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高校「嚴進嚴出」:是培養高質量人才的利劍

學分不達標,本科變專科;考試不過關,有可能退學、留級……近日,多所高校一改“嚴進寬出”的培養模式,對學生念起“緊箍咒”,“嚴進嚴出”正在成為一些高校的普遍做法。

高校是人才培養的搖籃,經過幾年的培養,學生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達到畢業標準,准予畢業。學生完成一次蛻變,成長為有知識、有文化的人才,為社會建設打下堅實的人才基礎。高校的重要功能就是為國家培養各種各樣的合格人才。

上大學是年輕人的夢想,儘管大學連年擴招,但同龐大的需求相比,仍然有一批人與大學無緣,成為終身的遺憾。

從整體來看,大學生學習勁頭高漲,遵守學校各種制度,能圓滿地完成學習任務。但也有一部分學生進入大學校門之後,徹底放鬆了,將學習當成副業,對談戀愛、打遊戲等學習無關的事很熱心,連最起碼的“60分萬歲”都達不到,虛度光陰,最後學校“放水”將其送入社會。這樣的畢業生本身就不合格,他們雖然大學畢業,但沒有真正學到大學應有的知識,成為擁有大學畢業證的假“大學生”,難以承擔重任。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是大學的失職,將“不合格”的學生送到社會,其隱患和危害甚大。

值得肯定的是,國內一些高校開始對學習成績不達標的學生說“不”。華中科技大學18名學生從本科轉為了專科,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對2017~2018學年學生中,經補考後學業成績未達到要求的22名學生予以退學,40名學生予以留級,雲南大學2018年共有220人因為學分未修滿等原因無法按時畢業,還有6名學生被要求退學等等。

高校對不認真學習的學生亮劍,全社會對這種處理通過不同的方式表示支持,說明這劍亮得好、亮得及時,也亮到社會心坎上。希望每一所高校都能亮這樣的劍,把好人才培養的每個關口,儘可能少給不合格的大學生戴上合格的“帽子”。

當然,高校亮劍只亮給大學生是不夠的,還要高舉利劍,砍向不合格的碩士生、博士生,甚至博士後。

雖然我國整體研究生教育水平喜人,但也存在濫竽充數的碩士、博士學位獲得者。他們有的身居高位,作業秘書寫,論文有人寫,就是答辯的時候露露面,學位帽子就戴上了。他們有的雖然也參加學習,但敷衍了事,論文質量低下,東拼西湊,也堂而皇之地戴上了學位帽,這些人汙染了純潔科學殿堂,高校也應勇敢地向他們亮劍,該清退的清退,該摘掉帽子的摘掉,讓學位帽更清潔,更值得尊重。

“嚴進嚴出”是培養高質量人才的一個良方,也是對不認真學習的大學生的一把利劍。培養高質量人才,高校還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