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BiiLabs合作搶灘日本能源市場,要當能源服務公司最好Partner

2018 年6 月底,IoT 新創NextDrive聯齊科技宣佈與區塊鏈新創BiiLabs 合作,將投入研發能源區塊鏈應用,目標打造亞洲第一個即時綠能交易平臺。

這樁合作看似是由BiiLabs 協助聯齊科技,導入區塊鏈技術打造新產品,但其實象徵的不單只是能源行業結合了區塊鏈技術應用,它象徵著更是兩間臺灣新創聯手,出擊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的能源市場。

“我們跟BiiLabs 想做的是,當能源可以完全自由買賣的時候,導入區塊鏈技術打造的即時綠能交易平臺,可以清楚告訴每個利益相關者:電從哪裡來?多少被交易?而且還能夠快速地被結算、清算。”顏哲淵說。

與BiiLabs合作搶灘日本能源市場,要當能源服務公司最好Partner

顏哲淵說聯齊跟 BiiLabs 想做的是,當能源可以完全自由買賣的時候,導入區塊鏈技術打造的即時綠能交易平臺,可以清楚告訴每個利益相關者:電從哪裡來?多少被交易?而且還能夠快速地被結算、清算。

日本電力市場改革成為聯齊的絕佳契機

日本政府為解決全國前10 大電力公司將發電、輸配電和零售電業務掌握在區域範圍、壟斷電力市場情形,自1995 年起就已著手推動電力市場改革修訂《電業法》,希望藉此穩定電力供應、增加市場競爭以及降低電價,進而提高電力部門效率。

除了在幾次修訂陸續開放獨立發電業務和部分售電業務,日本政府也進一步於2003 年成立日本電力交易所( JEPX),擴大日本售電市場。 311 東日本大震災凸顯既有電力系統限制及面臨的能源困境後,更加大改革力道及速度,在2015 年成立“跨區域輸電協調組織”(Organization for Cross-regional Coordination of Transmission Operators,OCCTO)、2016 年全面開放零售電力業務,並計劃在2020 年達到完全發供電分離。

日本電業自由化的背景,也是2017年聯齊科技能成功打入日本市場的契機。聯齊與京都大學信息學研究所教授原田博司合作打造的IoT 網關CubeJ(物聯網主機),加入與日本智能電錶兼容的無線通信規格(Wi-SUN),不但能讓用戶控制家電還能搭配智能電錶分析電力消耗,更能搭配專用App Ecogenie 每30 秒統計一次用電狀況,遠遠勝過日本政府原先每30 分鐘更新在網站的電力消耗數據。

這樣的技術及產品,吸引近年因“開源”困難而轉往“節流”發展的日本各大電力公司,想了解消費者用電數據的他們紛紛尋求合作,進而成功打開聯齊在日本的B2B 大門。而借這些電力公司的推廣佈局,CubeJ 也逐漸成為許多日本家庭 HEMS(Hom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家庭能源管理系統)的核心中樞大腦。 (延伸閱讀:被日本能源專家看中,臺灣新創開發智能電錶,引來三大電力公司搶合作)

與BiiLabs合作搶灘日本能源市場,要當能源服務公司最好Partner

顏哲淵說電是一項很有趣的產品它不會專屬“誰”才能製造,它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產生。我用核能可以產生電、燒煤、燒瓦斯可以產生電,利用風力、太陽光也可以,它的產生來源可以有很多地方,甚至我摩擦都可以生熱產生電。所以今天如果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其中,兩大優勢就能很快被凸顯出來:追本溯源、不可篡改性。

實例戶能自由種電、買電時代來臨前聯齊勇搶灘

不過,除了鎖定日本政府喊2023 年前全面換裝的8 千萬支智能電錶商機,顏哲淵說更期待的是未來連實例戶都能夠自由、便利地種電賣電時代來臨。

“電是一項很有趣的產品,它不會專屬“誰”才能製造,它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產生。我用核能可以產生電、燒煤、燒瓦斯可以產生電,利用風力、太陽光也可以,它的產生來源可以有很多地方,甚至我摩擦都可以生熱產生電。所以今天如果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其中,兩大優勢就能很快被凸顯出來:追本溯源、不可篡改性。”顏哲淵表示。

他進一步解釋與 BiiLabs 的合作,看中的就是它們能提供被稱作“區塊鏈3.0”的分佈式帳本技術 IOTA 開源程序相關服務。基於底層架構採用不同於區塊鏈的分佈式帳本技術,打造出沒有“鏈”、非線性的中心化網絡Tangle ,改變過去分佈式帳本的運行方式,更適合適於聯齊科技開發的IoT 設備應用場景。 (延伸閱讀:看好機器經濟商機,臺灣新創BiiLabs做區塊鏈時代的Red Hat)

家庭之外,電動汽車是它們鎖定的另外一個巨大市場。他說日本政府喊著 2040 年要全面廢止燃油車,並由電動汽車全面取代。電動汽車顧名思義就是要由電驅動、十分需要電力,未來如果結合家庭的能源管理系統,車主臨時需要電可以就近詢問向住戶買電,如果有多餘的電力,更甚至能做到反向賣電給住戶,各地建設的充電樁也將成為一個個能源節點發展出無限可能。

殺破頭?聯齊選擇互利、共創造出更大能源市場

但在進入日本市場之前,聯齊並非沒有競爭者。除了日本本地有類似的服務廠商之外,韓國也有一家 IoT 新創打造類似的服務。後來的發展呢?

“其實許多人或許會認為日本這個市場難以攻打,不過其實臺灣新創不需要太看扁自己,我們有兩大優勢:人才優勢、速度優勢。”顏哲淵說,臺灣的人才真的十分強大,尤其以聯齊這類軟硬需高度集成的公司來說,在市場上,臺灣人才靈活、快速的調整表現,大​​勝許多日本公司。

而在研究過後,顏哲淵發現聯齊與韓國同業剛好在領域中各有擅長,於是他們彼此讓利採取共創,互補打造更好服務,期望合作在日本市場打下一片天,若有可能,未來也不排除將這樣的模式複製到臺灣及韓國等與日本能源行業發展相似的市場。

能源市場瞬息萬變 聯齊想做的還很多!

隨著聯齊在日本市場地位逐漸穩固,顏哲淵判斷下一個 5 年,聯齊會走到哪、發展成什麼樣態?

“能源市場瞬息萬變,也許5 年後聯齊就不在。”他開玩笑說,但也隨即認真回覆:“聯齊想做的事情還很多,我們希望自己的產品能真正改變人類的生活,可以為環境帶來正向改變,所以除了能源外,我們也正努力藉由軟件Ecogenie,延伸除了能源外的醫療看護應用。當然也不會忘記投資人,希望有天能順利IPO。最終,我期盼聯齊能當所有能源服務公司最好Partn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