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25歲快到而立之年歲同樣正在焦慮的你,你是否也能感同身受?

時常在想是否有人一生都很快樂,不曾焦慮也不曾傷心?

思考了很久,我想世間應該沒人能真的超脫一切煩惱吧。

活著就會也必須得思考,思考也必然會帶來想法和感受,這感受也便會有喜怒哀樂。

正如釋迦摩尼悟透的是宇宙奧義的一部分‘存在 ’ 而人痛苦的本源來自慾望和追求產生的念頭與現實衝突,痛苦與快樂對立,快樂存在自然因痛苦,釋迦摩尼參透了存在的不可言狀之奧妙,所以消彌痛苦根源。

寫給25歲快到而立之年歲同樣正在焦慮的你,你是否也能感同身受?

好幾次跟一群朋友聚餐聊天,大家都說說笑笑,有一位朋友長嘆一口氣說:最近很不順,股市又跌了,已經虧了很多了又捨不得割肉,公司效益也不好,績效福利也變得很少,不知道接下來該咋辦。說罷,也只有談了嘆氣繼續喝酒,同時呢,另一位朋友又說起自己跟女朋友之間的矛盾,疑似感情也出現了些許問題。就這樣大家一個接一個的訴說著自己的焦慮,有對生活的,有對工作的,有對感情的,更有對自己的,對家庭的。我在想這焦慮僅僅是他們才有的,還是我們都有的呢?

寫給25歲快到而立之年歲同樣正在焦慮的你,你是否也能感同身受?

人們都說25是個分界點,25歲之後你會感到時間流逝的速度,快到甚至於你會抓不住它,便轉眼就到而立之年。

王小波在《黃金時代》中寫道:“那一年我二十一歲,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而生活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期間你就會感到焦慮,這個焦慮不分年齡、不分階層。

想了想自己,馬上快到25了。的確也是真真切切的從這兩年感受到來自生活,來自個人,來自社會,來自家庭以及人生規劃等多方面的焦慮和壓力。可能有人會覺得你才25有什麼焦慮的呢,三十而立還早著呢?正如姐姐之前發過的一個朋友圈一樣: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的,但是你可以往死裡罵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車有房有娃的那些。姐姐說大概是他們沒有可以依靠的後盾,卻多了很多軟肋。又轉念一想,每當看到最後一批90後都已長大成人了、90後也已經開始有中年危機、90也開始脫髮了、90後出門都是保溫杯泡枸杞之類的新聞時,突然發現90後真的長大了,也開始闖蕩社會了,再也不是之前一直被誤解的垮掉的一代了。

寫給25歲快到而立之年歲同樣正在焦慮的你,你是否也能感同身受?

小時候最盼望的是能夠快快長大,能夠早點參加工作,能夠經濟獨立,呆在自己喜歡的城市,住進屬於自己的房子,開上自己的愛車,這樣就不用上學讀書了,也不用被父母一直嘮叨,一直管著了,自己想怎麼玩就怎麼玩,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自由自在。時間是公平的,長大如約而至卻是如此的猝不及防,甚至還沒來得及做好準備它就來了。

小時候的期待也終究如願,畢業後留在了自己還算喜歡的城市,找了份工作,拿著能夠養活自己的工資,不再需要家裡資助,租著一間不大的小屋,偶爾也會買些自己想要並且需要的東西來安慰自己,再也沒有家裡人在耳邊的嘮叨,開心時約三五好友去喝酒唱歌,不開心可以把自己悶在家裡一天不出門,看上去也是無比的自由。

但是真的變好了嗎?

再跟朋友相聚時,彷彿差了一個世紀,也談論的不再今天遊戲又改版了,明天電影要上映了,後天去哪裡旅行了。更多的是某某結婚了,某某有小孩了,某某回老家了,某某買車了,某某貸款買房了。從每次跟父母的通話中也能感覺到他們催促的聲音,你也老大不小了,是時候成家了,別再拖著了。接踵而至的越來越多的便是限購、學歷落戶、搖號、甚至於六個錢包等等話題。

寫給25歲快到而立之年歲同樣正在焦慮的你,你是否也能感同身受?

你很焦慮當初沒有狠下心來在房子才開始普漲的時候買了它,房子那時候沒有抓住機會,現在也更難了,60後、70後剛開始參加工作時,住房還是由國家統一分配的。那時只要安心工作,成家立業並非難事。而現在的我們面臨的人生處境卻截然不同,房價的瘋漲,一二線城市,除非有父母資助,99%的年輕人單憑自己根本買不起房,當然過了那個衝動的時期也就熄滅了。你說去創業吧,自己單槍匹馬亦或者找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但是你得有啟動資金,得有成熟的想法和條件啊。你也不想再去為難你得父母親,他們已經為你承受了太多,你也怕他們再為你擔驚受怕。交個女朋友吧,我不否認依然存在很美好的愛情,不需要你有多少資產,願意跟你在一起,足夠著吃飯生活就好,可是你的先讓自己變得更好吧,她可以不懂事,但是你不能啊,別辜負了任何人。這些生活的必需品有時壓得你喘不過氣,有時候想要放棄,但是你又一想,你還有朋友,你還有家人,你還年輕呢。就這樣你又憧憬著美好的未來,一步一步的走著醒來不知道又重複一天的意義是什麼”

悄然無息間,這個年齡段的壓力撲面而來。

那一瞬間我們好像真的長大了,就這麼的讓人措手不及。

寫給25歲快到而立之年歲同樣正在焦慮的你,你是否也能感同身受?


正如《歲月神偷》歌詞裡寫的一樣。

時間是讓人猝不及防的東西

晴時有風陰有時雨

爭不過朝夕 又念著往昔。

誰不想活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過的瀟瀟灑灑坦坦蕩蕩呢,不被世俗的眼光所刺痛,不活在別人的眼光裡,做一個自由自在的人。

大家都向往著詩與遠方,都想過上即可以朝九晚五又可以浪跡天涯,以夢為馬隨處可棲的生活。可是現實呢?給了你狠狠的一巴掌,它打醒了你,讓你認清了現實。

你有那麼多的焦慮和不安,你沒能活成你想象中的樣子。如此你焦慮是沒有用的。

你還沒有到父輩的年紀,沒有三代的重擔都在你身上的那種壓力,你應該感到幸運也應該感謝所有的焦慮,讓你更早的認識自己,以便揚帆起航。

你唯一能做的便是努力的提升自己,通過思考,通過學習,把握機會,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

我們總是心思花在焦慮未來,卻不去體驗現在生活細碎的美好。把握自己對生活的態度就足夠,何須羨慕他人酒池肉林。

做一個簡簡單單正能量的人,不辜負自己,不放棄追求,把未來交給明天。

把那些軟肋變成你的盔甲,即便路上荊棘不斷,你也必須勇往直前。

正如狄更斯所講: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寫給25歲快到而立之年歲同樣正在焦慮的你,你是否也能感同身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