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亞感受海南自貿試驗區新進展

從三亞感受海南自貿試驗區新進展

“一帶一路”媒體採訪團記者在瞭解三亞國際郵輪母港建設情況。洪光越 攝

本報訊(記者 洪光越)10月24日,“一帶一路”媒體採訪團的60餘名中外記者走進三亞國際郵輪母港和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參觀三亞國際郵輪母港的建設,並與南繁科研人員面對面交流。

“三亞國際郵輪母港是亞洲最大的郵輪母港之一”“南繁育種基地目前已和東南亞、南亞等地區開展合作……”當天下午,採訪團在聽講解員介紹時,紛紛拿出筆記本、錄音筆,甚至打開手機錄像,生怕錯過每一個重要的細節。

來到國際郵輪母港,烏克蘭《經濟家網》主編維雅切斯拉夫·舒金科立即被藍色大海和碼頭規模所吸引,“三亞國際郵輪母港對全世界都有借鑑意義,我想詳細瞭解之後把這些技術介紹給我的家鄉。”維雅切斯拉夫·舒金科說,雖然他的家鄉也有大型碼頭,但三亞的碼頭規模更大,得益於政府對旅遊產業的重視。

在參觀中,俄羅斯、伊拉克、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的媒體記者都歎服於三亞的環境之美,伊拉克辛巴達通訊社記者百哈·馬尼亞表示,連日來他參觀了海南很多地方,特別是在三亞,能切身感受到當地政府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這對他來說很震撼,因為環境是人類的朋友,而海南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

百哈·馬尼亞坦言,雖然此前他對育種技術不甚瞭解,但在參觀過南繁育種基地後,他明白育種技術會增加種植產量,提高種植質量,希望今後中伊兩國能多開展交流合作,讓伊拉克人民從中國經驗中獲益。此外,他來參加“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除了和各國媒體交流學習之外,還會將他在海南的所見所聞寫成報道,讓更多人也認識海南、認識三亞。

而埃及《消息報》的塔哈爾·卡比勒則表示,他非常珍惜此次在海南舉辦的2018年“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的機會,希望能全面瞭解建設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推進工作,並希望有所獲益。(來源:三亞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