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SCI作者都需要了解的署名規則

對於作者署名,或許許多科研工作者都會不以為意。但是,當你寫作SCI的時候,作者署名卻要引起你的注意。因為中英文文化的差異,導致在署名的時候SCI期刊編輯常常會因為你中文式署名而出錯。為此,我們需要了解一些英文SCI作者署名的規則。

每個SCI作者都需要了解的署名規則

作者(author)排序和作者單位

1.作者排序作者署名錶示對SCI論文內容負責,也是對作者著作權的尊重。署名者不可過多,必須是參加全部或者主要研究的工作者,對本文內容負責並能進行答辯者。作者排序按貢獻大小,不能隨意增刪或改動。一般研究團隊的主要負責人為資深作者(senior author)和通訊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排在最後,而研究的具體承擔者為第一作者。姓名之間用逗號“,”隔開。如有多名作者,在每一作者姓名右上角依次標出阿拉伯數字1、2、3,有些雜誌要求寫英文字母a,b,c註明。通訊作者,一定要註明通訊地址、電話和e-mail等。

2.作者單位作者的工作單位名稱應寫全稱,並含有郵政編碼。一位作者的工作單位可以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因為許多作者身兼不同單位職位或近期改變單位。

每個SCI作者都需要了解的署名規則

作者姓名及學位的正確拼寫

東西方人的姓與名排列存在差異,有些英文期刊要求在作者姓名後寫出其學位。

1.姓名的正確拼寫

英文期刊在發表SCI論文時作者的姓名一般用全稱,這與參考文獻中作者姓名的寫法不同。中英文作者的拼寫根本不同之處在於中文一般姓在前、名在後,而英文則是名在前姓在後。有些英文期刊在發表SCI論文時亦採用縮寫,應注意的是姓名所繫之縮寫名而不縮寫姓,縮寫名的書寫形式都是姓在前、名在後,並省略所有縮寫點。如Neal D.Freedman 縮寫為Freedman ND;Caitriona Ryan縮寫為Ryan C;Bing-Yi Shi 縮寫為Shi BY ,Yan Cui 縮寫為Cui Y。國外也有複姓,如Julie C,Fanbury-Smith,Luigi Ferini-Strambi,SoniaAncoli-Israel 等分別縮寫為Fanbury-Smith JC,Ferini-Strambi L, Ancoli-Israel S;姓名中含有前綴De,Des,Du,La,Dal,La,Von,Van,den,der等,將前綴和姓作為一個整體,按字順排列,詞間空格和大小寫字母不影響排列,例如James A.de Lemos 縮寫為de Lemos JA。

每個SCI作者都需要了解的署名規則

在這裡,要特別強調中國人名字的署名。由於同音或重名太多,中國人的英文雜誌投稿時姓名的拼寫容易產生混亂,導致人們通常無法通過檢索找到文章的準確讀者。中國人名字拼音的署名以下兩種形式都沒有錯,比如“謝日華”可寫成“Rihua Xie”或者“Ri-Hua Xie”。前一種署名形式發表的文章,在檢索中題錄名字的縮寫是Xie R,後一種形式在檢索中題錄名字的縮寫是Xie RH。進行檢索時,前者可能會檢索出成千上萬篇文獻,而後者只有舒適或者上百篇。因此,後一種形式的署名為以後的檢索帶來很大的方便。目前,國內作者的署名確實非常不統一,結果造成很大的混亂和不準確。有些甚至產生不可彌補的後果。筆者就有親筆體會,早年發表文章是,由於不懂英文姓名和拼寫規則,將文師吾拼寫成為“Shi Wu Wen”,結果有些雜誌期刊獎本人發表文章的題錄拼寫為“Wu Wen S”而不是本人姓名的正確拼寫“Wen SW”。以致於很多發表的SCI論文將無法在PubMed上查找。後來,經過本人與美國國立衛生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商討後,將大部分發表SCI論文的題錄名字糾正。但是,很多早年的文章還是無法糾正。

2.作者學位的正確拼寫

有些期刊要求作者署名後給出學位,一般用縮寫的形式。常有的學位:PhD(理學/哲學博士)、MD(醫學博士)、MSc(科學碩士)、SM(理科碩士)、和MBA(管理學碩士)等。如果一篇SCI論文作者署名為Kristine Yaffe,MD。Kristine Yaffe是作者姓名,MD表明該作者是醫學博士。

每個SCI作者都需要了解的署名規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