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大格局是如何煉成的

格局,是相對於此時此刻的常規表現,是有特定時間和空間限制的。

如果我們能打破它,擁有超越常規的表現,我們就能稱之為有格局,至於格局大小,不在事情大小,而在於我們超越常規的認知高度,信心程度,以及執行力度!

格局決定成敗。古往今來,凡成大事者,必有大格局。

所謂格局,不是對別人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而是當我們作為當事人,作為豬腳時,我們怎麼做,我們的格局,就是在一個個決定,一個個行為中塑造出來的!

何為格局?格局既是心理空間,也是精神結構,還是生命容量,更是綜合素養。常言道:再大的餅也大不過烙它的鍋。對個人來說,如果事業是餅,格局就是烙餅的鍋。

今天小編與您分享:一個人的大格局是如何煉成的?

一個人的大格局是如何煉成的

一是境界的高度

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境界,境界高了,才有主觀能動性。

古語有云,見理明而不妄取者,無所為而然,上也。

這就是告訴我們,知道了道理,境界高了,自然而然就能夠不做出失禮的事情來。在我們社會道德缺失,拜金主義盛行的當下,通過加強自身的修養提升境界,具有非常重要的積極作用。

人的境界有高有低。

有的人,自己就是世界,世界就是自己,他們只為自己活著,謀的是一己之私,這種人侷限於“自我”的羈絆;

有的人,世界就是“圈子”,“圈子”就是世界,他們只為小團體活著,謀的是少數人的利益,這種人跳不出“小我”的束縛;

有的人,世界就是他人,他人就是世界,他們為眾人而活著,滿懷濟世為民之志,謀的是大眾的利益,這種人達到了“無我”的境界。

可見,格局的核心是“為了誰”,大格局必有大覺悟。

一個人的大格局是如何煉成的

二是胸懷的廣度

做人要有胸懷,幹大事者更要有胸懷。有人說,有多大胸懷,就有多大舞臺。創業更要有胸懷,創業者的事業與其胸懷成正比。

胸懷決定了ー個人發展的上限,訣定了他事業和命運所能達到的高度。

君不見,大江大河,緩流總比激流寬!

正如南懷瑾所言,地薄者大物不產,水淺者大魚不遊,樹禿者大禽不棲,林疏者大獸不居。

咱們國人常說,大人大量,“宰相肚裡能撐船”,形象地說明了胸懷寬廣的重要性,成就大事業者必須胸懷寬廣。

胸懷的大小可以“量化”。

有的人是“坑量”,他們的心胸像水坑一樣小,逢水則盈,遇旱則幹,心裡裝不下別人,或者自我封閉,自以為是,老子天下第一,容不下不同意見,或者患得患失,睚眥必報,讓別人過得不痛快,自己也活得很辛苦;

有的人是“湖量”,他們的心胸雖有一定容量,但侷限於某時某地、某人某事,只是有選擇地部分開放,盛不下社會的風風雨雨和人生的潮起潮落,做不到寵辱不驚、從容淡定;

有的人是“海量”,他們的心胸像大海一樣廣闊,有兼容幷蓄之德、吞天吐地之量,善於匯眾人之智、集各方之力,能忍世人難忍之苦,能容天下難容之事,順境時不張狂,逆境時不失落。

由此可見,格局的尺度是“裝多少”,大格局必有大度量。

一個人的大格局是如何煉成的

三是眼界的寬度

一個人若身處隧道,他看到的就是前後非常狹窄的視野。不拓寬心路,很難打開視野。視野不寬,下的路也會愈走意窄。這就是所謂的“隧道視野效應 ”。

眼界取決於角度。有的人用“直角”,看到的是世界的一個扇面,或者事物的一個側面;

有的人用“廣角”,看到的雖非全部,但也精彩;

有的人用“全角”,他們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通曉古今,視野宏闊,看到的是完整的世界。

可見,格局的前提是“看多寬”,大格局必有大視野。

一個人的大格局是如何煉成的

四是思想的深度

深度思考比勤奮更重要,深度思考決定人生。深度是觸及事物本質的程度,深入理解事物本質是深,只瞭解事物表面是淺。

比如讀書,很多人僅僅記住書中的幾個觀點而沒深刻理解書中的體系結構,知識不成體系是沒多大價值的。看了沒真正消化,不試圖深入思考、理解、消化變成自己的東西,本質上眼沒看是一樣的。

深度思考是可以通過不斷練習獲得的一項技能,或者說一種習慣,一旦你養成深度思考的習慣,你的人生將大不同。

思想層次決定思維質量。

有的人,思想浮於“表層”,他們知識貧乏、理論淺薄、思維能力欠缺,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有的人,思想觸及“淺層”,他們不乏小聰明、小智慧,但思想深度不夠,面對千變萬化的世界,常常自滿自足、淺嘗輒止;

有的人,思想抵達“通透層”,他們具有歷史思維、戰略思維、辯證思維和底線思維,能夠抓住事物的要害、把握事物的規律,在充滿多變性、複雜性、模糊性和不確定性的世界中找準方位、辨明是非、正確決斷。

可見,格局的本質是“想多深”,大格局必有大智慧。

一個人的大格局是如何煉成的

五是執行的力度

執行力的定義很簡單,就是按質按量、不折不扣的完成工作任務。這是執行力最簡單也是最精闢的解釋。但正是這麼簡單的執行力,卻是很多個人、團隊、企業所欠缺或者說是不完備的。

公司的發展離不開公司員工的努力,更離不開公司領導層戰略決策的定製。但更重要的是領導層戰略決策得到員工的執行。沒有執行力的團隊,再好的點子也塑造不了成功。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境界再高,胸懷再廣,眼界再寬,思想再深,最終還得靠執行。

有的人,只會“紙上談兵”,他們誇誇其談,停留於空想和空談,到頭來總是“空對空”;

有的人,習慣於“花拳繡腿”,他們流於形式、得過且過,滿足於蜻蜓點水、浮光掠影,工作不深入、落實不到位;

有的人,能夠“知行合一”,他們務實肯幹,有堅定的意志力和超常的執行力,善於以理論指導實踐、將思想化為行動,既能察實情、出實招,又會辦實事、求實效。

可見,格局的歸宿是“幹多好”,大格局必有“大手筆”。

一個人的大格局是如何煉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