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人對話40年|劉海瑩:荒漠上的綠色傳奇

塞罕壩,一個美麗的名字,一段傳奇的故事;

上世紀50年代,受國家戰略的神聖召喚,塞罕壩踏上了生態文明建設的“趕考”之路。

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塞罕壩人牢記使命、艱苦奮鬥,用青春、汗水和智慧創造出全國林業建設史上的奇蹟。

40人对话40年|刘海莹:荒漠上的绿色传奇

中國文明網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

系列訪談節目《40人對話40年》

本期對話

全國文明單位 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總場

黨委書記、場長 劉海瑩

40人对话40年|刘海莹:荒漠上的绿色传奇

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總場黨委書記、場長劉海瑩做客中國文明網,接受《40人對話40年》欄目專訪。中國文明網 王楠 攝

記者:劉場長,歡迎您做客文明會客廳。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們先把時間倒回到四十年前,那個時候您在做什麼?

劉海瑩:四十年前我只有十三四歲,正在上初中,應該是初中二年級,因為1978年正好是全國轉學制,79年秋季上的高中。我是恢復高考後的第五屆考生,應該說高考也是改革開放後的一項重要事情。1981年,我依靠自己的努力獲得了上大學的機會。

記者:您剛到林場的時候,眼前看到的是什麼場景?

劉海瑩:到林場是7月底8月初,首先看到的是山上的綠色。從1962年建場,到1984年20多年間,林場已經全面超額完成了林業部總體設計任務書的設計任務,山上已經看到建設成就了。但相對來說樹小一些、矮一些,五六米高的樹居多,也有一兩米高的,還有剛剛在地上長出來的。由於我們場栽的是針葉樹,不像人們所想象的栽楊樹,一栽就那麼大,一般的苗在三四十釐米,當時四十釐米還是高的。生活條件還是比較艱苦的,到縣城都還是砂石路。

記者:到林場的時候,剛開始做什麼?

劉海瑩:我畢業之後被分到苗圃,做苗圃育苗的技術員。育苗這個工作相對還是比較細緻的,稍一疏忽,可能就前功盡棄。幼嫩的小苗出來之後,遭到霜打不行,旱了不行,要讓陽光暴曬,我們專業術語叫日灼,也會把苗子曬死;感染了病害,植物也要長病害的,也容易死;蟲害,尤其是地下害蟲把根子吃沒了,苗子也要死的。那個時候我們都是自己育苗,林場已經成功育苗20年了,有了相對成功的經驗,但是我們去,還要進一步完善一些細節。

40人对话40年|刘海莹:荒漠上的绿色传奇

劉海瑩回憶剛到塞罕壩林場時的歲月。中國文明網 王楠 攝

記者:我們機械林場造林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劉海瑩:主要是兩大困難,一個是這個地區所處的地理位置導致的。我們是在內蒙古高原和河北北部山地相交的地方,它的海拔既比內蒙古高原的腹地高,也比河北南部高,是一條隆起帶。另外在北緯42度多,所以溫度很低,最低氣溫零下43度多,無霜期只有60多天。還有我們處於森林草原交錯帶、農牧交錯帶,正好站在400毫米等降雨線上,相對乾旱。高寒、乾旱這種自然條件是那個地區開始植樹造林的制約因素。育苗開始沒有成功經驗,後來專業技術人員借鑑東北地區的全國育苗經驗,引到同類地區。苗圃裡頭專門養苗子的,把苗子播種播下去,然後苗子長大,在我們那個地區要長兩到三年才能出圃,出圃以後進行選擇,選擇合格的苗子,進行越冬儲藏,再到第二年春天,人工栽到山上。

第二個就是造林的技術問題。這裡要說到機械林場的機械二字,林業部建場的時候叫機械林場。林業部當時也從蘇聯和咱們國家的鎮江林機場給我們調備了植樹機,但是機械造林,蘇聯的植樹機對這個地形要求比較嚴格,要求地勢要很平坦。但是我們的地平坦的很少,這個地坡度超過五六度,機械上不去。另外還有起伏,不只是大的起伏,小的起伏也不行,必須得整平。開始機器到了塞罕壩之後水土不服,樹苗栽的不是深了,就是淺了,透風,根一透風,苗子就要死了。經過兩年的失敗,林場就認為造不下去了,造林造不活,技術人員進行了認真地分析,最後把植樹機的缺點都改造了,進行了機械造林,解決了機械造林的難題。可是由於地形所限,機械造林總計完成了103000多畝地。

記者:剩下的怎麼辦?

劉海瑩:剩下的都是人工一棵一棵栽的。

記者:我們在護林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呢?

劉海瑩:林場建場以來就對護林方面非常重視。建場的時候,我們有一支生產型隊伍,也有一支護林隊伍。隨著林場樹木的長大,隨著形勢發展,也在逐步細化。最初是護林員,瞭望員,也就是在望海樓上頭工作的同志,還有檢查員,檢查員就是我們設的防火檢查站,對過往行人進行宣傳,讓他們在林場外留下火種,到林區不要用火。另外就是過去我們沒有專業的撲火隊,工作人員就是兼職的撲火隊員,那時候撲火工具比較簡單。於2005年總場成立了專業撲火隊,後來各林場也成立了專業撲火隊,要使用專業機械,撲火隊員也是一支重要力量,防患於未然,一旦有什麼情況能及時撲救。

記者:望海樓一共有多少座?

劉海瑩:全場的制高點設了9座,全場總面積是940平方公里,這9座望海樓是相互交叉,林場全覆蓋的。

記者:這個過程中第一代造林人是不是一直伴隨著您?

劉海瑩:是的,剛入場的時候他們在職,他們毫無保留向我們講解介紹一些具體技術,之後儘管他們大部分或者現在第一代人全部退休了,但是我們還都住在職工住宅小區,有時候也聽聽他們講一些故事,跟他們聊聊當年的創業。

40人对话40年|刘海莹:荒漠上的绿色传奇

劉海瑩回憶剛到塞罕壩林場時的歲月。中國文明網 王楠 攝

記者:第一代造林人給您留下什麼印象?

劉海瑩:一個是熱情,樸實。比如我們剛到林場參加工作的時候,過第一個中秋節,當時放了幾天假,離家遠的,家不在林場的,家在林場的都回家過節了,食堂就剩我們三個同學。到了晚上,晚飯前來了一位老同志,孩子,想家不?我們說不想家,心裡有準備,老同志就說,哪能呢,晚上到我家吃飯去。三十幾年了,記憶猶新。自己還沒成家的時候,每年春節回來,這些老職工們都叫我到家吃頓飯,特別溫暖,是一個大家庭的感覺。再一個是堅毅,執著。年復一年做一件事情,不論栽樹也好,護林也好,能夠一直堅守著,一直守望著,這是林場人的一個品格。還有就是不追求功名。

記者:功成不必在我。

劉海瑩:對,功成不必在我。去年《中國紀檢監察報》的記者採訪我的時候,我就說我們塞罕壩人從開始就沒有奔著出名做這件事情,假如當初就奔著出名,能堅持幾年?能堅持五十多年嗎?五十多年還沒成功,早就洩氣了。

40人对话40年|刘海莹:荒漠上的绿色传奇

劉海瑩為中國文明網網友寄語。中國文明網 王楠 攝

記者:回首我們的創業史,最艱難的是什麼?

劉海瑩:最艱難的還是自然環境這一面吧,第二艱難的就是在建場初期以及後來攻克技術上的一些難關,中間遇到一些波折,包括災害也好,大旱也好,如何能通過組織的力量,通過技術的改善,堅定人們的信心。

記者:最幸福的又有哪些?

劉海瑩:幸福的,尤其是林場待的時間比較長的同志,看到自己親手栽的樹一天天長大,看到自己親自護的林一天天長壯,改變了當地的自然面貌,同時也受到外界的讚譽,這是很幸福的。

記者:塞罕壩在2017年年底被中央文明委評選表彰為全國文明單位,請問您怎麼理解這份榮譽?

劉海瑩:這份榮譽首先是黨和政府對於塞罕壩幾代人奉獻的肯定與褒獎,也是至高無上的,同時對我們也是很大的壓力。因為文明單位不僅僅在生態文明上做出了一定成績,其他方面同樣也要有突出的表現,所以我們在獲得榮譽之後感到壓力非常大,也要從各個方面、各個角度嚴格要求每個人、每個單位,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

記者:2014年4月,塞罕壩人被評為時代楷模,當時您在發佈會上說要把這項事業傳承給下一代,傳承的是什麼?

劉海瑩:我覺得首要的是精神,塞罕壩人幾十年的創業歷程,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思想品格,也就是塞罕壩精神。2017年8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塞罕壩建設者的感人事蹟做了一個重要批示,批示當中指出,他們鑄就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

記者:您認為新時代為什麼更需要弘揚塞罕壩精神?

劉海瑩:塞罕壩精神提到牢記使命,首先不論是組織或是個人,應該時刻記住自己的初心是什麼。我們林場工人的初心就是把樹栽活,把這片荒山變綠,把環境改善,並且越來越好,不同的層次有不同的使命與擔當,並且擔當過程中還要有艱苦創業的一面,更應該對環境有一種愛護、保護的意識,要在發展中秉承綠色理念。

記者:下一步塞罕壩有什麼打算?

劉海瑩:

下一步作為林場經營這一塊,習近平總書記指示要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我們要把這片綠水青山繼續經營好,保護好,發展好,讓它的效益更大、更強,為美麗中國作出應有的貢獻。

記者:我們也期待著塞罕壩為我們再次創造更多世界奇蹟。

40人对话40年|刘海莹:荒漠上的绿色传奇

審核:劉鯤鵬 鄧植尹

記者:黨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