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說變化」那年居委會初建,我借出了結婚時的家具……

改革開放40年

西城

大到經濟發展 小到衣食住行

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40年

每個人都是這段歷史的親歷者

今天

Ta們口中的40年是什麼樣的

「40年·說變化」那年居委會初建,我借出了結婚時的傢俱……

@郭秀甫 廣內街道居民

社區大變樣,服務暖人心

「40年·說變化」那年居委會初建,我借出了結婚時的傢俱……

“居委會的變化,體現了群眾工作和居民業餘文化的提升!”從1996年開始,郭秀甫在廣外街道居委會工作了8年。

一間屋子,一群人,不計較回報!

“剛來居委會工作的時候,什麼都沒有,辦公室就是自家建的一間屋子更別提辦公器材。”郭秀甫回憶當時的情形。

屋子裡沒有任何辦公設備,郭秀甫就把自己結婚時的暖水壺、書櫃都拿到居委會,充當公用。

“雖然說就一間屋子,一群人,但是我們當時誰也沒計較回報,一心想著為居民服務。”郭秀甫說著那時他們工作的初心。

“地方雖然小,但是大家心特別齊,有時候組織居民開會,人多得擠不下,居委會主任就招呼大家去自己家裡開會。”即使已經過去很長時間,郭秀甫說起這些事還是記憶猶新。

社區成“核”,匯聚百姓情懷

“現在好了,五年前,居委會經過翻修,基本辦公設施都齊全了,屋子也寬敞明亮,以後開會再也不怕沒地兒了!”郭秀甫介紹著居委會現在的樣子,藏不住臉上的笑意。

“平時我們經常組織居民跳舞、唱歌,還有一些興趣班,像讀書、朗誦、手工、畫畫……這些居民都可以參加,我自己也經常參加這些活動呢。”

如今,居民在物質生活上升的同時,精神生活也得到巨大提升,而社區就像一個“核”,成為了社區百姓人文情懷抒發和匯聚之地。

@高志東 廣內街道居民

街坊有新人,城市更包容

「40年·說變化」那年居委會初建,我借出了結婚時的傢俱……

四合院是老北京的象徵,更是老北京人的“根兒”,坐落在老牆根67號的這座四合院,高志東半歲的時候就隨家人住在這裡了。

四合院的變遷也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這個四合院是之前中國‘法學之父’沈家本為他親戚買的,在當時,是一個三進三出的標準四合院,可氣派了!

“以前,前院和中院都是沈家本的兒輩們住,解放初,後院被我舅爺爺買了下來,我們一家就一直住在中院的一間房裡。”高志東說道。

沈家本後代搬走之後,房子都交了出去,前院給了合作社,現在變成了一個小超市,附近居民經常會去光顧,買些生活用品。

時代在發展,四合院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院裡來了“新客”,像一家人

“以前院裡住的都是親戚家人,人少,環境衛生都好,氛圍也特別溫馨。”高志東說。隨著老人的搬走,新住進來人越來越多,大部分還是外來人口。

現在四合院不僅變小了,格局也變了模樣,但是高志東還是在這裡感受到了家的溫馨。

“我跟我愛人年齡大,搬不了重物,去後院喊一聲,那些年輕小夥子就會過來搭把手,他們都特別的熱心腸,和當年那些人一樣。”高志東笑著說道。

現在院子裡的人像生活在一起的“一家人”。

改革開放,不僅僅體現在城市經濟的發展,更體現出城市的包容性,一座小院的變遷,更是體現著北京這座城市的包容。

@溫惠芳 廣內街道居民

昔日出門徒步,如今公交通達

「40年·說變化」那年居委會初建,我借出了結婚時的傢俱……

“我在這地兒生活了幾十年,什麼變化我都知道,感受最大的就是交通的變化。”過去的公交,人擠人,還不一定能上去;現在的公交,文明排隊,禮讓守序。對於這個變化,溫惠芳感慨頗多。

過去,擠公交上班不如走著去

“那些年出行別提多困難了,我在廣安門中醫院附近上班,孩子在單位幼兒園上學,每天要帶著孩子一起去擠公交,真不如走著去呢。”現在的溫惠芳想起當時的情形還會感到害怕。

當時,公交站牌設在路邊,還沒有安全防護欄,來了車,想上車的人就拼命往前擠,擠上車了,還沒有空調,特別是夏天,好好打扮出門上車的,不僅衣服汗溼,還沾滿灰塵,特別影響上班心情。

溫惠芳在當年,為了上班不遲到,經常步行去上班。

城市的變化,看得到,摸得著

“現在好了,廣安門內大街穿行的公交就有好幾趟,以後上班也不怕趕不上車了。”如今的溫惠芳這樣說道。

現在,原先狹窄的城市小道變成了寬敞平整的雙向公路,擁擠憋悶的煤氣包公交變成了自帶空調的雙層大巴,就連簡陋的露天停靠站也變成了功能完善的公交樞紐……

公交的變遷不僅演繹著一座城市的歷史,更折射了城市的發展變化,而這些變化,都是我們能實實在在看得到、摸得著的。

@尚世忠 廣內街道居民

告別“摩爾斯”,溝通零距離

「40年·說變化」那年居委會初建,我借出了結婚時的傢俱……

“以前朋友之前互通消息都是靠寫信、發電報、或者讓人哨口信,後來有了bb機,再就是大哥大,雖然有了先進的通訊工具,但是用不用得起還是一回事呢。不像現在,人手一部智能手機,發展太快了。”

書信很短,車馬很慢,電報很貴

“電報,當時只用來加急報信兒的,每次還不超過十個字。一個字3分錢,在當時是個奢侈事。”尚世忠講到。

在尚世忠的記憶裡,曾經的通訊主要是依靠電報和書信,書信很短,車馬很慢,電報則是有急事的時候才會用到的通訊方式。

“後來有了BB機,但是用的並不多,因為安裝一部電話就需要幾千元的費用,普通家庭根本承受不起。”尚世忠說。

在上世紀80年代,BB機開始出現進入人們的視線,而將BB機別在腰帶顯眼的地方也成為當時一種“潮流”。

溝通零距離,智能新時代

“再後來,有了‘大哥大’,誰要是能有一臺,可以跟鄰居朋友顯擺好久呢!”尚世忠說。

再往後,就有了小靈通,移動手機正式問世!

“現在,人手一部智能手機,我都已經換了幾部了,我們現在也都用微信呢,我喜歡下棋,就建了個微信群,經常和棋友交流技藝,我還是群主呢!這科技真是方便,不出門就可以知天下事了。”通訊越來越發達,越來越智能,尚世忠也感受到科技帶來的便利。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人與人之間已經實現零距離溝通。一部手機可以發短信、打電話、開視頻,不再有距離的限制。

@北京西城

40年

改革,發展,創新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變化、城市在進步

我們不僅是歷史的見證者

更是歷史的主人翁

我們已做好準備

迎接下一個40年

西城區融媒體中心

「40年·說變化」那年居委會初建,我借出了結婚時的傢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