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大智慧《格言聯璧》60句精選,隨時隨處可以用到!

《格言聯璧》為晚清學者金纓所著。分為學問、存養、持躬、攝生、敦品、處事、接物、齊家、從政、惠吉、悖兇11類,以“誠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主要內容為框架,可以說是一座包羅萬象的格言寶庫。對人們修身養性、處事做人、治家從政很有借鑑價值。

現精選其中60句,供讀者參考。

中華大智慧《格言聯璧》60句精選,隨時隨處可以用到!

1.無心者公,無我者明。

譯:心中沒有成見則處事公平,心中沒有自我則光明正大。

2.不自反者,看不出一身病痛。不耐煩者,做不成一件事業。

譯:不自我反省的人,看不出自己一身的病痛;不耐煩的人,則不能成就一件事業。

3.處難處之事愈宜寬,處難處之人愈宜厚,處至急之事愈宜緩,處至大之事愈宜平,處疑難之際愈宜無意。

譯:處理難處理的事,越應寬大;與不好相處的人在一起,越應寬厚;處理緊急的事,情緒越要和緩,處理重大的事,態度越應平和;處理有疑難的問題,心中越應沒有意見。

4.

任事者,當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當設身利害之中。

譯:當事人應置身於利害之外,提出倡議的人則應設身於利害之中。

5.日日行,不怕千萬裡。常常做,不怕千萬事。

譯:天天走路不怕千萬里路遙,天天做事則不怕千萬件事多。

6.無事時,戒一偷字,有事時,戒一亂字。

譯:沒事要戒掉一個“偷”字,有事要戒掉一個“亂”字。

7.以真實肝膽待人,事雖未必成功,日後人必見我之肝膽。以詐偽心腸處事,人即一時受惑,日後人必見我之心腸。

譯:用真誠待人,事情雖不一定成功,日後他人必定知我真心誠意;以欺騙的心腸處事,別人一時或許受到迷惑,但日久必見我心腸狡詐。

8.天下無不可化之人,但恐誠心未至。天下無不可為之事,只怕立志不堅。

譯:天下沒有不能教化的人,只怕誠心不夠;天下沒有不能成功的事,只怕志向不堅定。

9.處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處事不可任己見,要悉事之理。

譯:與人相處,不能隨自己的意志,要了解人情世故;做事不能固執己見,要明白事情的道理。

10.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緩緩想。想得時,切莫緩,便要急急行。

譯:

事情來臨時,不能著急,要周全考慮解決的方法;想到解決的方法時,不能怠緩,一定要儘快果敢行動。

中華大智慧《格言聯璧》60句精選,隨時隨處可以用到!

11.事屬曖昧,要思迴護他,著不得一點攻訐的念頭。人屬寒微,要思矜禮他,著不得一毫傲睨的氣象。

譯:屬於人家的隱私,要想著維護,不能有一點說壞話的念頭;對於貧寒卑微的人,要想著禮遇他,不能有一絲傲慢輕視的態度。

12.凡一事而關人終身,縱確見實聞,不可著口。凡一語而傷我長厚,雖閒談酒謔,慎勿形言。

譯:凡事關係人一生的名譽,即使親眼目睹,也不能說出去;如果某句話有傷自己的敦厚,即使喝酒閒談,也要謹慎不說。

13.待己當從無過中求有過,非獨進德,亦且免患。待人當於有過中求無過,非但存厚,亦且解怨。

譯:嚴於律己,不斷地檢討錯誤,不僅使自己的品德增進而且能免除禍患;對待別人應從過錯中看到他的長處,不但能保厚道,而且能化解對方的怨恨。

14.人好剛,我以柔勝之。人用術,我以誠感之。人使氣,我以理屈之。

譯:別人好強,我則以柔克剛;別人用心計,我用誠懇感染他;別人動怒氣,我用道理折服他。

15.何以息謗?曰無辯。何以止怨?曰不爭。

譯:如何制止毀謗?只有不去辯白。如何停止怨恨?只有不去爭辯。

16.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底,減三分讓人嘗。任難任之事,要有力而無氣。處難處之人,要有知而無言。

譯:路窄的地方,要留一點地方讓別人通過;好的味道,要留一些讓別人品嚐;負責處理困難的事要有力而沒有怨言;與難以相處的人在一起,要心中有數而口中不說。

17.輕信輕發,聽言之大戒也。愈激愈厲,責善之大戒也。

譯:輕信謠言而隨便動怒,是聽別人說話的大忌;勸人從善不能用激烈的方法,否則將事倍功半。

18.喜聞人過,不若喜聞己過。樂道己善,何如樂道人善。

譯:喜歡聽別人的過錯,不如喜歡聽自己的過失;喜歡說自己的優點,不如說別人的善行。

19.涵養沖虛,便是身世學問。省除煩惱,何等心性安和!

譯:涵養虛心便是做人學問,去除煩惱心性自然祥和。

20.存養宜衝粹,近春溫。省察宜謹嚴,近秋肅。

譯:存養人性的功夫,要像春天一般溫和;省察自己的缺失,要像秋天身般嚴肅。

中華大智慧《格言聯璧》60句精選,隨時隨處可以用到!

21.忿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

譯:忿怒如火,不阻止則會燒掉一切;慾望像洪水,不阻擋則淹沒一切。

22.一念疏忽,是錯起頭。一念決裂,是錯到底。

譯:一念疏忽是錯誤的開始,一念不能有始有終便是錯誤到底。

23.名譽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隱忍中大。

譯:名譽從屈辱中彰顯,德性雅量從忍耐中壯大。

24.天地間真滋味,惟靜者能嘗得出。天地間真機括,惟靜者能看得透。

譯:天地間的真諦,只有心靜的人才能體會;天地間的玄妙,只有心靜的人才能看明白。

25.氣忌盛,心忌滿,才忌露。

譯:脾氣切忌旺盛,心志切忌滿足,才情切忌顯露。

26.觀操存,在利害時。觀精力,在飢疲時。觀度量,在喜怒時。觀鎮定,在震驚時。

譯:看一個人的操守,在其利害得失時,看一個人的精力,在其飢餓疲倦時;看一個人的度量,在其面臨喜怒哀樂時;看一個人的沉著,在其有驚嚇時。

27.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群行群止看識見。

譯:面臨大事與難事,可看出一個人的責任;處順境逆境,可看出一個人的胸襟氣度;遇喜事怒事,可以可看出一個人的涵養;與眾人在一起的時候,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見識。

28.人心如谷種,滿腔都是生意,物慾錮之而滯矣。然而生意未嘗不在也,疏之而已耳。人心如明鏡,全體渾是光明,習染薰之而暗矣。然而明體未嘗不存也,拭之而已耳。

譯:人的心就好像稻穀一樣,到處都是生機,只因物慾掩蓋了生機,但生機始終存在,只需去處雜草般的物慾即可;人心像明鏡一樣,充滿著光明,只因外在的汙染而變暗,然而光明並未消失,只不過少了擦拭而已。

29.有真才者,必不矜才。 有實學者,必不誇學。

譯:有真才能的人不依恃才能,真學問的人不誇耀學問。

30.毋毀眾人之名,以成一己之善。毋沒天下之理,以護一己之過。

譯:不要詆譭眾人的成就而歸功於自己,不要埋沒天下的事理以掩飾自己的過失。

中華大智慧《格言聯璧》60句精選,隨時隨處可以用到!

31.讀書有四個字最要緊,曰闕疑好問。做人有四個字最要緊,曰務實耐久。

譯:讀書最要緊的就是勤學好問,做人最要緊的就是實實在在的而持之以恆。

32.心術以光明篤實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為第一,言語以簡要真切為第一。

譯:心境以光明誠實為最重要,儀容外貌以老成持重為最重要,說話以簡潔誠懇為最重要。

33.勿吐無益身心之語,勿為無益身心之事, 勿近無益身心之人,勿入無益身心之境,勿展無益身心之書。

譯:不要說對自己無益的話,不做無益身心的事,不接近無益於自己的人,不進入無益身心的環境,不看無益身心的書籍。

34.此生不學一可惜,此日閒過二可惜,此身一敗三可惜。

譯:人生有三件事最為可惜:第一是不學習,第二是虛擲光陰,第三是敗壞身心。

35.自責之外,無勝人之術。自強之外,無上人之術。

譯:除自我反省之處,再沒有勝過別人的方法;除了自我發奮之外,再沒有超過別人的方法。

36.聰明者戒太察,剛強者戒太暴,溫良者戒無斷。

譯:聰明的人戒太明察,剛強的人戒暴躁,溫和的人戒優柔寡斷。

37.將勞役者比,則優閒自樂。將疾病者比,則康健自樂。將禍患者比,則平安自樂,將死亡者比,則生存自樂。

譯:與吃苦力的人相比,則悠閒的人快樂;與生病的人相比,則健康的人快樂;與多禍的人相比,則平安的人快樂;與死亡的人相比,則生存的人快樂。

38.對失意人,莫談得意事!處得意日,莫忘失意時。

譯:對失意的人,不要談得意的事!處於得意的時候,不要忘記失意的日子。

39.憂愁則氣結,忿怒則氣逆,恐懼則氣陷,拘迫則氣鬱,急遽則氣耗。

譯:憂愁使氣鬱結,憤怒則氣受阻,恐懼則氣陷逆,壓抑則氣悶,急速則耗氣。

40.多靜坐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去嗜慾以養心,玩古訓以警心,悟至理以明心。

譯:常靜坐以收心,少酒色以清心,省嗜好以養心,鑑古訓以警惕,悟道理以明心。

中華大智慧《格言聯璧》60句精選,隨時隨處可以用到!

41.道生於安靜,德生於卑退, 福生於清儉,命生於和暢。

譯:道生於安靜,德見於謙讓,福生於清儉,命生於平和。

42.人知言語足以彰吾德,而不知慎言語乃所以養吾德。人知飲食足以益吾身,而不知節飲食乃所以養吾身。

譯:人都知道說話可以顯示自己的優點,但不知說話謹慎可以培養德性;人都知道飲食可以有益生命,卻不知節制飲食可以養生。

43.貴人之前莫言賤,彼將謂我求其薦。富人之前莫言貧,彼將謂我求其憐。

譯:在有地位的人面前不要訴說自己的卑賤,否則他會認為要求他推薦;在富有的人面前不要說自己的貧困,否則他會認為在求他可憐。

44.小人專望人恩,恩過輒忘。君子不輕受人恩,受則必報。

譯:小人專門期望他人的恩惠,但受恩後就忘;君子則不輕易受人恩惠,若受恩於人,則必定想法圖報

45.使人有面前之譽,不若使人無背後之毀。使人有乍處之歡,不若使人無久處之厭。

譯:在別人面前受稱讚,不如背後沒有人說壞話;與人相處能使人獲得短暫快樂,不如與人長久相往而不使對方厭惡。

46.宇宙內事,乃已分內事;已分內事,乃宇宙內事。

譯:將宇宙萬物的事視為自己的事,自己的事也就是宇宙萬物的事。

47.心慎雜欲,則有餘靈。目慎雜觀,則有餘明。

譯:內心摒除雜念則自然清明,眼睛不看雜亂景物則自然清澈。

48.勤儉,治家之本。和順,齊家之本。 謹慎,保家之本。詩書,起家之本。忠孝,傳家之本。

譯:治家的根本是勤儉,齊家的根本是和順,保家的根本是謹慎,起家的根本是詩書,傳家的根本是忠孝。

49.兄弟和,其中自樂。子孫賢,此外何求!

譯:兄弟友愛,其中自有快樂;子孫賢良,還有何求!

50.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要留好樣與兒孫。

譯:心術不可違背天地意志,言行舉止要給子孫做榜樣。

中華大智慧《格言聯璧》60句精選,隨時隨處可以用到!

51.安詳恭敬,是教小兒第一法。公正嚴明,是做家長第一法。

譯:安詳恭敬是教導小孩的第一法,公正嚴明是做父母的第一法。

52.眼前百姓即兒孫,莫謂百姓可欺,且留下兒孫地步。堂上一官稱父母,漫道一官好做,還盡些父母恩情。

譯:做官的人要視百姓為子女,不要認為百姓可欺侮,更要為自己的後代積德;百姓稱你為父母官,不要認為官好做,應盡到視民如子的責任。

53.住世一日,要做一日好人。 為官一日,要行一日好事。

譯:活在世上一日要做一日好人,做官一天就要做一天好事。

54.無功而食,雀鼠是已。 肆害而食,虎狼是已。

譯:無功於民而食俸祿就像老鼠、麻雀一樣;殘害百姓而食俸祿,則是兇猛的虎狼。

55.開卷有益,作善降祥。

譯:讀書有好處,作善得吉祥。

56.留福與兒孫,未必盡黃金白鏹。種心為產業,由來皆送美宅良田。

譯:留給子孫不必都是黃金白銀,以善心為產業比得上是美宅良田。

57.作踐五穀,非有奇禍,必有奇窮。 愛惜隻字,不但顯榮,亦當延壽。

譯:浪費糧食,即使沒有奇怪的災禍,也會有極端地貧窮;愛惜紙張,不但能榮華富貴,也能益壽延年。

58.飛蛾死於明火,故有奇智者,必有奇殃。游魚死於芳綸,故有美嗜者,必有美毒。

譯:飛蛾死於明亮的火光,所以特別聰明的人必然有特別的災殃;水中的魚死於芳香的魚線,所以偏好美味的人必遭美味的毒害。

59.吉人無論處世平和,即夢寐神魂,無非生意。兇人不但作事乖戾,即聲音笑貌,渾是殺機。

譯:吉祥的人處世平和,即使夢中,也充滿著生機;兇惡的人做事暴戾狠毒,在其音容笑貌裡都充滿殺機。

60.精工言語,於行事毫不相干,照管皮毛,與性靈有何關涉!

譯:能說會道與認真做事沒有關係,外面的皮毛與內在的心靈毫無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