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弯曲时空证明了物质引力的表象性

物质和能量是“物能体”的两个方面,物质和能量的“一体化”标志了它们属于实在性的范畴。我们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唯物主义划定为哲学的“狭义实在论”,而将物能体和意识的关系、唯实主义划定为哲学的“广义实在论”,我们在哲学语言的表述中仍然可以使用狭义实在论定义的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唯物主义,但是,我们在哲学语义的理解上应用了广义实在论定义的实在和意识的关系,唯实主义。在《列宁选集》的第二卷第128页,哲学家和思想家列宁提出了关于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性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的这段话清楚地表明了“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唯物主义哲学使用的物质术语,第二层含义是用客观实在主义揭示了物质的本质属性。由于哲学和科学的发展性符合哲学发展论的“等效原理”,我们可以将列宁对物质实在性的描述做一点增补,将“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的表述调整为“物质和能量、或物能体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能量弯曲时空证明了物质引力的表象性

物质和能量、能量和物质的转换符合自然或宇宙哲学的“转换原理”,但是,物质和能量、能量和物质的转换并不伴随物质和能量特性的相互交换,物质和能量的一方在转换的过程中或是失去了原有的特性,或是获得了新的特性。物质和能量符合哲学实在论的“等效原理”,而物质和能量的特性则不符合哲学属性论的“等效原理”,困难不在于从哲学上发现两者的不一致,困难在于如何从物理学上解释两者的差异。在物质转变为能量的过程中似乎发生“迷失的引力”,这是因为物质具有引力的属性、或者物质具有弯曲时空的特性,能量似乎不具备引力或弯曲时空的属性,能量转换为物质的过程则刚好相反。我们根据爱因斯坦的“引力新论”可以推断,“迷失的引力”刚好证明了爱因斯坦的“引力虚无论”,根本不存在什么物质的引力属性,引力只是时空弯曲的效用,既然不存在“引力”,也就不存在在物质转化为能量的过程中发生引力的“丢失”问题。在很大的程度上爱因斯坦也许是对的,既然没有引力,也就没有物质引力失去和获得的“谜题”。既然物质和能量的转换符合“等效原理”,那么物质和能量弯曲时空的属性同样符合宇宙哲学的“等效原理”,我们因而将爱因斯坦的物质弯曲时空扩展到能量弯曲时空的特性。

能量弯曲时空证明了物质引力的表象性

物质没有引力的属性,也没有在物质转化为能量时发生“迷失的引力”问题,我们早已知道能量是一个标量,它不具有引力的属性,我们可能错误地认为,物质的“引力”是一个实在的矢量。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在物质转化为能量的过程中必然发生引力的迷失,而根据爱因斯坦的“引力新论”,在物质转化为能量的过程中不存在发生引力的迷失,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和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式,在物质转化为能量的过程中存在引力迷失的“物理学悖论”、或“宇宙学悖论”。爱因斯坦的时空弯曲理论解决了“引力丢失”的悖论,我们由此可以引入一个认识论和心理学的新词汇,即:“牛顿错觉”、或“牛顿虚幻”,牛顿从苹果落地和月球围绕地球转动、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事实中推导了“引力”的存在,实际上造成水果落地和行星围绕恒星转动的原因不是“引力”的作用,而是地球对周围时空的弯曲对苹果、对月球产生了向下的压力,太阳对周围时空的弯曲对地球产生了靠拢的推力。我们发现,能量体对时空的弯曲效应从一个侧面验证了爱因斯坦的时空弯曲理论,这种科学哲学的发现得到了物理学和天文学的支持,比如:恒星是一个不完全的能量体,黑洞是一个完全的能量体,宇宙“奇点”被物理学家界定义为一个非物质性的“能量点”,恒星、黑洞和宇宙“奇点”都具有数量级别不同的“超级引力”,物理学家认为能量是一个标量,而作为能量体的恒星、黑洞和宇宙“奇点”如何具有了“引力”的巨大作用?我们只能将它们的“引力”解释为它们对周围时空的弯曲,在很大的程度上引力是假的,牛顿的引力概念是错的;时空弯曲是真的,爱因斯坦的时空弯曲理论是对的。

能量弯曲时空证明了物质引力的表象性

物质弯曲时空是爱因斯坦物理语言的规范表述,能量弯曲时空是我们对“爱因斯坦哲学”的必要补充,或者物质和能量弯曲时空符合哲学属性论的“等效原理”。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形式,能量有辐射能、电磁能、核能的形态,不同形态的物质和能量都与时空产生了相互作用,作用的结果是产生了时空的变形和弯曲。由于宇宙能量比宇宙物质的存在更为普遍,普通物质只是宇宙成分的极小部分,而普通能量则是宇宙成分的极大部分,因此,宇宙的能量体对时空的弯曲普遍性远远超过了宇宙的物质体。科学家在物理学和宇宙学的分析中没有区分物质和能量对时空的弯曲作用,当他们说“地球的引力”时,我们现在知道这指的主要是“物质的引力”;当他们说“太阳的引力”时,我们现在知道这指的主要是“能量的引力”,准确地说,地球和太阳都没有引力,有的只是它们对周围时空的弯曲效应。既然引力是一种牛顿认识的“错觉”和“虚幻”,天体的相互吸引只是一个“看上去很美”的表象,那么“暗物质”的“暗引力”也是一种“子虚乌有”的表象,“引力”和“暗引力”的表象性符合哲学虚无论的“等效原理”。宇宙学的“一大悖论”是物质和能量对时空的弯曲符合物理哲学的“等效原理”,而“暗物质”和“暗能量”则各有不同,物理学家相信“暗物质”对周围时空产生了弯曲作用,而“暗能量”对周围时空产生了“拉伸”作用,“暗能量”不是弯曲了时空,而是对时空产生了膨胀作用,我们的宇宙目前处于加速膨胀的状态,就像一个不断吹大的“超级气球”,暗能量被认为起到了“吹气球”的膨大作用。

能量弯曲时空证明了物质引力的表象性

物质和能量具有“引力”或弯曲时空的效应,“暗物质”和“暗能量”却截然相反,暗物质具有“暗引力”或弯曲时空的效应,暗能量却具有“斥力”或膨胀时空的效应,如果物质和能量,暗物质和暗能量之间符合哲学引力论或时空弯曲论的“等效原理”,那么我们的宇宙或者不会发生宇宙的大爆炸,或者早期的宇宙在物质和暗物质,能量和暗能量“复合引力”的作用下会迅速地发生大坍塌,地球和太阳,地球人和“外星人”不可能在超大引力的条件下形成。表征暗能量大小的宇宙膨胀率、或“哈勃常数”隐藏了宇宙和宇宙生命形成和演变的秘密,如果宇宙的膨胀率太小,那么暗能量的排斥力不足以抵抗宇宙在全部“引力”作用下的大收缩;如果宇宙的膨胀率太大,那么暗能量的排斥力将会阻止星系和宇宙结构的形成,如果没有地球和太阳的形成,那么人类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生命机体将失去赖以生长的能量。暗能量的神秘性的确是宇宙学的最大奥秘,它的神秘性之一是破坏了物理哲学的“对称性法则”,暗物质和物质的“引力”属性保持一致,而能量和暗能量的“引力”属性失去了一致,一个表现为“引力”或时空弯曲的属性,一个则表现为斥力或时空拉伸的属性。暗能量的奇异性在物理学和宇宙学领域并非独有,像牛顿力学和运动学规律符合“伽利略变换”,而麦克斯韦的电磁学和光的运动规律则违背了“伽利略变换”,需要用“洛仑兹变换”来代替。暗能量和光的奇异性符合哲学奇异论的“等效原理”,两者具有的奇异性符合宇宙哲学的“突变原理”,物理世界奇异现象的出现往往预示了“新物理学”产生的可能和希望。

能量弯曲时空证明了物质引力的表象性

(宇哲手稿:邓如山

时间:2018-10-2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