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陷資金危機,漢能溢價28%提私有化欲回A股割韭菜?

今日停牌3年的漢能薄膜發電(00566)發佈公告稱,對持有漢能薄膜發電集團有限公司股票的所有投資人發出私有化要約,收購價格為每股不低於5港元,以現金收購或股票置換,私有化之後公司擬在國內A股上市。

這家公司曾將前任董事會主席李河君推上了中國首富的寶座。但首富不能和業績長虹畫上等號。在2015年5月20日的愛情表白日,漢能薄膜發電因被爆涉嫌操縱自家股票單日暴跌46.95%,(7.35元跌至3.91元)上千億市值蒸發,此後(2015年5月21日)被香港證監會勒令停牌展開調查。

疑陷資金危機,漢能溢價28%提私有化欲回A股割韭菜?


據悉在停牌的當年(2015年),漢能薄膜發電鉅虧122.33億港元,理由系公司被長期停牌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商譽價值受損,讓公司業務難以開展,

不過從具體財務報表來看,這也和公司在被停牌調查後大幅削減和母公司漢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及其聯屬公司進行的關聯交易有關,這意味漢能薄膜發電過去的業績光環或多或少存在關聯交易的水分。

目前,李河君雖仍為漢能控股的董事局主席,但早在2016年的5月20日就辭任漢能薄膜發電執行董事及董事會主席,此後還被香港高等法院禁止李河君8年內不得擔任任何香港上市公司或非上市公司的董事,或參與任何管理工作。

停牌3年外加5個月,連投資人自己也快忘了這支票帶來痛楚。此時,漢能薄膜發電宣佈,以“對中小股東利益保護”之名,決定對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所有投資人發出私有化要約,收購價格為每股不低於5港元,私有化之後公司擬在國內A股上市。

據wind數據顯示,按照目前股本421億股計算,漢能薄膜發電市值有望達到2105億港元。值得注意的是,停牌前,漢能薄膜發電市值為1648億港元,股價3.91港元,較現價有近28%的潛在溢價。

另外,北京工商局信息顯示,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下稱漢能移動能源)在4月17日發生工商變更,法定代表人由李河君變更為李偉均。此前2月24日,漢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漢能控股)也發生工商變更,法定代表人從李河君變更為黃武球,黃武球同時接替李河君擔任總經理一職。

天眼查顯示,漢能移動能源至今對外投資了37家公司。而漢能控股方面,李河君目前仍是董事長和大股東。

經過漢能法定代表人的一系列變更,李河君在漢能持股不在那麼明朗,但是根據漢能薄膜發電2018年中期報告,李河君仍然是公司實控人,持股高達73.96%。按照2105億港元計算,李河君持股市值將高達1557億港元,摺合1379億元或199億美元。

疑陷資金危機,漢能溢價28%提私有化欲回A股割韭菜?


疑陷資金危機

而就在7月份,多名漢能員工投訴爆料稱,漢能集團要求員工購買非公開定向發行的理財產品,最低認購起步20萬元;崗位級別越高,需要認購的額度越多,年化回報率預期10%。該產品資金擬投向遼寧省營口市與漢能集團合作建設的移動能源產業園項目。

有知情人士表示,漢能要求員工購買相關債務融資產品是事實,“很多人都在被迫下購買,要麼滾蛋”。“如果到8月份還不能有現金流回款,全完蛋。這是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在今年上半年的一個誓師大會上的講話。”


疑陷資金危機,漢能溢價28%提私有化欲回A股割韭菜?



“員工能有幾個錢,肯定是現金流有問題了。”前述知情人士表示。知乎上有人將其解讀為漢能集團沒錢了,融不到資,變相裁員。此舉一可獲得資金,二可減少人力成本,相當於一箭雙鵰。

曾經的“首富”李河君,資產幾千億的漢能集團,到底發生了什麼?

頗為諷刺的是,幾個月前,漢能集團還在大手腳花錢。4月15日下午,以“顛覆再創造 建築新生態”為主題的漢能漢瓦2018系列發佈會在漢能集團總部隆重舉辦。古樸的衣著、莊重的配樂,開場情景秀《秦時明月漢時瓦》瞬間將人們拉回了秦漢時代。

發佈會上,漢能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在題為《一片漢瓦一棵綠樹》的演講中表示:“如果所有建築都鋪上漢瓦,我們將構建一個江山如畫的世界,既可以擁有綠水青山,也可以收穫金山銀山。”

據瞭解,這次發佈會總耗資約2100萬元,其中宣傳費用約1400萬元,場地搭建費用約700萬元。

一年前,漢能集團開啟了一輪大規模的擴招計劃,目標2萬名員工,很多擴招戛然而止,最終可能招了上萬人。

對於此次要求員工購買理財產品,漢能方面表示,漢能集團旗下在香港聯交所掛牌的上市公司漢能薄膜發電近期並未通過任何形式發行公司債。因此,強制員工購買公司債券的說法更無從談起。

不過,債務融資本身就有很多金融工具可選。漢能系股權錯綜複雜,關聯合作方也多,融資主體不一定是上市公司,漢能的這一回應並不能否認員工爆料。

自2009年進入薄膜發電以來,漢能集團一路瘋狂擴張,卻始終難掩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的尷尬。因為薄膜發電轉化率低,漢瓦成本高昂,各種C端產品的性價比不足,漢能的產品始終未能進入普通消費市場。只能依靠給產業園、特色小鎮提供綜合解決方案,類似PPP模式。

對此,甚至有人將漢能類比曾經的樂視,兩者有幾分相似——造血能力不足,瘋狂擴張,內部管理混亂,超級自信。 連6億元的營口移動產業園投資資金都需要向員工籌資,漢能移動能源又將如何籌集500億元的私有化要約收購資金?據企查查數據,漢能移動能源雖然註冊資本200億元,但是目前實繳資本約83億元。

漢能薄膜發電財報則顯示,2009年以來,上市公司累計創造的淨利潤之和為31.59億元,不足私有化要約收購款上限1/10。資產負債率賊有開始的百分之二三十,漲到了目前的百分之四五十。雖然漢能薄膜發電不是漢能移動能源,但作為漢能系旗下港股上市的優質資產,其盈利能力值得漢能移動能源參考。

自己沒錢只能融資,經歷暴跌、強制理財、退市系列風波後,銀團和機構投資者們會對李河君伸出救援之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