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拍兩散、對薄公堂,細數轟動2018創投圈的「怨偶」

這感情的事啊,總是起起落落落落落……這小情侶們啊,總是合合分分分分……

近兩年,創投圈“分手”的風向起了變化,創業者投資人真刀真槍下場,拼得一地雞毛兩敗俱傷。與之相比,兩年前Papi醬、王凱歆的案例,更像是一場創、投雙方自導自演的秀。

都說“做投資好比找老婆”,但現在創業者可不甘於做“被拋棄”的小媳婦了:“你看看人家P2P、區塊鏈,哪個不比你有錢,我下嫁於你,就得知足常樂!”

VC們也有苦難言:“好項目數量不多,彩禮錢卻蹭蹭漲。好不容易養出個獨角獸,一上市破發了,算一算陪跑好幾年一分錢沒賺,到頭來竟是給AT養老婆!”

高調牽手自然是大家喜聞樂見,然而分手時卻沉默者多。時值七夕,新芽NewSeed(ID: pelink)回顧了2018年以來創投圈的“分手”案例。他們有的對簿公堂,清官難斷,有的八字不合,一拍兩散。

紅杉和幣安:從一紙“婚約”到對簿公堂

一個是一線VC,一個是中國三大交易所之一,2018年最受矚目的創投圈“分手”大事件,當屬紅杉和幣安。

這段“孽緣”要追溯到2017年8月,雙方達成A輪投資意向書,紅杉為幣安定下了5億元人民幣的估值,並按此估值計劃投資6000萬元人民幣,佔股10.714% 。此外,還同意將向幣安的日本分公司提供價值約3000萬元人民幣的過橋貸款。

看似美好的開頭,談判卻僵持了半年。這半年裡,比特幣瘋長,當年吳下阿蒙,如今已是全球最大交易所,5億人民幣的估值,低了。

於是,幣安默默對接了IDG,據香港高等法院頒佈的判決書顯示,IDG資本給出了4億美元(合約25億元人民幣)和10億美元(合約63億元人民幣)的兩輪估值。IDG對幣安給出的估值最高超出紅杉估值的10餘倍。

紅杉急了,明明簽了“排他”條款,怎麼還跟別人眉來眼去?於是去年12月,紅杉單方面向香港法庭申請了一項禁令,禁止幣安公司跟其他投資者進行談判。

今年4月26日,幣安回應紅杉資本的起訴,將這一段公案呈現在公眾面前。經聽證會後,香港高等法院現已駁回紅杉資本的訴求。

到此時,雙方都打出了真火,在創投圈也各有擁躉。紅杉將幣安告上法庭,幣安則要求在自己交易所上線的項目“自證”與紅杉是否有關。

創投圈就此事也各執一詞,許多投資人站了紅杉,認為趙長鵬故意摳字眼,而且過橋貸款協議都簽了,相當於要了人家的“聘禮”,最後又悔婚。也有創業者紛紛表示了對“排他”的憂慮:如果簽了,一年半載不打錢,豈不是把公司給拖死了?

這場硬碰硬的結合,最後因“信任缺失”收場。但對於大多數創業者來說,在目前創投環境下能拿到錢才是硬道理。能在三個月內打錢,絕不拖到半年,這也是今年以來多家投資機構給出的建議。估值如過眼雲煙,融資要落袋為安。

星空琴行和周楷程:錢多真害人,融資需謹慎

同樣是創業者與投資人之間的撕胯,然而這次是創始人要告自己的公司。

今年年初,已經失聯半年的星空琴行創始人周楷程,一紙訴狀將星空琴行所屬公司六藝星空(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告上法庭,同時起訴九樂(上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這個曾被雷軍、王嘯等知名投資人看上,3年獲得4輪融資的明星項目,一夜之間全國關店,創始人留下一封內部郵件後撒手失聯,投資人脫手不得有苦難言。

大眾點評CEO張濤曾分享過自己的一點創業感悟:“融到錢會讓你做錯事,而做錯的事就很難收回,而且也很浪費公司的精力。”這似乎正是星空琴行在創業初期的寫照。

2012年至2015年,這支出自阿里的創業團隊迅速獲得了九合創投、順為資本、藍馳創投、嘉御基金等機構投出的4輪共計約3000萬美元的投資。

“在往前走的過程中,會有無數條岔道,你千萬不要被岔道誘惑掉。”周楷程在苦口婆心地提醒別人時,卻不知自己早已走上了岔道。完成C輪後,公司快速擴張起來,在做琴行的同時,將業務擴大到所有培訓領域。琴棋書畫都要有,這是周楷程當時的想法,而且他還通過併購、投資控股了一些教育團隊、甚至是物流運輸項目。工商信息顯示,星空琴行的對外投資高達60多起。

有老賈的前車之鑑,創業公司凡與“生態”沾邊,基本十死無生。要佈局整個素質教育市場的周楷程,終於因跑得太快陷入了資金鍊斷裂危機。於是,一場賣血式股轉債開始了。

2016年10月,周楷程提出希望投資人能夠再為星空提供400萬美元左右的資金,度過眼前因快速擴張引起的危機,這時創始團隊的股份仍然有37%。

後來,嘉御和藍馳各自給星空提供25萬美元轉債。只不過,相對於星空近2億的虧損,這點錢無異於杯水車薪。

2017年4月,星空資金鍊再次面臨斷裂,創始團隊又提出想以轉股的方式換到1500萬救急,最終在月底,藍馳的一個LP向星空琴行借款300萬美元,至此,創始團隊的股權基本也就賣完了。

“我已經沒有任何股份,無法對公司做出更大的決策。賣的房都借給了星空,還揹負了1000多萬的個人債務。我現在已經一無所有。”2017年9月21日,周楷程在發給員工的郵件中說道。賣光所有股權的創始人消失了,留下一眾投資人面面相覷。

事實上,投資人早在2016年就發現了星空琴行的巨大隱患,曾不止一次提出過建議,甚至安插了財務人員梳理公司虧空,在發現漏洞已無法彌補,還以股轉債形式為其輸血。但在創始人周楷程看來,正是因為原股東遲遲不確認新的追加投資,導致公司暫停營業。如今,再次出現在公眾視野的周楷程,將自己的公司告上法庭,無論鬧劇如何收場,自己付出全部心血的公司和投資人的真金白銀,都回不來了。

差評和騰訊:門不當戶不對,原來真的不能在一起

今年5月,馬化騰轉發了自媒體人Keso的一篇文章《給騰訊一個差評》,併發文稱“會負責任解決好。”

屢屢下場手撕他人的馬化騰,也嚐到了被撕的滋味。

事情的起因,是微信公眾號“差評”獲得由騰訊TOPIC基金領投的3000萬元融資。這是這隻基金投出的第一筆案子,卻一時激起自媒體人的圍剿。

Keso在文中說:“我們作為在公眾平臺上寫字的人,哪怕只是為了維護自身的權益,我們也必須反對騰訊用投資行為做出的錯誤的市場導向和價值觀導向。微信為保護原創者所做的所有努力,可能會因一次錯誤的肯定和獎賞,而成為一個荒誕的笑話。”

新芽NewSeed(ID:pelink)也曾分析過這場門不當戶不對的聯姻:TOPIC投資差評會發酵,本身與原創者對騰訊的怨氣有關。與今日頭條不同,微信被創作者視為首發平臺,其原創保護、渠道佔有十分重要。而微信審核不力,對洗稿毫無辦法,放任差評這類洗稿號做大。兩年前,知名程序員霍炬就曾被洗稿,一怒之下將差評告上法庭。

而投資差評則釋放了信號:只要流量大,能變現,原不原創並無所謂。這無疑惹怒了的內容創作者,動搖了微信內容生產的根基。

作為事件導火索,差評已同意退回TOPIC的融資,並更改內容生產製度。在投資宣佈當晚,懟天懟地的差評曾連發6篇文章,稱自己被“媒體圈“圍攻了,就因為自己“太優秀”。

而剛剛成立僅半年的TOPIC,則差點就此“黃了”。據自媒體“長庚科技”從多個信源證實,騰訊內部正重新審查、評估設立這支基金的必要性。目前其發出的TS已全部撤回。

今年以來,騰訊的投資成績單頗為耀眼,出手次數已超出一眾知名VC穩定第一,投資階段更是從早期一路投到獨角獸,甚至判斷一家公司是否即將IPO,就只要看騰訊有沒有出手。但在差評的案子上,為什麼栽了跟頭? 騰訊公關總監張軍在微信朋友圈表示:“這筆投資是業務部門一個topic基金主導的,佔很小比例的股份,並非公司級投資。請大家不要以一個團隊的一次決策來斷定為騰訊立場。”然而,這一次失敗的“婚姻”帶給騰訊和微信公號生態的影響,卻不是3000萬說放就放那麼簡單。

結語

相愛的時候,創業者恨不能昭告天下高調示愛,投資人忙不迭到處站臺出面背書。撕X的時候,創業者有自己滔滔江水般的委屈,投資人有自己的仁至義盡和無可奈何。

投資就像找老婆,而兩口子過日子才見真情,真情說到底還是建立在大家都賺錢的基礎上。時值七夕,願所有創業者和投資人都能遇見對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