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15歲的少年銀匠學徒

拉薩15歲的少年銀匠學徒

拉薩15歲的少年銀匠,學徒是為了生存,也是為了更好地傳承。

拉薩北郊山腳下,居住著300多戶、1000多名從雲南大理過來的白族銀匠,他們主要為寺院手工打製佛像、宗教器皿和藏族日常銀器用品。這裡已經形成了一個小社會,他們有自己的小“三月街”,也過白族的火把節。每年的火把節,他們都要做傳統的“八大碗”。

婦女穿著白族的民族服飾在活少的時候繡十字繡,男人則負責打造銀器、手藝的傳承和跑市場。過去,西藏的銀匠地位低下,從事這個行業的人被社會所瞧不起,是一個最低賤的職業,市場缺口相當大。

母大哥1986年沿著茶馬古道從大理一路做活來到拉薩,他祖傳四代都是白族的銀匠,到拉薩後,手藝有了用武之地,他和其它陸續來拉薩闖市場的白族手藝人一樣,先在大昭寺後面的一條小巷落下腳來,然後經過多次搬遷最終在北郊定居下來,再逐漸發展壯大家族的產業。如今母大哥一家八口人都來到了拉薩,憑著祖傳的手藝和機敏的市場反應,他早已成為“三月街”裡響噹噹的人物。

去年,母大哥把基業傳給了兒子小母,他和妻子回到雲南大理,過上了退休的生活。現在兒子小母子承父業,生意是越做越大。小母還帶了兩個十幾歲的小徒弟,他負責跑市場,小徒弟們就在作坊里加工銀器,技藝就在每天叮叮噹噹的敲打聲中得以精湛。

拉薩15歲的少年銀匠學徒

拉薩15歲的少年銀匠學徒

拉薩15歲的少年銀匠學徒

拉薩15歲的少年銀匠學徒

拉薩15歲的少年銀匠學徒

拉薩15歲的少年銀匠學徒

拉薩15歲的少年銀匠學徒

拉薩15歲的少年銀匠學徒

拉薩15歲的少年銀匠學徒

拉薩15歲的少年銀匠學徒

拉薩15歲的少年銀匠學徒

拉薩15歲的少年銀匠學徒

拉薩15歲的少年銀匠學徒

拉薩15歲的少年銀匠學徒

拉薩15歲的少年銀匠學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