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之趙錢孫李周吳鄭王,來看看這些姓氏都出過哪些名人吧!

百家姓之趙錢孫李周吳鄭王,來看看這些姓氏都出過哪些名人吧!

歷史來源

「趙」姓出自「嬴」姓,據「唐書」記載,上古東夷族首領伯益的第十三世孫造父,在周穆王時傳說他曾取良馬八駿,獻與周穆王,周穆王乘這八匹駿馬西巡狩獵。來到崑崙山上,西王母在池設宴招待他,飲酒唱和樂而忘返,為周穆王御車,日趨千里,息徐偃王反叛,其後周穆王封造父於趙城,既今山西省洪洞具北,其後為趙氏。

「百家姓」編與宋朝,皇帝的的姓氏是國姓,當然放在第一。

「百家姓」的第一句,「趙錢孫李」,「趙」指「權」,「錢」指「金錢」。世間萬事權和錢的問題是首要問題。

家族名人

趙武靈王

趙雲 ( ? - 229 )

是三國名將,字子龍,三國時常山真定人。初從公孫瓚,後歸附劉備。勇敢善戰,以忠勇著稱。封永昌亭侯,累遷鎮軍將軍,卒諡順平。

趙匡胤

趙飛燕 (? ~公元前1)

漢成帝皇后。善歌舞,因體輕如燕,故稱為飛燕。成帝時入宮,為婕妤,極得成帝寵幸,許後廢,被立為皇后,擅寵十餘年。哀帝立,尊其為皇太后,平帝初年,廢為庶人,遂自殺。

地望分佈

甘肅天水郡,河南南陽郡,甘肅金城郡,江蘇下邳郡,河南潁川郡。

歷史來源

「錢」源與彭姓,是以官職命民的姓氏。周朝有官職名「錢府上士」掌管財政,遂以官為氏。相傳為古帝顓頊玄孫彭祖(即籛鏗)的後代。

家族名人

錢元(887-941)

五代十國時,吳越國的國王,頗建勳績,一生好儒,招納賢士。有詩千首。

錢一本(1539-1610)

明朝易學家,江蘇常州人,官至徵御史,因觸怒明神宗被斥為民。他研河洛書,六經,尤精「易」,和顧憲成在東林學院講席。

地望分佈

江蘇彭城郡(今徐州市),江蘇下邳郡(今江蘇西北部),浙江吳興郡(今江蘇宜興一帶)

百家姓之趙錢孫李周吳鄭王,來看看這些姓氏都出過哪些名人吧!

歷史來源

「孫」源出有三

一 ; 春秋時衛武公的兒子惠孫任衛國上卿,他的兒子名乙,字武仲,以祖父的字命氏。

二 ; 楚國有賢臣為敖,字孫叔,其支庶(宗族旁支)以祖字為氏。

三 ; 齊國卿士書(敬仲的五世孫,字子佔)。伐莒有功,齊景公封他到樂安,賜姓孫氏。

家族名人

孫武 (生卒不詳)

兵聖,是春秋末期軍事家,齊國人,著兵法「十三章」。孫子被推崇為兵法的鼻祖,「孫子兵法」被奉為兵學聖典。

孫權 (182-252)

孫中山 (1866-1925)

字逸仙,別號中山樵,世稱中山先生,廣東香山縣人。清末,因見國勢日衰,民族危亡,乃喚起同志,共組興中會,為革命救國的團體;後遞改為中國國民黨,被推為總理。致力革命數十年,艱苦奮鬥,百折不撓,終於辛亥一役,推翻滿清,建立民國,改國體為民主共和。手創三民主義、五權憲法,手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為革命建國的最高原則。民國十四年逝世於北京,二十九年國民政府頒令,尊為中華民國國父。

地望分佈

山東樂安郡

百家姓之趙錢孫李周吳鄭王,來看看這些姓氏都出過哪些名人吧!

歷史來源

「李」源出有四。

一 ; 據《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出自「嬴」姓。皋陶之後,世為大理(掌管刑法的獄官之長),以官為姓,春秋時道家學說的創始人老子因祖輩為理官,遂以理「李」為氏,稱李耳。

二 ; 據「北史」所載,趙郡李氏,為趙將武安君之後,李左車其先也。

三 ; 據「魏書」所載,後魏有代北鮮卑族複姓「叱李」氏,後改為漢字單姓「李」氏。

四 ; 唐朝皇室姓「李」,「李」遂為國姓。唐初開國元勳諸將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鮮于,張,阿布,阿跌,舍利,董,羅,朱邪共十六姓(其中五家為複姓)賜與國姓「李」。此外還有許多家族改為李氏,由此李氏人丁大增。

家族名人

李耳 (即老子)

春秋末期重要的哲學家,他崇尚自然,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是中國重要的哲學思想「道家」的創始人。

李世民 (599-649)

李白 (701-762)

中國最偉大的浪漫詩人,祖籍甘肅秦安,他被譽為詩仙。

李自成 (1823-1864)

明末農民義軍領袖,號「闖王」,陝西米脂人。

李鴻章 (1823~1901)

字少荃,安徽合肥人,清代政治家。平定捻匪及太平天國有功,歷任直隸、湖廣、兩廣總督。尤善外交,曾多次代表清廷與外國簽訂條約。後因積勞嘔血而死,晉封一等侯,卒諡文忠。

地望分佈

甘肅隴西郡,河北趙郡,河南頓丘郡,遼寧渤海郡,河北中山郡,河南襄城,湖北江夏,四川梓潼,河北范陽郡,四川廣漢郡,安徽梁國,河南南陽郡

百家姓之趙錢孫李周吳鄭王,來看看這些姓氏都出過哪些名人吧!

歷史來源

「周」源出有四。

一:周平王兒子烈封在汝州(今河南省),當地人稱他周家,便以周為姓。

二:公元前256年,秦滅東周,將赧王廢為庶人,王族亦稱為周氏。

三:唐玄宗李隆基於712年,因避諱「基」,下詔改天下的?姓為周姓。

四:代北複姓賀魯氏為周氏。

家族名人

周文王,周武王

周勃(?-前169)

西漢開國功臣,江蘇沛縣人。為人質僕敦厚,為漢高祖劉邦之重臣,和陳平合謀平呂氏之亂,立文帝劉恆,為一代忠臣。

周瑜(175-21O)

三國東吳大都督,建安十三,聯合劉備,火燒赤壁,大破曹操的八十萬大軍,創造以弱勝的戰例。

地望分佈

河南汝南郡,安徽廬江郡,湖北尋陽郡,江西臨川郡,河南陳留,江蘇沛郡,山東泰山郡,河南河南郡

百家姓之趙錢孫李周吳鄭王,來看看這些姓氏都出過哪些名人吧!

歷史來源

「吳」源出有三。

一;出自「姬」姓,以國名為氏,古公亶父的長子太伯出奔江南建都於梅里(江蘇無錫)號稱勾吳,武王滅商後太伯的三世孫周章為諸侯。至前473年為越王勾踐所滅。子孫以國名為氏。

二;古公之子虞仲的後裔,虞通吳故為姓。

三;齊魯一帶的吳姓,多為壽夢第四子吳季禮之後。

家族名人

吳起(前440~前381)

戰國時衛人。仕魏文侯,領兵擊秦,拔五城,拜西河守。後被譖奔楚,為楚悼王相,楚日益強盛。因主張廢公族之疏遠者以養戰士,遂招怨貴戚大臣,後被射死。李克亦稱起貪而好色,然用兵,司馬穰苴不能過。著有「吳子六篇」。

吳承恩(?~公元1582)

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明淮安山陽人。約生於孝宗弘治十三年。性敏多慧,博極群書,詩文雅麗。嘉靖二十三年貢生,授長興縣丞,隆慶初,歸山陽,放浪詩酒。身後詩文多散失,邑人邱正綱編纂成射陽存稿四卷,續稿一卷。復善諧劇,著雜記數種,名震一時,尤以《西遊記》一書,為明人四大奇書之一,最為膾炙人口。

吳三桂(1612~1678)

字長白,明末清初高郵人。崇禎年間,以總兵鎮山海關,李自成陷京師,奪三桂愛妾陳圓圓,三桂乃引清兵入關,破自成,清遂入主中國。三桂受封為平西王,鎮雲南。後叛清,自稱周帝,旋病死。

地望分佈

江蘇陵郡

歷史來源

「鄭」源出 出自「?」姓,以國名為氏,據「通志」記臷,周宣王靜分封其母弟於鄭國 ( 在今陝西華縣以東 ) 是為鄭桓公,桓公之後,鄭武公遷都於新鄭,為春秋時的國。後為韓國所滅。其遺族散居於淮陽,商丘一帶,以原國名「鄭」為姓。

家族名人

鄭莊公

鄭和

鄭成功 (公元1624~1662)

初名森,字大木,唐王賜姓朱,改名成功,為明末南安人。父平國公鄭芝龍降清,成功遁入海島與父絕。桂王封之為延平郡王招討大將軍,命率師攻閩浙,又大舉下江南各地,圍南京,祭孝陵,後兵失利,退取臺灣作為根據地,仍奉明年號,未幾而卒。

鄭燮 (1693~1765)

字克柔,號板橋,清江蘇興化人。少穎悟,讀書富於別解,落拓不羈,有狂士之名。乾隆進士,官山東範縣、濰縣知縣,有循吏之稱。晚年躬耕自食,以詩酒自娛,詩、書、畫俱佳,著有板橋全集。

地望分佈

河南滎陽

百家姓之趙錢孫李周吳鄭王,來看看這些姓氏都出過哪些名人吧!

歷史來源

「王」源出有許多,帝王的後裔稱王子,王孫,遂為氏。

一 ; 出於「媯」姓,相傳為古帝虞舜之後,子孫在陳國,齊王田和為其後人。

二 ; 出於「子」姓。商紂時王子比干之後。

三 ; 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之後 ; 又周靈王太子晉,因直諫被廢為庶民,遷居於琅邪 ( 今山東膠南 ) ,世人稱其為「王」家,其後亦為「王」氏。

四 ; 秦滅六國後,各國王族避難散居,至漢朝初年紛紛易姓為「王」氏。

五 ; 南北朝時,西魏鮮卑族複姓可頗氏。亦改為王氏。

六 ; 古高麗國君有王氏。

七 ; 西鉗耳族有王氏。

八 ; 賜姓,如燕王丹的玄孫嘉,在西漢末年王莽當朝時被賜姓「王氏」。

九 ; 冒姓,如隋末王世充本姓支氏。

家族名人

王子喬

神話傳說中的仙人。漢˙劉向˙列仙傳˙捲上˙王子喬: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也。好吹笙作鳳凰鳴,遊伊洛之間,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餘年後,求之於山上,見柏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緱氏山巔。至時,果乘白鶴駐山頭。望之不得到,舉手謝時人,數日而去。亦稱為王喬、王子晉。

王翦 (生卒年不詳)

戰國時秦的名將,頻陽(今陝西富平縣東北五十里)人。事秦始皇,曾定趙、燕、薊諸地,後為李信所讒,謝病歸裡,後信戰敗,始皇遂用翦策以平荊。

王昭君 ( 王嬙 ) (生卒年不詳)

漢秭歸人。元帝時選入掖庭,呼韓邪單于入朝,求美人為閼氏,帝以嬙賜之,號寧胡閼氏。晉時避司馬昭諱,改稱明妃。

王莽

王羲之 (321~379)

字逸少,東晉臨沂(今屬山東)人,後南遷為會稽人。嘗為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善書法,所寫草隸,冠絕古今,以蘭亭集序、樂毅論等為最,後人稱為書聖。

王安石 (1021~1086)

字介甫,號半山老人,宋臨川人。博覽強記,工書畫,尤善詩,而文詞簡練。神宗時為相,改革政治,銳行新法,因反對者眾多,沒有成功。封荊國公,卒諡文。著有周官新義、臨川集、唐百家詩選等。

王陽明 (1472~1528)

字伯安,浙江餘姚人。明代大儒,弘治進士。正德時巡撫南贛,定宸濠之亂。嘉靖時封新建伯,總督兩廣,破斷藤峽賊,卒諡文成。其學以知行合一為主,發揮致良知之教,反對朱熹格物窮理之說,講心學淵源於宋之陸九淵,世稱姚江學派。嘗築室於陽明洞,學者稱「陽明先生」,有王文成公全書。

地望分佈

山西太原郡,山東琅邪郡,山東北海郡,河南陳留郡,山東東海郡,山東高平郡,陝西京兆郡,甘肅天水郡,山東東平郡,河南新蔡郡,河南新野郡,江蘇山陽郡,河北中山郡,河北章武郡,山東東萊郡,山西河東郡,甘肅金城郡,四川廣漢郡,江蘇堂邑郡,河南河南郡,河北河間郡,河南汲郡,陝西馮翊郡,遼寧營州。

注:圖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