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元宵:你賣過懵懂沒?

熱熱鬧鬧紅紅火火的除夕春假好像瞬間就在觥籌交錯的杯盤叮噹聲以及走馬燈似的相親、二胎、升職加薪話題中過去了,已經開工一週多的我們似乎也沒有調整好狀態。還好元宵節就要到了,在感情上來說鬧過元宵才像是真的過完了年。

鬧元宵:你賣過懵懂沒?

“過了正月半才算過完年”,鄉間人總是習慣把元宵節當做春假的收官。過完元宵節,吃完團圓飯,這個年才算踏踏實實的過完了。

鬧元宵:你賣過懵懂沒?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且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新年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從前人們認為這是一元復始的節點,於是祭祀祈福,張燈結綵,後來演變成了節日,也就成了現在的元宵節,明朝開始更有了吃元宵的習慣。

鬧元宵:你賣過懵懂沒?

賣了懵懂好過年

元宵節當然離不開吃吃湯圓、元宵以及團年飯,畢竟中國人最深的鄉愁都寄託在飲食上了。除此之外,元宵節還有很多慶祝活動:比如小孩子要去外面賣懵懂,也就是賣痴呆,這個懵懂是可以從除夕一直賣到十五的。這是宋以來的習俗,吳地小兒於除夕呼叫此語,以除去痴呆,希望新歲聰慧。

\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迎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痴呆召人買。

二物於人誰獨無?就中吳儂仍有餘;

巷南巷北賣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

櫟翁塊坐重簾下,獨要買添令問價。

兒雲翁買不須錢,奉賒痴呆千百年。

\

鬧元宵:你賣過懵懂沒?

鬧元宵:你賣過懵懂沒?

賣痴呆,千貫賣汝痴,萬貫賣汝呆,見賣盡多送,要賒隨我來。

記得小時候的年節裡外面是極其熱鬧的,月光水銀一般流瀉下來,沒有雪也是皎潔光亮的夜晚,淘氣的男孩子甩著手裡的小燈打仗放炮,女孩子則是尖聲嬉鬧,鬧騰聲聲一片。除了放鞭炮,賣懵懂也是一項重要的活動。

鬧元宵:你賣過懵懂沒?

街坊間的小兒都手提各式燈籠,組成一條小小的火龍,邊走邊念著童謠:“賣懵懂賣痴呆!千貫賣汝痴,萬貫賣汝呆。見賣盡多送,要賒隨我來。”路上遇到其他賣懵懂的隊伍,大家肯定是齊心協力地提高聲音,務必要把其他隊伍的聲音壓下去,以買到最好的聰明。

花燈不手作一個嗎

當然不管是出去放炮,還是去賣懵懂,都是少不了要提溜著自家做的花燈的。畢竟這個元宵節,它也叫做燈節。陌上華燈亮,街頭巷尾的小孩子們都出來了,手裡提溜著花燈,呼啦啦跑來跑去,咯咯一串串笑聲裡就是這年節裡最好的伴樂了。

鬧元宵:你賣過懵懂沒?

鬧元宵:你賣過懵懂沒?

鬧元宵:你賣過懵懂沒?

鬧元宵:你賣過懵懂沒?

鬧元宵:你賣過懵懂沒?

從前的花燈都是大人手作的,有紙兔子燈、繡球燈、走馬燈,還有手提的西瓜燈、蝦蟆燈、魚燈,當然也有最普通的小白燈籠,畢竟不是每家大人都是手工達人。但是who care了?小孩子只要有燈就好啦。凜冽的寒風從月華里吹來,既要小心護著燈別被吹歪燒著了,又期待著這燈被越吹越亮。

鬧元宵:你賣過懵懂沒?

網紅孔明燈

此外相比手拿的小燈還有一種特殊的燈:孔明燈。現在很多地區都有在元宵節前後放孔明燈的習俗,人們在點燃文燈前人們都要在燈上寫出自己的願望,與孔明燈一起冉冉升向蒼穹,以祈求心願能實現。所以孔明燈也被稱為“祈福燈”、“平安燈”。

鬧元宵:你賣過懵懂沒?

相傳這種會飛的燈之所以被稱為孔明燈,也是一段趣案。最初在五代時,有一個莘七娘,隨丈夫在福建打仗時,她曾用竹篾紮成方架,糊上紙,做成大燈,底盤上放置燃燒著的松脂,燈就靠熱空氣飛上天空,用作軍事聯絡信號。這種松脂燈傳到四川后,因這種燈籠的外形像諸葛亮戴的帽子,因而得名孔明燈,於是天下傳之。

鬧元宵:你賣過懵懂沒?

鬧元宵:你賣過懵懂沒?

猜燈謎的樂趣

猜燈謎也是元宵節不能錯過的一個環節:“生有一女是昭君(打一字)”、“昔日桃園結義、誰料音書已斷(打一節氣)”、“晴雯錯把芳心許(打一字)”,根據這些或有趣或典雅的謎面來打字猜語真真是讓人搜腸刮肚又欲罷不能,這且是那個年節裡最有趣的文娛活動了。

鬧元宵:你賣過懵懂沒?

當然元宵節還是中國傳統情人節之一,是一個“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浪漫日子。

鬧元宵:你賣過懵懂沒?

賣你懵賣你懂,賣我聰慧好再來!ớ₃ờ

你們家鄉的元宵節有什麼有趣的習俗呢?記得留言喲~

逃離喧囂的日常

旅行、閱讀、美食

讓我們安靜地享受美好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