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讓野豬和家豬「談戀愛」產下混血豬俏銷市場 每年收入10萬元


在湖北十堰,35歲的農家女柴昌梅幾年前,偶然在山裡撿到一隻脫單的小野豬,她把小野豬帶回家,悉心飼養馴化,就這樣一個小的舉動,為一家人每年收入數十萬元。

等飼養馴化小野豬成年後,她促成家豬野豬“談戀愛”,沒想到居然成功了,野豬與家豬產下了“混血豬”。

豬場剛出生不久的混血豬。這種家豬野豬的後代不僅抗病強,而且其肉品肉質鮮嫩營養豐富。

“混血二師兄”外形特點是嘴巴尖,耳朵比家豬小,當然比家豬更矯健,警惕性更高。

第一頭“混血豬”誕生時,剛出生不久的“混血豬”,形似野豬、嘴巴尖,耳朵比家豬小,、憨態可掬,基因卻是野豬和家豬的結合。“混血豬”比家豬更矯健,警惕性更高。

“混血豬”不僅抗病強,而且肉品肉質鮮嫩、營養豐富。儘管在市場上比普通豬肉價格高,每斤貴出2元,但“混血二師兄”的肉市場頗受青睞,供不應求。

這頭公野豬自小養大已經馴化,柴昌梅經常放出來遛遛。野豬的繁殖能力特別強,已經和家裡的母豬生下100多頭混血豬。

柴昌梅說,這種“混血豬”生長緩慢,必須飼養1年才能出欄。但肉特別好吃,是市場上的搶手貨。目前,柴昌梅飼養“混血豬”年收入是之前的兩倍,達數十萬元。

柴昌梅說,這種“混血豬”生長緩慢,必須飼養1年才能出欄。但肉特別好吃,是市場上的搶手貨。目前,柴昌梅飼養“混血豬”年收入是之前的兩倍,達數十萬元。

“混血二師兄”外形特點是嘴巴尖,耳朵比家豬小,有時候膚色也不一樣。

經過兩三年的的種豬培養,“混血豬”已有三四代,300多頭豬裡有100多頭“混血二師兄”,佔了養殖場圈養豬的三分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