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蜂窝承认造假,但没几家公司是干净的……

简单聊下马蜂窝的事儿~

前天,一篇由公众号“小声比比”发出的关于马蜂窝评论抄袭造假的文章在朋友圈热传,文章大意是通过数据手段检查发现,马蜂窝平台上许多游客评论都是从其他网站上爬下来的,而马蜂窝其实并没有看上去那样内容丰满,像是一座鬼城。


马蜂窝承认造假,但没几家公司是干净的……


(本图来自网络)


其实我是比较晚才看到这篇文章的,但看完以后倒挺淡定的,马蜂窝这手法相当于业内公开的潜规则了,甚至不少公司把“从别的平台上爬数据”方法当做一种社区内容的“增长黑客”手法,只不过这次马蜂窝正好撞枪口上了。

如果仔细考究,可能绝大多数非独家内容平台都会有数据抄袭的黑历史。

所以我倒不像身边许多朋友那么愤怒,这只是行业无可奈何的原罪而已。况且,我个人感觉马蜂窝的产品体验在同行中已经算是优质的,除了马蜂窝,好像也没有其他太出彩的产品可供选择……

之前我在关于拼多多的文章中也提到过,许多公司的成长路径就是:通过盗版、假货、低俗、抄袭等方式进行快速增长,拥有一定体量和市场地位之后,再开始洗白。

其实没有任何一家巨头公司敢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道德问题,早年间各种PC软件的成长都基于盗版windows系统的流行,比如“雨林木风”、“番茄花园”等盗版光盘的捆绑(但说实话,盗版系统在产品体验上比正版还好用),大家也都知道,许多视频网站/软件的崛起,也是靠着抓取各种国内外盗版影视、综艺资源;甚至有次听一个医美平台的人说,他们平台上用户经验帖子的初始积累,就是从韩国日本等医美发达的相关网站上复制翻译过来的……


马蜂窝承认造假,但没几家公司是干净的……



像资讯类、内容类网站平台就更不用说了,早期有百度文库、近期有今日头条,在内容领域,侵权和洗稿现象根本无法杜绝。我个人也曾因为洗稿侵权的事情搞得心力交瘁,举证维权提供材料,这些说多了都是泪……

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在增长和商业竞争面前必须得使出浑身解数,否则就会被被淘汰,这也是挺无奈的一件事,当别人都在爬数据的时候,你还能坚持多久初心?

因此,大多数创业者在企业增长和生存面前都会有些不择手段,他们通常都信仰“可以用错误的手段做他眼中正确的事”。这其实是个“程序正义”与“结果正义”的命题,但残酷的竞争环境让他们大多以结果为导向,英雄不问出路嘛……

远的不说,就说公众号文章数据造假的事,刷粉刷量以后,公众号的广告价值直接攀升,对公众号买卖、融资都有不小帮助,在这个行业潜规则下,连头部大号也免不了刷数据,毕竟刷数据是个自媒体、品牌方市场部“皆大欢喜”的事情。

就在不久前,我还看到了一个更夸张的新闻,说一个投资理财的50人微信群里,49人都是骗子,就为了让那一个客户买理财……这和五毛党灌水发帖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这种水军起哄引导舆论的手法已经常态化了。


马蜂窝承认造假,但没几家公司是干净的……



马蜂窝事件更像是整个行业数据造假的缩影,但悲哀的是,我们无法改变潮水的方向。

最后,欢迎大家关注公众号:传播体操(ID:chuanboticao),查看更多营销知识猛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