀋陽片區外景(2017年5月9日攝)。

促進增量崛起。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為建設先進裝備智能製造中心、高品質公共服務中心提供支撐。

瀋陽融引資引智與結構調整於一體,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通過開展“引老鄉回家鄉、引校友回瀋陽、引戰友回駐地”的“三引三回”活動,打出感情牌、事業牌,持續改善投資環境。京沈對口合作確定項目200多個,完成投資400多億元。

瀋陽“四個中心”開啟振興新徵程

▲眾多企業代表在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瀋陽片區政務服務中心諮詢註冊(2017年5月9日攝)。

補齊對外開放短板,構建開放新通道。今年以來,瀋陽利用外資同比增長1.2倍;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5.8%。

瀋陽“四個中心”開啟振興新徵程

▲這是瀋陽渾河兩岸景色(2016年9月16日無人機拍攝)。

更加註重提升城市品質。堅持精準規劃、精緻建設、精細管理,強化教育、醫療等民生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城市承載力和宜居度。

“通過拆違增綠和綜合治理,背街小巷煥然一新,百姓家門口更亮堂了!”瀋陽市和平區南湖街道文安路社區黨支部書記胡靜琴說。

科學謀劃發展思路,著力解決轉型矛盾,更加激活創新潛能。瀋陽,正加速邁向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來源 新華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