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天下》《帝凰業》等劇改名背後,是對宮斗劇權謀劇的限制

作者 / 周燚

2018年是中國電視劇行業大起大落的一年,尤其是下半年的劇烈震盪,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行業在整個政治經濟大環境下是多麼的脆弱。

1.資本撤出去的速度和當時湧入進來的速度一樣快,這就說明,影視行業根本就不存在“人傻錢多”的說法,資本的屬性就是逐利的,資本家本身也是這個圈子裡最精的。資本家都熱衷於賺概念錢、股票錢、中間錢、黑幕錢,而不會選擇去賺“結果錢”,因為影視行業的“結果錢”太漫長風險大。集資、對賭、溢價、接盤等話術,是聰明的資本創造出來的。

2.宏觀經濟出現大問題,出現經濟泡沫,政府就會宏觀干預。但每次政策的大動作,對於影視行業來講都是天災,公共權力最善於借用“民意”而介入,崔永元范冰冰事件帶來的連鎖反應,其實背後是有政府這把看不見的刀。槍打出頭鳥,看戲的人也沒想到會跟著受牽連。

3.關於播放量和收視率造假的問題,背後是一個完整的影視腐敗鏈。任何一個行業,有利益就會有腐敗,有環節漏洞,就容易滋生腐敗。曾經有一種論調叫“徹底的反腐不利於經濟的發展,水至清則無魚”,影視行業和實體行業不一樣,它有它的特殊性,影視行業的腐敗帶來的最大問題就是傷害了內容,模糊了內容體系和標準。如果爛劇也能賣出好價錢,好劇就會被淹沒被變相打壓。

4.影視寒冬既是危機也是轉機,就如紅軍過雪山過草地,走完長征路都是精兵。這批精兵還會持續為這個行業輸送好作品,爛作品會減少,精品不會減少。越是在蕭瑟的時期,內容人才容易迴歸初心。

新劇觀察(ID:xinjuguancha藉此回顧2018年的十大“驚雷”,試圖從全局觀的角度解讀電視劇行業變幻和趨勢。


《贏天下》《帝凰業》等劇改名背後,是對宮鬥劇權謀劇的限制


限韓令

隨著薩德系統的部署,中國廣電總局的禁令包含:禁止韓星中國演出;停止新的韓國文化產業公司投資;停止韓國偶像團體面向1萬名以上觀眾演出;禁止新籤韓國電視劇、綜藝節目合作項目;禁止韓國演員出演電視劇在電視臺播放等多項規定的措施已經傳達到各電視臺。

這一政策造成的直接影響就是:《翡翠戀人》《八月未央》《夏夢狂詩曲》《錦衣夜行》等劇未能如期播出。


《贏天下》《帝凰業》等劇改名背後,是對宮鬥劇權謀劇的限制


“韓流”在中國有龐大的市場,愛奇藝單靠《太陽的後裔》一部劇就新增付費會員500萬,同時也帶來了 1.9億的進賬收入。限韓令導致先前已經高價買入韓劇的視頻網站、為中韓合拍劇定好檔期的電視臺以及謀劃靠韓星大賺一筆的片方損失慘重。

有時候,資本不是不願意承受市場本身的風險,而是不願承受市場之外的風險。


《贏天下》《帝凰業》等劇改名背後,是對宮鬥劇權謀劇的限制


限古令


古裝劇氾濫其實是政策所致,近年來審查嚴苛,不讓寫實,所以製作方一窩蜂去拍古裝劇。拍古裝劇一部分原因也是規避審查。

另外,從實際操作層面,古裝劇比現代戲更容易操作,至少從編劇層面,現代戲比古裝戲難寫,因為大部分古裝戲是架空的(歷史正劇除外),所以,近些年影視行業湧入進來的新人很多是從古裝項目開始操作。

政策風向導致的題材氾濫最終還是要政策來控制,廣電總局對各大電視臺下達了新規定:所有衛視綜合頻道黃金時段每月以及年度播出古裝劇總集數,不得超過當月和當年黃金時段所有播出劇目總集數的15%。

次政策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幾部大劇沒能上衛視黃金檔:《武動乾坤》走的東方衛視周播劇場、《扶搖》走的浙江衛視周播劇場、《鬥破蒼穹》走的是湖南衛視周播劇場。

當然,另一些關注度並不大的劣質古裝劇,要麼白菜價賣給網站裸發,要麼依然被積壓。


《贏天下》《帝凰業》等劇改名背後,是對宮鬥劇權謀劇的限制


審查令


這裡筆者說的“審查令”主要指的是對敏感內容的審查,和“限古令”在題材上的審查略有不同。

一方面,總局政策上鼓勵“現實主義”,但另一方面,真正“寫實”的劇,政策又不讓播。比如王志文主演的一部劇叫《紀委書記》,內容講反腐,但改了好幾次名,播不出來。

審查模糊,沒有具體的標準。相比前幾年,近幾年的政策尺度一定是比以前要更加嚴苛的。

很多涉案劇,為了審查保險,基本都會拉上公安部金盾入局。

古裝題材,唯一的歷史正劇《天下長安》至今不能播出,情節中的“玄武門之變“有可能是最敏感的部分。董哲自小銳意文史,從2005年開始專攻唐史題材,遍查《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鑑》,在史料記載中的諸多疑點之上進行了大量比對和反覆推敲,耗時兩年,一點一點還原出李世民玄武門之變的真相,創作出《李世民:從玄武門到天下長安》一書。


《贏天下》《帝凰業》等劇改名背後,是對宮鬥劇權謀劇的限制


另外宮鬥劇和權謀劇是限制的最嚴的,《贏天下》《帝凰業》《凰權弈天下》等在劇名上映射“權力”的劇,基本都改名了。

審查不放開,內容不會有創新、不會有新鮮感、不會進步。


《贏天下》《帝凰業》等劇改名背後,是對宮鬥劇權謀劇的限制


限酬令


物以稀為貴,演員是這個行業最稀缺的資源。有了演員,拍攝的錢就有了來源,售賣給平臺也多了一份保險。

很多“組局者”都是先綁定一線演員,這一個環節,藝人經紀公司是有優勢和主動權的,最典型的就是《贏天下》《帝凰業》這樣的項目。

四協會出過限片酬令、五部委出過限片酬令、三個平臺六大頭部電視劇公司出過限片酬令。

演員片酬是自由市場因素,限片酬令難在執行。限酬令、限價令都不如稅改令有效,因為稅改令是直接在演員的最終收入上做文章。


《贏天下》《帝凰業》等劇改名背後,是對宮鬥劇權謀劇的限制


限價令

坊間曾流傳,優酷騰訊愛奇藝聯合限價,電視劇單集售價不能超過800萬。

平臺中小成本的定製劇和自制劇,很多都是平臺自己投資,自己播出。

所以三個平臺出臺的限價令更多的是針對有一線流量明星參演的版權劇。限價也是為了限片酬。

平臺限價令和限片酬令是相輔相成的,但同樣存在難以落地執行的問題。劇集的具體售賣和交易環節盤根錯節。

平臺限單集單價,演員單集的片酬被壓縮,製片方為了盈利,會拉長劇集集數。平臺不控總盤不控制集數,是打不到演員的。

平臺限價只是局部健康,總體上對行業是不健康的。


《贏天下》《帝凰業》等劇改名背後,是對宮鬥劇權謀劇的限制


稅改令


這是今年政策中最狠的一招!所有影視公司、所有這個行業的從業者,無一倖免。

之前,影視文化行業藝人和公司的主要避稅手段有5招:

1.成立個人工作室

2.簽訂“一攬子”合同

3.簽訂“陰陽合同”

4.約定稅後酬勞

5.選擇稅收優惠地

其中“陰陽合同”存在明顯法律瑕疵,其他方式相對合法合規。如今五大避稅手段已行不通。

國家稅務部門署開展影視行業自查自糾,對於在年底前主動補繳稅款的免於行政處罰,拒不糾正的將依法嚴肅處理。在融資難、回款慢、現金流惡化的行業背景下,補繳稅款無異於釜底抽薪。


《贏天下》《帝凰業》等劇改名背後,是對宮鬥劇權謀劇的限制


崔永元范冰冰連環事件


個人私怨變成了群眾公恨,一開始范冰冰被調查,廣大人民群眾“仇富情緒”得到了發洩。

但崔永元可能也沒想到,自己帶來的連鎖反應會成為公共權力介入影視行業的工具。


《贏天下》《帝凰業》等劇改名背後,是對宮鬥劇權謀劇的限制


崔永元范冰冰事件揭開了兩大黑幕:

1.影視圈普遍存在的“陰陽合同”。

2.像《大轟炸》這樣的電影是用什麼手段金融詐騙洗錢的。

崔永元范冰冰事件帶來的幾個劇烈震動是:

1.諸多影視公司股票直線狂跌。

2.國家稅務部門大規模介入影視行業。

3.資本寒冬的導火索。


《贏天下》《帝凰業》等劇改名背後,是對宮鬥劇權謀劇的限制


愛奇藝關閉前臺播放量


因為後臺片方刷量刷得太猛,愛奇藝不得不關閉了前臺數據。直接的矛頭指向是當下不合理的“唯流量”評價體系,通過關閉前臺播放量要使刷流量的灰色產業受損。

影視製作方與視頻網站之間有“對賭協議”,因為對於劇集受歡迎程度不確定,而在一開始就做好約定——購買時愛奇藝只支付整個價格的80%,剩下的20%要視劇集的受歡迎程度而定。

換句話說,當劇集播放量達到預期程度的時候,製作方可以收到尾款,反之,愛奇藝可以拒絕支付尾款或者少給。對賭協議的設定可以有效保護投資人,也就是愛奇藝的利益。

關閉前臺數據,是宣佈告別“唯流量標準”,這對內容來講,是福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愛奇藝對內容的自信。

但同時,流量的關閉,會導致利益焦點的轉移,這個轉移焦點是口碑和熱度,而口碑和熱度又是一個極度模糊的標準。越是模糊的標準就越是容易操作。關閉前臺數據帶來的另一個附帶影響就是:評價體系的潰散。


《贏天下》《帝凰業》等劇改名背後,是對宮鬥劇權謀劇的限制


郭靖宇揭開收視率腐敗鏈


電視臺購片腐敗是歷來都存在的潛規則:上至前江蘇臺臺長周莉、前湖南臺臺長歐陽長林這樣的風雲人物。

收視率本身只是一個簡單的數字,但是在看似簡單的數字背後卻是一系列科學的基礎研究、抽樣和建立固定樣組、測量、統計和數據處理的複雜過程。以前和收視率直接掛鉤的是廣告商,以及作品的影響力,四臺聯播時代,收視率的高低也彰顯著一個導演和編劇的地位。

恐怖的是,現在收視率已經成為一個可以直接用來售賣的“商品”了。

郭靖宇宣戰中透露了一些細節:尤小剛的《反恐特戰隊》收視率被操控、《天盛長歌》因為不買收視率的損失、操控收視率的大佬稻草熊創始人劉小楓等。尤小剛是中國電視劇產業協會會長,《天盛長歌》是頭部大劇,黑勢力已經敢拿影視圈有頭有臉的人物開刀了。


《贏天下》《帝凰業》等劇改名背後,是對宮鬥劇權謀劇的限制


稻草熊創始人劉小楓

本質上,這已經變成了一場電視圈反黑戰爭。

近些年由於互聯網的出現,劇集售賣模式的顛覆,電視臺勢微,以至於林黎勝就在採訪中說:“以前都拿收視率說事,現在收視率算個屁呀”。

這種腐敗極有可能轉移到互聯網購片部門。白一驄就在採訪中向筆者表示過:“我確實見過很多人就靠和平臺的人喝酒也能把爛劇賣出高價格,這些人就是個販子!”


《贏天下》《帝凰業》等劇改名背後,是對宮鬥劇權謀劇的限制


《軍事聯盟》連環官司案


《軍師聯盟》用連環官司挑明瞭以前沒有暴露出的影視圈潛規則:哪怕作品成為頭部,賣出高價,也依然有可能讓主要投資方顆粒無收。

《軍師聯盟》案糾紛的核心起因就是:張堅私刻江蘇華利公章與不二文化簽署了《軍師聯盟》45%權益的轉讓協議,同時又利用擔任不二文化法人的身份之便用不二文化真實的公章與江蘇華利簽署了兩份發行協議,最終導致三份協議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存疑。


《贏天下》《帝凰業》等劇改名背後,是對宮鬥劇權謀劇的限制


該案中的關鍵人物張堅原是江蘇華利副總經理,後來江蘇華利與盟將威、不二傳媒合作《軍師聯盟》,張堅又擔任了不二傳媒的法人代表。直到不二傳媒以職務侵佔、挪用資金與合同詐騙三大刑事罪舉報他,張堅才被撤換。

不二傳媒在庭審的「備忘錄」中指出,張堅與江蘇華利存在利益輸送,雙方有合同顯示,張堅對江蘇華利的投資收益有30%的提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