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晨報》:力成融合「領風者」

“顛覆式創新、破壞性創新,是移動互聯網技術擊破一切傳媒行業壁壘的利劍。要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求得生存、實現發展,就必須奪過這樣的利劍,在移動互聯網撕開口子,衝關奪隘,殺出血路,實現蝶變重生。”在《重慶晨報》2016年年度大會上,總編輯劉長發的這段話肯定了過去一年中《重慶晨報》的重點發力處。

勇當“破風者”

“全力推進改革,深化融合轉型,以堅定的決心,決戰決勝的勇氣,積極投入融合發展大潮,成為‘破風者’”。在劉長發看來,這是《重慶晨報》做出的最優、最科學的選擇。

崛起於西部的上游平臺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正式上線一年多來,經過18次迭代,目前已經進入3.0增強版本,下載用戶量已超過108萬。《重慶晨報》新浪官方微博粉絲量已超過612萬,《重慶晨報》微信公眾號用戶穩定在40萬以上。

在發力移動端的同時,《重慶晨報》對內容的深耕也從未放棄。在過去一年中成立了視頻工作部、VR實驗室、深度報道部,並且跨越二維空間,向圖文、視頻、直播、VR、航拍等立體傳播進化。在創新體制機制上,化傳統金字塔式人力資源格局為扁平化、項目制的生產組織體系,降低了協調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在改進考核辦法上,從主觀判斷轉型為以數據為基礎,科學評價每一件產品、稿件的真實價值。除此之外,推動報紙改版,追求技術進步等都成為《重慶晨報》尋求重生的選擇。

爭當“追風者”

“很多同事在回想過去一年工作時,會由衷地感慨,感謝上游新聞等新媒體平臺的創立,使他們有了施展才華的新舞臺。”劉長發說,站在移動互聯網的風口上,不追風,意味著沒有舞臺。

上游新聞首次對全國兩會、全市兩會實現了直播及落地報道。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晨報微信推送的《見到總理重慶團代表說了這些》,一天內達到10萬+的閱讀量。此外,《重慶晨報》還不斷打造新的傳媒生態圈層,重慶新聞創客空間掛牌成立後,已有30餘家創業團隊和個體簽訂了入駐協議,如今已有130餘家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和高校簽約入駐“上游號”……

“我們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捨我其誰的責任感,繼續全力以赴,積極投入到融合改革大潮,保持和鞏固自身優勢,真正擔負起‘做重慶最好的客戶端’的責任和使命。”劉長發說。

按照集團的規劃,晨報人在新的一年中將重點在以下幾方面發力:加大融合轉型力度,加速平臺建設,以上游新聞為龍頭,進一步做大做強全媒體平臺;增強平臺聚合力,加速構建生態圈,進一步聚合本地媒體資源、自媒體資源和政府發佈資源;實施政務區縣戰略,深耕本地,向外輻射;加強技術驅動,培養新型人才,不斷優化用戶體驗,向大數據和先進算法轉型,實現智能抓稿和智能推送;加快經營轉型,堅定多元化發展,在守住傳統陣地的同時,提速經營結構轉型優化……

劉長發說,要堅定不移走好最後“緊要處”的“關鍵幾步”,力成“領風者”,全面打贏融合發展攻堅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