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存玉:搞藝術的不一定就是藝術家

搞美術的人很多,絕大多數人往往與美術家相去甚遠;搞工藝美術的人更多,但是,絕大多數人做了一輩子還是個工匠。能稱為家的,都是在本行業內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理論高度和具有非凡的創造能力的專家。工匠與藝術家完全是兩碼事。

周存玉:搞藝術的不一定就是藝術家

周存玉

在從事工藝美術的人群中,絕大多數都是工匠,只有極少數的一部分人才能稱之為藝術家。許多人見到搞美術的或者搞工藝美術的就會稱之為藝術大家或者藝術大師,這種誇張式的稱呼是不負責任的,對美術行業的發展並沒什麼好處。

周存玉:搞藝術的不一定就是藝術家

周存玉書法作品《道》

大師,梵文 Sastr,大師範、大導師之意。釋迦牟尼被尊稱為「三界之大師」。在中國,起初稱有高德之出家人為大師。《辭海》是這樣解釋的:一是指“有巨大成就而為人所宗仰的學者或藝術家。”例如,國學大師、藝術大師等。

周存玉:搞藝術的不一定就是藝術家

周存玉書法作品《禪》

我們處於一個製造大師的時代,製造大師的目的原本是好的,是想通過這種人才認定的方式促進工藝美術行業的發展。但是,氾濫下去就一定會產生危害。目前大師的層級很多,最底層的是縣級工藝美術大師,然後是市級、省級、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如果說大師的認定不放開,就是由政府部門搞下去,並能嚴格把控,甚至以考代評、以賽代評,把真正的人才選拔出來這也是沒問題的。但是,後來的一個階段放開了,各種協會也開始評了,什麼“亞太大師”、“國際大師”都出來了,再後來大師開始跨行業了,就連煤炭系統都出現了“選煤大師“。有一天我一個朋友參加個聚會,他驚訝的發現原來去的都是大師,做工藝品經營的老闆、算命先生、風水先生、和尚、道士、文學工作者……都是大師。大師這個原本非常莊重的稱號現在已經被用爛了,變成了一個非常市儈的稱呼,難怪黃永玉會發出:“教授滿街走,大師多如狗”的感慨了。樹立大師的目的就是要發揮典範的作用,但是,如果樹立的典範是虛假的,這樣的“典範”對社會的負面作用也是不可小覷的。

周存玉:搞藝術的不一定就是藝術家

周存玉書法作品《上善若水》

大師的“爛”事兒就不多說了,接下來我們還是談談藝術家吧。藝術家一詞來源於西方,英文叫artist,是指具有較高的審美能力和嫻熟的創造技巧並從事藝術創作勞動而有一定成就的藝術工作者。如音樂、寫作、繪畫、攝影、雕塑、書法、表演及舞蹈等藝術領域有比較高的成就,從而具備了一定的美學程度的人。既包括在藝術領域,影視領域裡以美術領域從事創作的人,也包括在自己職業之外從事藝術創作的人。雖然各個門類的人都很多,但能稱之為藝術家的卻很少。

周存玉:搞藝術的不一定就是藝術家

周存玉繪畫作品《青山綠水》

藝術家是一個有特定的修養要求的藝術人群,除去天賦之外藝術家至少要具有五個方面的修養要求:

第一要有科學的世界觀和獨到的審美能力

人們常說,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人生歸宿。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其中包含哲學觀、社會觀、倫理觀、美學觀、人生觀、自然觀等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於藝術家的成長和未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審美觀和審美理想就是指人在審美活動中所形成的對美、審美和美的創造及其發展所持的基本觀點,包括審美標準和審美理想,是世界觀、人生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正確的世界觀決定著正確的創作目的與創作動機,影響著作品的格調與品位。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來說,如果對於自己遇到的問題,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便會直接影響到自己的藝術思想水平和藝術創作能力的提高與發展。

周存玉:搞藝術的不一定就是藝術家

周存玉繪畫作品《滿園深淺色》

藝術家的思想、見解應當是科學的、前瞻的、有高度的、深刻的。只有具備正確的見解、獨到的審美能力,才揭示出生活深層中的本質和規律,才能創作出具有生命力的藝術作品。我們常說藝術創作最怕平庸的,而思想的膚淺,審美能力的平庸正是導致作品平庸的根本原因。因此,培養科學的世界觀和審美思想是藝術家一生的功課。

周存玉:搞藝術的不一定就是藝術家

周存玉繪畫作品《山色醉人》

第二要有深厚的文化素養

藝術家的文化素養,就是藝術家在長期的職業行為過程中不斷汲取社會道德和其他文化因素的營養,經過積澱、整合和提煉而形成的價值觀念體系和群體意識,是藝術家精神世界的主要組部分,學識修養對於藝術家的藝術創作會產生直接的影響,文化素養決定著藝術家的創作境界和水平。我們說精湛的藝術作品常折射出藝術家深邃的思想,藝術表現力是藝術家創作能力和水平在作品中的重要體現,也是藝術家文化素養的集中體現。

周存玉:搞藝術的不一定就是藝術家

周存玉紫砂作品《抱元守一壺》

絕大多數藝術工作者的專業技能都能達到一定的水平,但藝術表現力上的深淺高低,往往體現在藝術審美水平和感受能力的差異上。因此,藝術的感受力,實質上是心靈中對藝術的審美能力。

周存玉:搞藝術的不一定就是藝術家

周存玉紫砂作品《悟道壺》

我們說文化素養正是圍繞著藝術感受力這個中心問題而作用於藝術家的,文化素養使藝術家能從文化視野和高度,深層次的洞悉社會現實、領悟人生真諦,理解作品創作作品;用心靈去撞擊生活,這樣創擊出的火花就是藝術靈感,這種靈感進一步深化並逐步轉化為作品,這樣的作品才會具有更深、更廣、更全面的表現力

周存玉:搞藝術的不一定就是藝術家

周存玉紫砂作品《月滿東壺》

第三要有豐富的生活積累

藝術可以是宏觀概念也可以是個體現象,藝術是指人在自然界的一切活動中,對自然現象進行的體驗、感悟、提煉、加工,並用藝術的形式去表現它。藝術創作的動力來源於生活實踐,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豐富的生活體驗是藝術創作的基本材料和前提條件。

周存玉:搞藝術的不一定就是藝術家

周存玉在鍛銅現場

對於一個藝術家來而言,擁有豐富而又深刻的生活積累,藝術創作才會得心應手、左右逢源。豐富的生活經歷和感受對於構思和創作出內涵深刻、感人至深的藝術作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周存玉:搞藝術的不一定就是藝術家

周存玉鍛銅作品《寧靜的木頭》

因為藝術創作的火花,是藝術家深切的主體感受和社會生活的獨特事件相互碰撞所產生的。常言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使是一個再有才能的藝術家,長時間遠離了生活或是對要表達的對象缺少深刻的理解,其作品一定是蒼白無力的。

周存玉:搞藝術的不一定就是藝術家

周存玉鍛銅作品《吉祥玉女》

藝術家應該像一顆種子那樣把自己根植在生活的土壤裡,從中汲取養料,讓其化成自己的血肉和靈魂,這樣才能對生活產生深刻的認識和真實的感受,從而形成創作的動力。

周存玉:搞藝術的不一定就是藝術家

周存玉現場泥塑

第四要有超常的藝術思維能力

藝術家的藝術思維能力必須是超乎常人的,藝術思維能力是藝術家的專長,它必須是超出一般人的。作為藝術家必須努力讓自己具備以下幾點獨特的藝術思維能力。

周存玉:搞藝術的不一定就是藝術家

周存玉浮雕作品《鯀禹治水》泥稿局部

一是發現和感應能力:因為社會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這就要求藝術工作者必須具備從藝術的視角敏銳的感受社會生活的能力。這就是說,首先要養成自覺的、情不自禁的,甚至是下意識的敏銳觀察習慣。藝術家是帶著自己豐富的審美經驗和藝術創作經驗,特別是帶著自己真摯的藝術思想情感不同的心境去觀察和感受客觀事物,因此,被觀察的客觀事物必然受到作者主觀審美目的、態度、心境和情緒等的牽連和影響。

周存玉:搞藝術的不一定就是藝術家

周存玉雕塑作品《沈雲沛》

在社會生活中觀察和捕捉住所需要的藝術創作的素材,就要捕捉到觀察對象的主要特徵,包括形象特徵、言行特徵、心理特徵等。

周存玉:搞藝術的不一定就是藝術家

周存玉繪畫作品《好雨知時節》

二是藝術想象力:藝術想象力是藝術家不可缺少的基本能力,它是藝術家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按照創作主旨的需要,在頭腦中對從生活中得來的有關的諸多表象進行分解、重組、連接等工作,把實際上並不在一起的事物從觀念上把他們組合在一起,使之成為新的、理想化的、藝術意象的、創造性的作品構件並逐步形成完整的作品。藝術家必須具備豐富的想象力。

周存玉:搞藝術的不一定就是藝術家

周存玉在泥塑現場

三是特殊的記憶力:這是一種獨特的記憶力,一方面要有一定的先天遺傳做條件,當然,也不能否認後天訓練的結果,藝術家因為職業需要和主觀上長期努力的記憶訓練,也是可以在先天條件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記憶能力和記憶技巧的。有人說:“記憶,尤其是與自己命運發生聯繫的震動心絃的情緒記憶以及豐富生動的形象記憶,是哺育藝術家藝術思想和藝術個性的搖籃,是積累創作素材的庫房,是馳騁藝術想象的原野”。

周存玉:搞藝術的不一定就是藝術家

《三打白骨精》周存玉、左昌亞、趙三鵬

總之,藝術創作依靠的就是想象,想象往往以內在感受為基礎,以記憶為材料進行重新組合、結構,記憶重在復現,想象重在創造。但若沒有豐富的記憶儲存,想象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周存玉:搞藝術的不一定就是藝術家

周存玉繪畫作品《三月殘花落更開》

第五要有精湛的藝術技巧和表現才能

如何把通過想象的東西運用藝術語言和表現方法,巧妙的物化成藝術作品,從而完成藝術創造,這就需要精湛的藝術技巧和表現才能了。然而,精湛的藝術技巧和表現才能絕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所能達到的,必須經歷長期和堅持不懈的刻苦訓練和探索,才有可能使藝術技巧精熟、豐富、高超起來。只有高超嫻熟,才能將胸中內在生氣和神韻的藝術形象變成手中的具有生命力的藝術作品。

周存玉:搞藝術的不一定就是藝術家

周存玉浮雕作品《萬里長城》

藝術家藝術修養的過程,也是培養和陶冶自身真摯的藝術情感的過程。只有具有深厚的藝術修養和對生活有深刻認知的藝術家,才會在藝術創作中產生真摯的情感,才會在生活對象面前自覺或不自覺的產生創作激情,才會創作出讓人怦然心動且賦予生命力的藝術形象。

周存玉:搞藝術的不一定就是藝術家

周存玉鍛銅作品《桌椅》

藝術家的修養、創造能力、審美水平、天賦才能等諸多因素最終還是要通過作品表現出來。對藝術家的評判應該是全面的,但這種情況很難實現,因此,作品便成為評判藝術家的最有效的標的物,所以,藝術家是要靠作品說話的。

周存玉:搞藝術的不一定就是藝術家

周存玉浮雕作品《西遊記》

周存玉簡介

周存玉,1961年10月生人,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藝術設計專業,國家一級美術師、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常務理事、中國非遺傳承人產業基地藝術總監、世界技能大賽石雕項目中國賽區專家評委、中國人民大學國家藝術基金項目簽約教師。

周存玉主要從事書畫、雕塑、陶藝的創作,業餘時間也會寫些詩歌或文藝評論之類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