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中幾起死亡事件(一)

燭龍子

鐘山。其子曰鼓,其狀如人面而龍身,是與欽䲹(因陪)殺葆江於崑崙之陽,帝乃戮之鐘山之東曰崖。欽䲹化為大鶚(音惡),其狀如雕而黑文白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鵠,見則有大兵;鼓亦化為鵕(音俊)鳥,其狀如鴟(吃),赤足而直喙,黃文而白首,其音如鵠,見則其邑大旱。

鐘山山神燭龍有個叫鼓的兒子,和另一個叫欽丕的傢伙合夥將一個叫葆江的天神殺死在崑崙山的東南方,黃帝知道這事後很生氣,將他們殺死在鐘山南面的瑤崖。欽䲹戾氣不散,化做一隻像雕的大鳥叫做鶚,白頭紅嘴,虎爪,背上有黑色斑紋,鳴叫的聲音像鵠,它出現在世上,世上就一定會有大的戰亂。另外,鼓死後化為鵕鳥,它的形狀像鴟一樣,紅腳直嘴,身上黃色紋理頭白色,叫聲像嬰兒,出現在哪裡那裡就大旱。

山海經中幾起死亡事件(一)

大鶚

山海經中幾起死亡事件(一)

精衛

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音校)。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

炎帝的小女兒女娃在東海游泳,溺水而亡,後來化為精衛鳥。這種鳥的身形像烏鴉,頭有紋理嘴是白色,腳是紅的,因為叫聲像發出精衛二字的聲音所以叫她精衛。

山海經中幾起死亡事件(一)

刑天

刑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鏚以舞。

刑天與黃帝爭奪神位,被殺。它的乳頭化為眼睛,肚臍眼化為口,拿著盾和大斧向上天示威。

山海經中幾起死亡事件(一)

夏耕

有人無首,操戈盾立,名曰夏耕之屍。故成湯伐夏桀於章山,克之,斬耕厥前。耕既立,無首,走厥咎,乃降於巫山。

商湯伐夏桀的時候,在章山和夏耕打仗,在陣前斬夏耕的頭,後來沒有頭的他,站了起來。因為害怕報復逃跑了,跑到巫山地區。

山海經中幾起死亡事件(一)

從這裡可以看出許多神死後因為不甘還能復活。另外,刑天和夏耕絕不是一個人,但他們是同一種類型化的人——戰敗者。刑天、夏耕都是在帝戰之時被斬頭,也就是在上古時期流行這種懲罰。刑天、夏耕其實是當時的部落首領,在上古文明還不發達的時期,首領作為一個部落的標誌,被看了頭,也就意味著一個部落支柱的毀滅,這種儀式是具有政治意味的。作為部落首領同樣又是部落的巫師,斬了頭同樣又切斷了部落和神靈的聯繫,又將信仰斬斷。因此,這種儀式也具有巫術宗教意味。至於復活,這很可能在說部落並沒有消亡,有的逃走有的反抗。總之,仍然記著祖先留下的遺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