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女的愛情,等不到收穫的秋天|心理諮詢

作女的愛情,等不到收穫的秋天|心理諮詢


與其說作女的愛情是在尋求完美伴侶

不如說是在尋求一隻豐滿的乳房

一位百分百好的母親

或者任何一位隨叫隨到的僕人

文 | 心之愛/新雨流泉


作女的愛情,等不到收穫的秋天|心理諮詢

世間總有不少在親密關係中反覆無理取鬧的女性,因“機關算盡”毀掉了已擁有的美好愛情,故有“不作不死”之說。曾經微博有個話題調查是:戀愛時男生最受不了女生哪些行為?排列前三的是:不停歇的短命連環call、無休止的吃醋猜忌、在一起後不修邊幅。除第三條外,前兩條散發的便是作的味道。如果再加上“要求男友當她肚中的一條蛔蟲,每時每刻都能猜透她的心思”,那給這名女性冠以“作女”稱號就並不冤枉了。

不少女性坦承她們確實很作,可就是欲罷不能。當你問她“為何那麼作?”時,作女的回答幾乎千篇一律:“沒有安全感”。事實上,不作不死者多半是陷入了信任和依戀的困擾。她們處在依戀而不信任的強烈衝突中,不信任男友的忠誠,不相信自己的魅力,於是會把一段戀愛關係弄得撲朔迷離,要死要活。

很多作女會沉溺於唯美忠貞的愛情中,併為之感動,將男友當成全世界,大有為愛情赴湯蹈火之感。她們會非常害怕孤獨,耐不住寂寞,忍耐不了短暫的分離。用漢樂府《饒歌·上邪》形容就是:“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作女的愛情,等不到收穫的秋天|心理諮詢

很多作女會一再尋覓能與之“珠聯璧合”的伴侶,希望兩人之間沒有任何隔閡。理想化的愛情觀逐漸強化了對關係不切實際的期待。她們經常會認為既然“我以我心換君心”,那男友就得“定不負相思意”,甚至會懂讀心術!她們往往有需求不明說,而是等待男友主動意識到並說出來,或者以行動直接滿足需求,正所謂“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當男友問“你為什麼不直說啊?”,她便會故作失望地說:“說出來就沒有意思了!”用精神分析的觀點來看,這是

超唯美主義防禦,布萊克曼用“迴避現實或情感”來解釋它的作用。迴避現實就是沉溺於兩人世界,高度理想化愛的客體;迴避情感便是對情感的複雜和不穩定性視而不見,情願在溫柔鄉里長眠不醒。

作女的愛情通常只能結下青澀的果實,等不到成熟的秋天。我們通常會發現很多漂亮的作女似乎永遠在戀愛,男友不斷,可就是無法進入婚姻。正如邁克爾·雅克布斯所言:“夫妻能夠攜手並進,是因為既能共享精彩的時光,也能擁抱和珍視平凡的生活。既享受情投意合的默契,也能處理彼此的分歧。”作女往往不甘於平淡的愛情,因為平淡就意味著不用心、不夠愛,她們在處理分歧時最捉襟見肘,因為在她們看來分歧就意味著二心,二心就意味著被拋棄和分離。

作女的愛情,等不到收穫的秋天|心理諮詢

外人面前知書達理,男友面前蠻不講理。有人說女孩為你而作,說明她太在乎你,太愛你了,否則懶得作給你看!這種說法真是一件很漂亮的愛情外衣。作女為你而作的核心則是將你完全理想化成無所不能的愛的客體,然後寄望你能無死角地呵護迎合她們的知行意,以便永遠在愛情的春天時時刻刻如沐春風。

與其說作女的愛情是在尋求完美伴侶,不如說是在尋求一隻豐滿的乳房、一位百分百好的母親,或者任何一位隨叫隨到的僕人。可惜伴侶永遠無法完全替代這樣的角色,要知道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她們慣用依賴的方式黏上伴侶,然後表現得無能、無助和無辜。如果伴侶默認了,那雙方就上演了依賴性投射認同的遊戲。在互動中,作女便會安心地無所作為了,典型的就是經常讓你幫她選擇。例如,飯店吃飯,請她點菜她永遠說“隨便,你點”。當你點完後她又會說這不吃那不吃。例如,一百斤的身板提五斤菜,打個電話讓你出院門接。在作的互動中,伴侶難免不能即時滿足或者對上點,作女可能經常使用“分手”這個口頭禪。起初,男友可能想方設法挽回,她會感到愜意和安心。當男友耐心消耗完了,真的要分手時,她便可憐兮兮地倒追,乃至自傷自殘。就好比,小孩子想要嚇唬大人,大人真生氣了,小孩反嚇哭了。

最後想對作女說的話是:“小作怡情,大作傷心”。在愛情中不是不可以作,只是作要作得風情萬種、恰到好處。作的合適不合適是以對方的感受為標準不是以你的感受為標準,也不是以其他伴侶的互動方式為標準。只要你的作給伴侶帶來強烈的負面情緒反應,這種作就是不合適的。雙方能明確作的動機是調情和撒嬌,那就變成了愛的藝術,作的行為能迅速激發出對方的價值感和自豪感這便是愛的表達,只要隨時繃住這兩根弦,那就但作無妨了!

(文章作者觀點不代表本機構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