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夸父之歌——讀吳丹《時光》

新時代的夸父之歌

——讀吳丹詩歌《時光》


今年有幸,得一部《重慶新詩日曆 2018》(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此日曆每天配一篇重慶詩人詩作,大體按作者生日先後排列。我不像對待其他書,一口氣讀完,而基本上照著日子翻閱,因此差不多做到了本書主編蔣登科教授在前言中所說《讓詩意陪伴每一天》的要求,讀到不少佳作。

10月1日的提前看了,是吳丹的《時光》,當然更大背景上配著共和國那輪重新升起的火紅太陽,暗暗反映著編者獨到心思。古今中外寫時光及其同、近義詞時間、時候、日子、光陰、光景等等詩詞的不可勝數,幾乎所有大詩人在時光面前,都沒有噤聲,總要發出自己的感慨。這裡不說他們,只看吳丹怎麼寫時光。第1節:

總是不停地追逐著時光

儘管,鬢髮已如暮霧晨霜

但我依舊

一刻不停地奔忙

一上來就把時光和“我”放到一起來寫,是典型的詩的寫法。呂進說過,詩裡的東西往往不是純客觀的東西,而是客觀東西投射到詩人頭腦中從而帶上了詩人主觀因素的東西(大意)。這4行詩簡略刻畫了作者,也是大多數同齡人大半生在時光中不停奔忙、追逐的形象。以“暮霧晨霜”四字比喻這些人的鬢髮,惟妙惟肖,特別生動。記得建國初期有一首歌曲唱道“我們要和時間賽跑,迎接偉大的建設高潮”。想來吳丹可能唱過這首歌,他把要和時間賽跑換化為追逐時光,多了過來人對時光與人生的沉穩認識與思考。

接下來1節,用兩個有代表性的“奔忙”——早讀和春耕,揭示人們追逐的意義:

就像少年郎早讀的燈光

把天邊的晨曦點亮

就像春耕時

農夫身後的犁溝

那是秋天的希望

不是標語文字,不是口號呼喊,是人生詩意所在——苦讀肇始美好,勤耕播下希望。這幾行詩還巧妙地包含了人和時間賽跑,有時會跑在時間前面的意思。同時回答了何以會“我們的力量移山倒海,勞動的熱情無比高漲”(上述歌曲之詞)。什麼是詩之張力,從這裡可以使我們深深地體悟和領會。第3節:

總是不停地追逐著時光

但時光腳步總是匆忙

抽支菸兒

打個盹兒

回過神來

你能見到的

已是西山上

最後一抹夕陽

話又說回來了。人的奔忙畢竟不能像時間那樣一刻不停,他需要休息,哪怕是抽支菸、打個盹,時光就又跑到前面去了。而且抽菸打盹加上睡覺等等,還只是人的小休息,他還會有大的永久的休息在等待著,天呀,那可怎麼辦?不怕,詩人自有一番哲思從容對待一切。最後1節:

我知道

去時苦多

來日方長

總有一天

我會永遠停止追逐的腳步

而時光

依舊不停地奔跑

可是於我

那又何妨

中國詩論一個極其重要觀念是“詩言志”。吳丹此詩便是言志之詩,言為人要追逐時光,追逐時光就是追逐理想之志。大詩人毛澤東的“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把此意說到極至,爭朝夕、逐時光才能走得快;走得快,才能不落後於時間,才能成就事業。同時此志是理性之志,建立在對客觀規律正確認識基礎之上,人有小休息和大休息,小休息是追逐腳步的暫停,大休息,生命終結了追逐的腳步自然停止。濃墨重彩對待生,淡定自如看待死,豈有它哉!

新時代的夸父之歌——讀吳丹《時光》

詩人吳丹與魯獎詩人傅天琳在植樹

我對吳丹瞭解不多,但知道他是重慶著名企業家,這緣於他在經濟領域不懈的拼搏,是一位成功者。我還知道他是重慶知名作家、詩人,這應當緣於他在文學領域勤奮的追逐,同樣是一位成功者。拿此詩來說,內容上弘揚積極上進的人生觀價值觀生死觀,形式上語言精練比喻天成音韻和諧,讀之極易受到感染,詩化靈魂。

讀此詩使我想到另一首追逐時光的詩,即《山海經·海外北經》所載《夸父逐日》:“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它沒有分行書寫,因此一般不被認定為詩,儘管詩意極濃。其實它內在地包含著行的概念,第一句有兩個分號,可分為3行,加上第二、三句各1行,總共5行,是一首篇幅精短而含義深廣,富有神性的寓言自由詩。

新時代的夸父之歌——讀吳丹《時光》

本文作者(左)、杜成楠(中)、蔣維


對比吳丹的《時光》,我們會發現二者有幾多相像:句子,如第1行“總是不停地追逐著時光”和“夸父與日逐走”,何其相似乃爾;意思,如吳丹“我會永遠停止追逐的腳步”,而夸父“道渴而死”,今古之思如出一轍。正是因此,我覺得如果說《夸父逐日》是遠古的夸父之歌,歌頌夸父與日逐走的精神,那麼吳丹的《時光》就恰是新時代的夸父之歌,激勵自己追逐的腳步,同時坦然面對生死。豈為過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