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小樹開花,有人說早產豐產,有人說傷樹傷命,到底是好是壞?

俗話有言:“三歲定八十”,對於人來說,小時候看的是人的品行,基本定下一生的品性。對於柑橘來說,三年以下的幼樹,長勢如何,也基本決定了未來這棵柑橘樹的產量和壽命。柑橘種植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幼樹開花掛果的現象,那麼這種現象對於柑橘以及果園效益來說,是好是壞呢?

柑橘小樹開花,有人說早產豐產,有人說傷樹傷命,到底是好是壞?

幼樹開花是好是壞,看看農民怎麼說。

下鄉走訪期間,遇到過不少農戶,他們認為:種柑橘就是為了結果嘛,我想著幼樹期多施肥,讓樹苗長得壯實點,提早開花結果,三年的樹多多少少能結點果,產量不高也行,一畝能有幾百斤果也好啊,至少能早一年有收益,早產不就能豐產嘛。

柑橘小樹開花,有人說早產豐產,有人說傷樹傷命,到底是好是壞?

當然,也有人認為,讓幼樹開花瓜果就相當於讓未成年人結婚生子,這樣做對樹體的健康、壽命都會有巨大影響,非但不能實現豐產,反而會降低收益,就比如古時候的人壽命不長,除了飲食、醫療不行影響外,早婚早育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柑橘小樹開花,有人說早產豐產,有人說傷樹傷命,到底是好是壞?

那麼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到底誰對誰錯呢?

首先,我們得明白柑橘樹開花的機制是什麼?

柑橘開花是枝條由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化的表現,影響柑橘成花的因素主要有三個方面:

養分供應:柑橘枝條的生長為營養生長、生殖生長,當樹體養分供應不足時,樹體接收的信號就是停止營養生長,轉向花芽分化,這樣就容易開花掛果。

低溫:一般10月底到下年2月是柑橘花芽分化的旺盛期,這是柑橘長期形成的生理適應,氣溫長期較低,柑橘自動進入花芽分化過程。

乾旱:乾旱成花的機制與低溫類似,一般秋冬季節天氣乾旱,所以形成了柑橘花芽分化的信號。同時,乾旱季節,柑橘根系吸收的養分也有限,也就是第一個條件被激發,養分供應不足,更加利於柑橘開花。

柑橘小樹開花,有人說早產豐產,有人說傷樹傷命,到底是好是壞?

三年以下的幼樹主要還是以培養健壯主杆、枝條和根系為主,積蓄養分,營造龐大的養分庫,為以後的高產豐產打下基礎,這段時間應該是營養生長的黃金時期,需要大量的養分來促進生長,如果這時期開花,將會消耗掉大量的營養物質,會導致本就不太寬裕的養分庫變得越來越小,使樹體營養不良,長勢漸弱,即使早期有少量收益,但是早衰快,需肥多,容易感病,農藥與肥料的投入成本增加,而且豐產期較短,整體收益明顯不如健壯樹。

柑橘小樹開花,有人說早產豐產,有人說傷樹傷命,到底是好是壞?

造成幼樹開花的原因是什麼呢?

幼樹開花,從柑橘開花的機制來看,肯定是外部條件刺激所致,具體原因主要有三種:

1、營養供應不足:秋梢老熟後,營養跟不上,長不出晚秋梢或冬梢,柑橘幼樹只能將營養消耗在花芽分化上。

2、一段時間低溫:低溫時期,如果陽光也充足等,那麼就滿足了柑橘成花的機制二,柑橘接收到成花信號,自然優先進行花芽分化。

3、樹體瘦弱:樹體長勢較弱,或遭受病蟲害侵染、為害,營養生長受到抑制,可能導致幼樹花多。

柑橘小樹開花,有人說早產豐產,有人說傷樹傷命,到底是好是壞?

如何拯救你?我的小樹苗。

在柑橘栽培中,一定要防止幼樹開花,發現幼樹開花,要及時採取措施,阻斷開花繼續進行,減少養分消耗,具體措施可參考以下步驟:

① 噴施高氮葉面肥。春梢抽發初期,噴高氮葉面肥,或每30斤水加入3-4兩尿素對葉片進行噴霧,提高枝梢的氮含量,促進枝梢生長,加速落花。

② 施用對成花不利的農藥或激素。根據高濃度赤黴素對植物成花有抑制作用的原理,可在成花初期噴施赤黴素。炔蟎特和礦物油對花粉萌發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成花初期配合高氮葉面肥施用時能取到更好的落花效果。

③ 人工摘花摘果。對於花量不大的幼樹植株,可直接人工摘除。摘花後及時淋施高氮或平衡型水溶肥,補充樹體營養,促使根系生長和春梢的抽發。

柑橘小樹開花,有人說早產豐產,有人說傷樹傷命,到底是好是壞?

如何預防柑橘幼樹開花呢?

在次也簡單介紹幾種辦法:

1、補充營養:在冬季淋施尿素或其他高氮肥料或葉面噴施氮肥。

2、適當使用抑制劑:秋梢老熟後施用赤黴素2-3次,每次間隔20-30天。

3、及時灌水:秋梢老熟後如果遇乾旱天氣要及時灌水,不能久旱。

4、修剪枝葉:花芽萌動前20天,對秋梢或早冬梢進行修剪,短截或打頂。

柑橘小樹開花,有人說早產豐產,有人說傷樹傷命,到底是好是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