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歲長壽老人的經驗,做到這2點,身心健康,長壽自然來!

前幾天晨跑時,看到一位86歲的老人,神采奕奕,面色紅潤,鬚髮黑亮毫無老態。問其長壽有何“秘訣”。老人笑呵呵地道出了六字:慎體勞,防心勞,即不做力所不勝或持久不息的勞動或動作,保持內心寧靜、泰然,不為身外之物擾動心神。我覺得,老者的“六字真言”非常有道理。

86歲長壽老人的經驗,做到這2點,身心健康,長壽自然來!

慎體勞

人的體力、精力皆有限度,尤其是老年人更是精力漸衰、筋軟骨脆,更不宜過重、過久使用體力。若過度,輕者損傷肌肉筋骨,重者可以內傷五臟,形成虛勞之候。日常生活的任何行為都必須遵循“常欲小勞,但莫大疲”這一原則。

《素問.宣明五氣篇》中提出“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久視,會出現面白無華萎黃或自覺頭暈目眩、兩目乾澀、視物不清等血虛證;久臥,經脈難以疏通,氣血凝滯不行,不僅肢體筋肉關竅之氣漸趨衰弱,而且還可累及內在各臟腑之氣,引起一些氣血不足的表現,如精神萎靡、身倦乏力,或食少納呆、食慾不振,或動則心悸、氣短、汗出等;久坐則脾氣不健,胃納欠佳,水谷精微難以運化傳輸,氣機運行血液流通受阻,易患慢性胃炎、消化道潰瘍、冠心病、腰肌勞損、痔瘡等疾;久立,下肢靜脈曲張或導致某些骨骼、關節發育畸形或活動障礙。特別是老年人,若久立不動,更容易傷腎損骨。久行,易使肢體特別是下肢關節周圍的韌帶等筋腱組織受到扭傷或勞傷。

86歲長壽老人的經驗,做到這2點,身心健康,長壽自然來!

防心勞

《靈樞·邪客》曰:“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精神,是指人的意識、思維活動和一.般的心理狀態。如果突然的或劇烈的或長期的精神刺激,使情反應過於強烈或持久,就會引起心神的過渡活動,這叫“心勞”。

86歲長壽老人的經驗,做到這2點,身心健康,長壽自然來!

思慮過度,可以傷人心神,阻礙人體氣機的活動,使人血液運行不暢,產生瘀血,最終導致氣血俱虛,從而引發多種疾病。現代醫學認為:不但精神疾病如癔症精神分裂症等直接由精神刺激所致,而且諸如癌症、高血壓、冠心病、胃腸疾病以及皮膚病、免疫力降低等,也與精神因素有關。孟子亦云:“養心莫善於寡慾。”心不亂,則內心坦然、泰然,才不會“心勞”;心不勞,神不疲,才能活得自然,活得輕鬆,活得舒心。其他臟器也就安泰無事,人就可以長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