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的成功就是晚來一些,你不用著急

在被造謠時,

我不著急,

因為我有自知之明 ;

在被誤解時,

我不著急,

因為我有自覺之道 ;

在被毀謗時,

我不著急,

因為我有自愛之方 ;

在被打擊時,

我不著急,

因為我有自娛之法 ;

那是因為我深深的相信:生命的一切成長,都需要時間。

——林清玄

有些人的成功就是晚來一些,你不用著急

紐約時間比加州時間早三個小時,但加州時間並沒有變慢。有人22歲就畢業了,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的工作!有人25歲就當上CEO,卻在50歲去世。也有人遲到50歲才當上CEO,然後活到90歲。有人依然單身,同時也有人已婚。奧巴馬55歲就退休,川普70歲才開始當總統。世上每個人本來就有自己的發展時區,身邊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後面。但其實每個人在自己的時區有自己的步程。不用嫉妒或嘲笑他們。他們都在自己的時區裡,你也是!別讓任何人打亂你的人生節奏。

紐約時報暢銷書《一萬小時天才理論》的作者丹尼爾·科伊爾,走訪了世界上最成功的足球運動員、小提琴手、戰鬥機飛行員、藝術家,甚至銀行劫匪,去了解這些人背後有沒有普遍的成功規律。

最後他發現,若想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付出一萬個小時的努力。一萬個小時是什麼概念?

一天8小時一週5天的話,你就需要花上快5年的時間。

英國神經學家萊維提也從科學角度認證了這一理論,他對於人類神經系統的研究認為,人類腦部確實需要上萬小時的時間,去理解和吸收一種知識或者技能,然後才能達到大師級水平。

“一萬小時法則”的關鍵在於,一萬小時是最底限,而且沒有例外之人。沒有人僅用3000小時就能達到世界級水準,一定要10000小時——10年,每天3小時——無論你是誰。

有些人的成功就是晚來一些,你不用著急

這等於是在告訴我們,一萬小時的練習,是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所以,再有天賦的運動員、音樂家、棋手,也都需要長期持續的反覆練習,才能讓一項技藝完美掌握。

磨刀不誤砍柴工,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因為這世上絕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那些厲害的人,一直在努力。

有人可以在短時間內小有成就,也有人要在不斷磨練下,才能厚積薄發,十年磨一劍從此一鳴驚人。所以即便是努力對了方向,成功也可能是要堅持很久才看的到回報的。

有些人的成功就是晚來一些,你不用著急

秉棄那些外界的喧囂和浮華,踏實的把事情做到極致,做到精益求精。但行來路,莫問前程。其實把該做的都做了,成功就算會來的遲一點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可是最怕機遇來之前我們過分的急功近利過早的放棄,又或者我們並沒有腳踏實地擁有足夠匹配的實力去把握住,最後只好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其實,成功晚一點來也有它的好處,這裡面不再有僥倖,略經滄桑的人,才懂得用真正平和一點的心態去享受那份成就感。

你儘管努力,世界總會給你一個交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