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教師減負,這個地方放大招!網友點讚:多把老師的時間留給學生

為教師減負,這個地方放大招!網友點贊:多把老師的時間留給學生

老師每天要做哪些工作?也許你能想到的大多是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處理日常班務、與家長溝通。

其實,很多老師都跟小育說,除了大家想象得到的工作,老師要做的非教育教學任務也有很多!比如參加各種會議和評比、接待學校來訪者、迎接各個部門進行的檢查、組織各色節日和紀念日的活動……

有老師笑稱“忙到懷疑人生”。

最近,杭州市拱墅區教育局發佈“減輕教師負擔提升教育品質”的行動計劃,從精簡會議、任務篩選、簡化考核、規範建群、電子政務、精準培訓六個方面做出規定,要給老師的工作“瘦瘦身”——

措施如下:

1、精簡會議。區教育局每學期集中召開校園長會議不超過3次(上級部門規定召集會議除外),機關各科室、直屬單位召開中小學、幼兒園各條線分管校長會議每學期1次,科室間會議整合,嚴控會議時間。

2、任務篩選。上級各單位、各部門佈置的工作任務,由相應職能科室、直屬單位先行甄別,根據工作任務性質、類別,篩選後下發學校,主動“過濾”對學校不必要的工作佈置。

3、簡化考核。除個別學校參加的省市相關考核評比外,區內各項評比考核都以過程性評價和電子臺賬為主,減少紙質報送。嚴格控制優質課、案例、徵文等評比活動,各學科只允許每年1次的相應區級教師業務技能評比。降低對教師課題參與率、獲獎率的要求。

4、規範建群。局層面設立校長(書記)釘釘(微信)工作群、日常交流群各1個,各科室、直屬單位原則上各設立相應業務釘釘(微信)群1個,個別科室因工作需要,確需增加的,不超過2個。臨時工作群待任務完成後即行解散。各類通知除緊急通知和重大活動通知,原則上通過教育內網發佈。

5、電子政務。10月底前開通視頻會議系統和教研視頻系統,鼓勵各類會議可以通過視頻會議形式佈置的由視頻會議落實,可以通過視頻教研開展的,由視頻形式多渠道便捷教師研訓模式。開通電子請假系統,系統校級幹部外出請假報批實現網上報批。

6、精準培訓。完善教師培訓制度,精準教師培訓內容,進一步提升信息化培訓和教研培訓實效,篩除不必要的培訓內容。融合教研訓活動,不重複組織。教師學分培訓嚴格控制次數,相同等次只需參加1次,無需重複參加。

簡單說,這就是為了幫助老師們從各種行政任務、各種名目攤派的漩渦裡抽身,讓老師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研究教學,能靜心教書、潛心育人,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

老師究竟有多忙?

每天要做多少與教學不相關的工作?老師究竟有多忙?看看這項調查——2018年秋季開學前,拱墅區教育局會同浙江大學教授、學者共同研究制定了一套關於校長教師專業外負擔的問卷,並進行了在線調查。

根據收回的有效問卷獲得這樣的數據:

90.3%的校長認為社會過度擴大了學校的責任,

87.5%的校長覺得上級行政部門指令過多,

有85.54%的受訪教師稱經常把工作帶回家,

82.61%的校長和70.09%的教師指出要參加的會議過多,

82.61%的校長和78.7%的教師認為自己疲於應付其他部門攤派到學校各類活動任務及各項考核評比。

為教師減負,這個地方放大招!網友點贊:多把老師的時間留給學生

不少老師說的話也反映了,在從事過多專業外任務時,對生活、工作效果的影響——

老師一:我每天很忙,卻不知道忙什麼,對孩子感到深深的慚愧

我喜歡課堂教學,喜歡給孩子們批改、輔導作業,也願意課間花時間個別教育需要幫助的孩子,教書育人本應是我的主要工作。可現在我時間不夠,批作業我要趕,沒時間寫個別批註,找學生交流沒時間,我每天很忙,卻不知道忙什麼,對孩子我感到深深的慚愧,跟他們溝通交流的時間太少了。

老師二:我只想安安靜靜做個老師

我只想安安靜靜做個老師,作為一名語文老師,藝術節有我的事,科技節有我的事,心理節更有我的事,拍照寫報道成了我的日常。入職已經4年了,熱情被許多雜事消耗,支持我堅持下去的是學生。我真的只想安安靜靜做個老師,上好每一堂課,能有更多的時間思考自己的教學和班級管理。

壓力來源於有時候活動太多,一週一個花樣,拍視頻、做海報、做錄音。活動太多了,家長也覺得累。另外學校裡要交的各類手寫材料太多了,師徒結對手冊、後進生記錄本、班主任手冊、教師成長記錄手冊、備課本……事情太多,壓力很大。

老師四:都快忙暈了

最近一個月,負責接待訪校團的一位中學老師說自己都快忙暈了。

“運氣好點,早上第一節課剛好沒課,抓緊批作業;第二節課上完,趕緊去會議室和同事交接——她帶訪校團參觀完學校,要趕著去上第三節課,我負責給訪校團做介紹。介紹時間必須控制在1小時內,不然中午來不及去班裡看看。要是第二天還有訪問團,下午還得再做一次準備……”

為教師減負,這個地方放大招!網友點贊:多把老師的時間留給學生

很多老師在給小育留言的時候都說,儘管工作很多很累,但依然願意在講臺上堅守,因為老師乾的是良心活,教書育人是最重要的。每每看到老師們這樣說,小育都為他們的敬業感動。

可是,平心而論,老師也是普通人,時間精力畢竟有限,過度疲勞、忙碌,沒有時間休息和靜心沉澱就可能讓老師淪入職業倦怠的狀態,而老師的精神狀態、心理狀態可能直接影響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和生活。

今年兩會上,為教師“減負”的教育話題受到代表委員和社會普遍關注。(詳情點擊:

教育部部長:要把時間還給老師!

真正為教師“減負”,要從創設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氛圍開始。有關部門、學校、社會和家庭應該對教師工作給予更多理解和寬容,任何職業都有邊界,只有減輕教師工作和思想的“負擔”,才能夠真正維護教育的“生態平衡”,才能迴歸教師工作本質,使老師能夠全身心地、以積極健康的心態投入到工作中去,才能夠提高在職教師的幸福指數、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投身到教師行業。

說到底,教育的原點就是教書育人,能靜下心來思考、沉下心來教書。給教師創造一種純淨的工作環境,讓教師安心從教、實現價值,這不僅是師道尊嚴的體現,還能讓老師把更多的時間和熱情留給學生,最終的受益者是老師、學生和我們的教育!

老師,

你遇到過專業工作以外的任務嗎?

你的時間都花在哪裡了?

你怎麼看拱墅區的“減負”計劃?

來給小育留言吧!

為教師減負,這個地方放大招!網友點贊:多把老師的時間留給學生

為教師減負,這個地方放大招!網友點贊:多把老師的時間留給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