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吃喝玩樂記(25):甘坑客家小鎮的小景


《木牌樓》 2018年9月30日 星期天早上 晴天

《畫架》 一早,早公交車來這“甘坑客家小鎮”,感覺還不錯,總有一小塊展現深圳文化和歷史的小鎮,而不是都舊改起高樓了,就這一點我個2個“贊”。

《簸箕和紅辣椒》 “甘坑客家小鎮”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吉華街道甘坑村。

《竹椅、竹桌》 甘坑小鎮這樣的小景觀隨處可見。

《茶》 甘坑客家細小鎮是瞭解深圳原住民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

《小巷盡頭的芭蕉》 “坑”是指小溪流、小水溝,小水坑,甘坑曾是泉眼遍佈,水潭處處,溪水甘甜,故名甘坑。

《告示》 350多年前的甘坑村的開基始祖是梅州的客家人謝文明、卓美髮。

《壹美食》 2016年,政府與華僑城集團簽訂協議,華僑城將投資500億元,把現有的甘坑客家小鎮擴大一倍建設成現在的甘坑客家小鎮。

《吃好丸好》 2017年7月,甘坑客家小鎮入選首批國家級文旅特色小鎮。

《小店》

《小巷的龜背竹》

《祝願牌》

《巷中的山芋》

《甕中的月季》

《后街咖啡》

《石磨中的山芋》

《無題》

《候食》

《菜牌》

《小巷的磚籬笆》

《老牆中的小綠草》

《甕邊的銅錢草》

《舊犁》

《老牆嫩樹》

《窗外的花草》

《甕中長青藤》

《灰牆小綠》

《小巷虎刺梅》

《風鈴》

《竹凳》

《獨風鈴》

《小時候第一小學》

《磨上山芋與酒瓶》

《網中青藤》

《不死鳥》

《石凳》

《銅門環和銅鎖》

《新加坡媽媽烤包》

《蘑菇世家》

《小巷角落的綠色》

《拍照》

《皮條驛站》

《願望牌》

《城樓》

《古風街鋪》

《正門門樓》

《牆雕》

《門樓的下大盆栽》

《門樓上的旌旗》

《巷子集市》

《一家四口》

《黑瓦.白牆.綠樹》

《牆畫》

《漱芳齋》

《無題》

《古香古色酒店》

《順德雙皮奶》

《舊房》

《壹米食》

《銅像》

《煎豆腐》

《小巷中的遊客》

《熙然》

《小巷深處》

《煎堆》

《米酒》

《木樑雕》

《小巷中的一家》

《舊巷中的姑娘》

《小巷中拍照》

《皮雕》

《綠牆》

《無題》

《慢時光》

《小巷中的樓梯》

《無題》

《無題》

《根雕》

《拍照的少女》

《木朗書法》

《無題》

《瓦與爬牆虎》

《休息》

《妝璽潤》

《酒瓶》 聲明:版權照片,未經允許,禁止轉載和任何形式的侵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