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平寫作路上的大坑:怎樣寫出一個好故事?

消填平寫作路上的大坑:怎樣寫出一個好故事?

填平寫作路上的大坑:怎樣寫出一個好故事?

怎樣寫出一個好故事?

相比於每日所見的事物,一個好故事能帶給人更多不同的經驗。而情節和結構是好故事的基礎,只要情節夠精彩、結構夠完整,就能成功將讀者帶入全新的世界。

怎麼樣去寫出一個好故事,構建一個全新的世界呢?

填平寫作路上的大坑:怎樣寫出一個好故事?

主角、目標、衝突和結尾四個基本要素

01.基本要素很重要

看似沒有邏輯的情節,其實無不包含:主角、目標、衝突和結尾四個基本要素。

仔細想想,我們讀的小說,看過的電影無一不是這樣。從沒見過一部沒有主角的電影,沒有目標不清楚的電影,沒有衝突就沒有故事,沒有結尾大夥都會認為這個故事沒講完。這四步,在商業小說和文學小說的區別是——商業小說跌宕起伏,文學小說相對平緩。

02.兩扇門構成的三幕劇

三幕是因為跟人生很像:出生、生活、死亡。童年時光科短暫,介紹我們認知人生;中間較長的階段佔據了人生的大多時間;然後我們進入最後一幕。這跟平時生活節奏也很像。早上起床出門上班;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最後結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裡睡覺。

而與此相配合的就是兩扇門,剛好把一個故事隔成三部分。這裡面講究還是很多的,通過第一扇門時,主角平靜的生活被打破了,被丟進衝突,而且沒法離開。

填平寫作路上的大坑:怎樣寫出一個好故事?

西虹市首富

電影《西虹市首富》第一幕裡是這麼安排的,叔父留下了鉅額遺產,同時給了主角王多餘一個一月花光10億的考驗,從此王多餘以往屌絲生活節奏徹底被扭轉。電影《一出好戲》則是黃渤飾演的馬進在得知自己中的6000萬彩票頭獎的時候,突然遭受滔天巨浪,陷身孤島絕境。還有今年現象級電影《我不是藥神》,都是這樣,主角從以往的生活軌跡走向未知的領域,必須探索自己的內心,展現勇氣,學習新的事物,結識新的朋友。

填平寫作路上的大坑:怎樣寫出一個好故事?

一出好戲

接下來是第二扇門,通過這裡就到了結尾。

填平寫作路上的大坑:怎樣寫出一個好故事?

我不是藥神

主角在此處可以集結全部力量,面對最終之戰或者最終的選擇,讓故事結束。主角無法反過來走,因為故事必須結束。《西虹市首富》裡是王多餘完成了挑戰、擊破基金會設計的種種障礙,獲得遺產和愛情,《一出好戲》則是主角克服自身貪慾,放棄蠻荒,選擇文明。

03.要有一個有力的結尾

寫作上有一個傳說,那就是寫好第一章就可以了。其實是不太恰當的,好的開始讓讀者買本書,好的結尾讓讀者買下一本書。

結尾一般有三種:正向、模糊、負向。

正向:

《安娜·卡列尼娜》結尾——列·托爾斯泰我的理智仍然不可能明白我為什麼祈禱,但是我照樣還會祈禱;可現在我的生活,我的整個生活,不管什麼事情降到我的身上,隨時隨刻,不但再也不會像從前那樣沒有意義,並且具有一種不可爭辯的善的意義,而我是有權力把這種意義貫注到我的生活中去的!

模糊: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米蘭・昆德拉托馬斯轉動鑰匙,扭開了吊燈。特麗莎看見兩張床並排挨在一起,其中一張靠著一張小桌和一盞燈。燈罩下的一隻巨大的蝴蝶,被頭頂的光嚇得一驚,撲撲飛起,開始在夜晚的房間裡盤旋。鋼琴和小提琴的旋律依稀可聞,從樓下絲絲縷縷地升上來。

負向:

《巴黎聖母院》維克多・雨果可以斷定,這具屍骨生前那個人是自己來到這裡,並且死在這兒的. 人們要將他從他所摟抱的那具骨骼分開來時,他剎時化為了塵土.

04.外來壓力的層次

外來壓力穿透不同層次,等到所有層次都徹底改變,最核心的自我形象才能自然而然地改變。

自內而外的順序,分別是:

自我形象、核心概念、價值觀、主導態度和看法。

改變是先從看法開始,等改到核心概念層,才有機會改變自我。

所有的電影情節共有57種,相互組合就形成了無數的好故事,寫故事的核心就是不斷練習排列組合。

填平寫作路上的大坑:怎樣寫出一個好故事?

如果有句話能概括寫故事的核心,那麼應該是希區柯克說的:

"好的故事就像人生,只是少了所有無聊的部分。"

頭條號“大苗溝駐村幹部任勇”——關注“三農”、愛好知識、分享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