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琴聲亮,靈渠夕陽紅——記興安縣老年協會藝術團

竹林琴聲亮,靈渠夕陽紅——記興安縣老年協會藝術團

最近,在興安縣濱江公園北面,經常有幾個人在竹林旁邊的聽雨亭裡演奏。那悠揚的琴聲和清脆的笛聲,伴著湘江的流水,和著竹林間的鳥鳴,在濱江公園穿越裊繞,非常美妙動聽。不少遊人駐足聆聽,喜形於色,盛讚新建的濱江公園不僅環境優美,而且氣氛還十分溫馨。

竹林琴聲亮,靈渠夕陽紅——記興安縣老年協會藝術團

筆者好奇,專程前往打探,得知原來是興安縣老年協會藝術團器樂隊的幾個演奏隊員在那裡練習曲目。領頭的是該團的團長廖宏建。

經過多次與廖宏建團長等人的接觸和交談,筆者覺得,興安縣老年協會藝術團雖是一個極普通的民間老年業餘藝術團隊,但他們不計得失,發揮餘熱,為民眾演出,為社會服務,具有積極向上、樂於奉獻的可貴精神。在當今社會,難能可貴,值得敬佩!

興安縣老年協會藝術團(最初名稱叫興安縣老年協會彩調隊,後來報批為興安縣老年協會彩調團,再後來改為興安縣老年協會藝術團)建立有十四五多年了,開始只有十多個人。後來人數有所增加,節目形式也增加了。

竹林琴聲亮,靈渠夕陽紅——記興安縣老年協會藝術團

2013年,廖宏建接任興安縣老年協會藝術團,因由彩調隊改作藝術團,增加了表演唱、小品、舞蹈、器樂合奏等演出形式,人員達到30 多人,分為彩調組、舞蹈組、器樂組三個組。

自組建以來,全團上下一心,團結合作,創作、演出了許多節目,並在參加市縣有關部門組織的宣傳活動以及一些社會團體、企業舉辦的演出活動中,取得可喜的成績,不僅受到群眾的喜愛和歡迎,而且還得到市縣有關部門領導的表揚和肯定。

談到六年來,特別是近三年縣老年協會藝術團所取得的成績,廖宏建團長的精神就興奮起來,他眯笑著,用他那特有的略帶沙啞的聲音,如數家珍。話語裡,充滿了無限的喜悅和自豪;言談中,飽含對團裡所有成員的感激和讚賞的情意,也表達了熱愛黨、熱愛國家、熱愛人民群眾、熱愛藝術的情懷。

竹林琴聲亮,靈渠夕陽紅——記興安縣老年協會藝術團

從警退休不忘警,禁毒演出很精彩

在縣老年協會藝術團裡,縣公安局的退休幹警就有四個。他們從警退休不忘警,時常參加公安局的一些公益活動,仍然保持警察的本色,講正氣,勇於奉獻,在團裡起到了骨幹作用 。因為這個原因,縣老年協會藝術團也得到縣公安局領導的信任,多次委以重任,以興安縣公安局老年協會的名義,代表縣公安局到桂林市公安局參加演出,還多次配合縣公安局禁毒工作,在縣城和鄉鎮作禁毒專場宣傳演出。

在2016年,團裡代表縣公安局參加桂林市公安局的文藝匯演,其中群體快板《贊警察》、小品《燭光裡的媽媽》和情景劇《萬萬火急渡湘江》,分別獲得三等獎、二等獎。這些節目都是自編自演的,很受歡迎!2017年重陽節還受邀到桂林市公安局參加聯歡演出。全臺共9個節目,興安縣老年協會藝術團就演出了6個節目,有小品、表演唱、舞蹈等,演出時間長達一個多小時,市局領導看了很高興,感到很滿意,誇獎說,“興安的戲演得很精彩,很有味道噢!”

竹林琴聲亮,靈渠夕陽紅——記興安縣老年協會藝術團

竹林琴聲亮,靈渠夕陽紅——記興安縣老年協會藝術團

2017年,是歷年來演出場次最多的一年,達到35場,單是在古戲臺就演了8臺,到興安師範、興安三中等11所學校演出,還到湘漓鎮普頭、興安鎮道冠等村演出。

這些演出,將近一半的場次都是配合縣公安局搞禁毒宣傳演出的,有小品、彩調等,吸引了很多觀眾,演出效果相當好!很多學生看了後深受教育,發表感言說,吸毒害處大,我們一定要從小就要遠離毒品 ,絕對不要沾染毒品!

最難忘的是在湘漓鎮普頭村廟會演出,那天上午人山人海,大約有2000人觀看。連10多公里外的漠川民眾也趕來觀看。有的觀眾來晚了,只看了後面的節目,捨不得離開,要求下午再演。因為演員演得很累了,只好請求他們諒解。在興安鎮道冠村廟會演出,也是一樣,上千人去看,宣傳效果相當好。有些觀眾議論說,看這些禁毒戲,比看報紙看書強多了。演得蠻真實,好感人!吸毒就是那樣害得家破人亡的哦,千萬莫去沾!沾了毒,就沒有好下場!

竹林琴聲亮,靈渠夕陽紅——記興安縣老年協會藝術團

當黨和政府的宣傳員,做人民群眾的好朋友

2017年,除了配合公安局演一些普法禁毒等方面的節目以外,還積極配合縣政府的中心工作進行一些專場演出,為加強興安縣範圍內社會環境的和諧穩定,促進縣域城鄉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生活的繁榮,貢獻了一份力量。

為配合縣政府機關事務所宣傳節能減排的好處,在古戲臺作了一場專場演出,觀看的人特別多,戲臺前面的街道,擠得水洩不通,估計有千人以上。

為配合縣民政局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先後到溶江鎮、高尚鎮作專場演出,許多老人看了,都說國家的政策好,共產黨比親仔女還要好!

為配合縣宣傳部舉行的戲曲進校園活動,先後到縣內十多所學校演出,特別為師生們帶去廣西特有的彩調、桂劇、文場、漁鼓等傳統戲曲,讓年少的一代瞭解優美的傳統戲曲和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縣婦聯組織的國際三八婦女節慶祝活動舉行大合唱比賽,團裡組織了一百多位老人的合唱團,演唱《洪湖水浪打浪》,老人們激越宏亮的歌聲,感動了在場的許多評委和觀眾,雖然只評了個優秀組織獎,但他們稱讚說,這些老人們唱歌蠻積極,蠻有勁,心態好得很!

除此以外,團裡還經常受邀到一些鄉村作友好演出,活躍文化生活,交流演藝,增進友誼。有時也參加一些企業舉行的演出比賽活動,如萊茵河畔廣舞大賽,既為企業作了宣傳,同時也活躍了民眾的文化生活。

樂於奉獻發餘熱,靈渠岸邊夕陽紅

據悉,興安縣業餘文藝演出團隊有近三十支,為何縣老年協會藝術團始終堅持黨的文藝為社會主義服務,文藝為人民群眾服務的方針路線不動搖,不忘初心,寫正能量的劇本,演積極向上的戲,唱健康陽光的歌呢?

竹林琴聲亮,靈渠夕陽紅——記興安縣老年協會藝術團

筆者從團裡幾位老同志口中得知,這與團里人員的構成、人員的素質有密切的關係。

團長廖宏建,在部隊服役5年,當過班長,退伍後任過民兵營長、武裝幹事,1981年選調進入公安隊伍,先後在高尚、湘漓、城郊任過多年正職副職,1998年在縣局任副科。退休後,心態陽光,仍然關心社會,關注民生,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特別是進入縣老年協會擔任老年協會藝術團團長後,勇於擔當,團結群眾,想方設法搞好團裡的組織和發展工作,想方設法調動一切積極力量搞好團裡的創作、排練和演出。俗話說,火車全靠車頭帶,老年協會藝術團一路走來,不僅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而且團裡至今狀況還好,團員熱情還蠻高,這不能不說,團長廖宏建帶了個好頭,付出了不少心血。

竹林琴聲亮,靈渠夕陽紅——記興安縣老年協會藝術團

竹林琴聲亮,靈渠夕陽紅——記興安縣老年協會藝術團

竹林琴聲亮,靈渠夕陽紅——記興安縣老年協會藝術團

竹林琴聲亮,靈渠夕陽紅——記興安縣老年協會藝術團

副團長有四個,蔣大姐管彩調,劉副團長管舞蹈,蔣副團長管器樂,何副團長負責後勤。由於分工明確,相互協作,配合默契,團裡的各項工作開展都很正常。

再有,縣老年協會藝術團的成員,多數是企事業單位的退休幹部職工,思想素質和文化素質比較好,都是熱愛文藝的,而且有穩定的退休金收入,生活條件相對穩定,心態比較陽光,做事也比較積極。

還有,縣詩詞學會在老年協會藝術團的人有8人,其中理事就有6人。他們不僅能寫詩,還會吹拉彈唱,可謂才藝雙全;有幾位還能創作劇本和表演,可謂人才濟濟。這些成員,對於縣老年協會藝術團來說,既是中堅力量,又是密切聯繫群眾的普通成員,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因為有了從領導到普通成員具有良好素質的這一條件,所以,縣老年協會藝術團與其他業餘文藝演出團隊有一些區別。一是有素質較高的創作人員和表演人員;二是有專門的演奏樂隊,演奏實力較強;三是能積極配合政府的中心工作創作演出,有社會責任心。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團裡的活動經費都是自籌的,絕大多數演出都是公益演出。如有企業或民眾相邀演出,付給演出費,都用於購置道具、器樂、服裝及日常開支,演員沒有出場費,也不發任何補助費,都是自覺自願參加的。

竹林琴聲亮,靈渠夕陽紅——記興安縣老年協會藝術團

可喜的是,自建團以來,特別是近三年獲獎較多,不僅受到群眾的喜愛和歡迎,而且還得到有關部門領導的表揚和肯定。

2010年的“靈渠情韻”“和諧文化”業餘文藝隊大競技獲團體一等獎;

2016縣原創節目比賽,尊老愛幼題材的小品《燭光裡的媽媽》、禁毒內容的彩調《回頭是岸》、舞蹈《共築中國夢》分別獲二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參加萊茵河畔舞蹈大賽《紅高粱》獲二等獎;重陽節正能量山歌擂臺賽分獲二等獎、三等獎

2017年,反映扶貧工作的彩調《王大慶的小三》獲二等獎;反映農村不良風氣的彩調《請帖惹的禍》獲三等獎;宣傳興安旅遊的彩調表演唱《興安那嗬嗨》獲三等獎;萊茵河畔杯第二屆廣場舞大賽獲二等獎。

2018年,參加“萊茵河畔-泰康人壽杯”第三屆廣場舞大賽《十送紅軍》獲二等獎。

竹林琴聲亮,靈渠夕陽紅——記興安縣老年協會藝術團

竹林琴聲亮,靈渠夕陽紅——記興安縣老年協會藝術團

竹林琴聲亮,靈渠夕陽紅——記興安縣老年協會藝術團

“最美不過夕陽紅,溫馨又從容。夕陽是晚開的花,夕陽是陳年的酒。”《夕陽紅》這幾句歌詞寫得好!它形象生動地描繪了晚年時光的美好,“是晚開的花”——美麗燦爛;“是陳年的酒”——愈久彌香。道出了晚年時光美的真諦——“溫馨又從容”。

興安縣老年協會藝術團的成員們,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可以說,他們是古靈渠岸邊最紅最美的夕陽!

文/唐高飛 圖/唐高飛 魯芳洲 廖宏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