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來》世界的脈絡分析(4)

這篇專門說一說齊靜春。

齊靜春是怎麼死的,又為什麼必須死。

先流水賬的說一下齊靜春的死。六十年前齊靜春貶詆到驪珠洞天。幾年以前道教一脈掌教陸沉來到驪珠洞天算命。幾天以前兵家聖人阮邛提前來到驪珠洞天準備交接,三教一家各派人取走鎮壓驪珠洞天的四件法寶,齊靜春接到兩封信件,小鎮各家族陸續遷出驪珠洞天,齊靜春與掃地老人問答,馬姓老人帶五名齊靜春學生趕馬車駛出洞天。驪珠洞天破裂齊靜春現金身法相力抗天道,儒釋道兵三教一家四位聖人各自發聲,齊靜春為護洞天被道教聖人打死。

《劍來》世界的脈絡分析(4)

現在分析一下齊靜春死:

1、 齊靜春和道家:先從最大處說,“清靜無為”是道家最重要的思想,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和基礎。《劍來》中設定儒教聖人會有一個本命字,任何人唸了、用了、寫了此字都會給該聖人增加道行修為,而齊靜春則有兩個本命字“靜”“春”,兩個字都意味悠長境界深遠,其中“靜”字犯了道教的忌諱、規矩。齊靜春對抗道教聖人時甚至用了“清靜無為”四字,無為兩字還沒說出口就被道教聖人打斷,直接把齊靜春打死了。

2、 齊靜春和道老大:齊靜春的老師文聖在與亞聖的三四之爭中敗北,金身在文廟中地位不斷下降最終被移出文廟並被砸爛,理論書籍全部被焚燬禁絕,推行律法政策全部推翻,名諱從正史中刪除。文聖自囚功德林,文聖大弟子崔巉在三四之爭前就叛出師門,還是被文聖牽連從第十二境跌落到第十境。齊靜春因為本命字犯道教忌諱和文聖敗北的關係被貶詆驪珠洞天,所有人都以為作為文聖嫡傳弟子的齊靜春會因此境界大跌的時候,沒想到齊靜春已經別開生面脫離了文聖的學派、文脈影響,境界不跌反漲。齊靜春在驪珠洞天之內遍覽三教典籍,有望立教做祖。卻跟道家大掌教走到了同一條路。所以作為大掌教的師弟三掌教陸沉必須親自下到驪珠洞天,齊靜春也必須死。陸沉就成了這個死局中的死結。

3、 齊靜春和三四之爭:前文說過三四之爭文聖落敗金身被砸、理論被禁、律法被推翻、名諱被刪除。但是隻要齊靜春不死文脈香火就還在,而儒教之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要斷絕文聖文脈的。這些人有溫和派,有激烈派。溫和派就是齊靜春被打殺是一聲嘆息的儒家聖人,相對激烈一點的就是陳淳安實際讓兵家聖人阮邛提前到達驪珠洞天,絕了齊靜春的再畫地為牢六十年的後路,而最激烈的就是主張直接打殺打殺的,就像杜懋殺鄭大風和陳平安時的老儒生。這三人都是各自派系的代表這樣的還有很多。之前有人說老儒生這樣的人代表不了儒教,這是偷換概念,把邏輯關係反著說。老儒生本來就代表不了儒教,但是他是儒教中主張武力斷文聖文脈派系的一員。就像南宋時期万俟卨代表不了南宋王朝但是他是主和派的一員同樣主和派的還有秦檜、張俊、劉光世,岳飛也代表不了南宋王朝但是他是主戰派的一員同樣主戰派的還有吳麟、吳階、韓世宗、張浚、劉琦。這是基本的邏輯思路。杜懋殺陳平安斷文聖文脈也是這一派的儒教大佬授意的,要不然杜懋是閒的還是瘋了,不是儒教的卻要斷儒教聖人的文脈。那個嘆息一聲的儒教聖人也是默許道教聖人打殺齊靜春的,要不然在儒教的天下任由一位道教聖人打殺儒教聖人肯定是不合規矩的,齊靜春犯了錯自有天上盯著寶瓶洲的儒教聖人懲罰,並且在後面還有文廟。怎麼也輪不到其他教派的人出手。

《劍來》世界的脈絡分析(4)

4、 齊靜春與諸子百家:以前的文章中我說過三教之間,三教和百家之間都有矛盾,三教相互傾軋,百家想崛起都各布棋子。差點幫兵家立教的老祖被三教丟入府邸消磨義氣。戰力驚世駭俗的兵家老祖被三教聖人弄得神魂分離。所以這次齊靜春保護驪珠洞天兵家聖人出現是符合邏輯的。而佛家自然也是為了讓齊靜春死才出聲的,要不然齊靜春為了護佑小鎮幾千個人的來世,以佛教的教義不但不應該攔著齊靜春還應該幫忙才對。看看打醮山鯤船那個中年金身羅漢,拼著性命和修為不要都要保護一船幾十個人何況佛教聖人,不是應該割肉喂鷹嗎?當時齊靜春曾問:“天道和規矩未成落在空出,諸位為何阻攔?”道教聖人回答是:“你真不知道緣由還是裝傻。”明顯所謂天道只是藉口。

5、 齊靜春和崔巉:崔巉原是文聖收徒後叛出師門但是脫離文聖學派、文脈影響,受文聖牽連從十二境巔峰跌倒第十境。崔巉想了四種方法重回巔峰,第一,學問蓋過文聖、齊靜春青出於藍,這點要靠實打實的實力崔巉做不到。第二,文聖文脈斷絕在齊靜春手上由崔巉接手,起碼能進入文廟。第三,以陳平安為影子做佛家觀想,陳平安能堅守本心,就等於崔巉守住本心,成為崔巉重回十一境的契機。第四與陳平安角力拔河,一旦陳平安心境破碎,那麼陳平安如果是齊靜春選中的傳承人,那麼就等於文聖和齊靜春的文脈氣運轉移到崔巉手中,四種方法難度不同收益也不同。其中一做不到,二必須做,做三望四。所以崔巉在這個局中也要添一把火分一杯羹。崔巉是個驕傲的人,一生都在博弈跟別人下棋,他要齊靜春死並且得按照他布的棋路死。這樣崔巉才能獲得最大收益。崔巉的道就像獨木橋,狹路相逢的人得死,走在他前面的人得死,後面要趕超他的人也得死。

6、 齊靜春的死局與破局:六十年前齊靜春被貶詆到驪珠洞天,因為文聖落敗被儒教其他派系打壓,又因本命字犯了道教忌諱被道教打壓,又沒告訴他關於老神君的事,希望他倆鶴蚌相爭。本來隨著文聖的衰落,齊靜春會自然衰落,他這一脈徹底消亡。但是齊靜春藉助驪珠洞天對天道的屏蔽,遍覽三教百家典籍竟然別開生面接近立教做祖了,修為不降反升。由於道教必殺齊靜春,三掌教陸沉來到小鎮成為死局的死結,齊靜春面對諸位聖人竟然只以本命字對敵順利護住驪珠洞天落地生根並被打死,並沒做出之前想象的拼命反擊踏破天地甚至打上青冥天下,所以陸沉也就沒出手,齊靜春死後的陰魂還去了天外見了道祖做了一筆買賣,陸沉見道祖都已默認了也就不管此事了。陳淳安設計阮邛提前來到驪珠洞天,斷了齊靜春想跟三教協議繼續畫地為牢六十年的想法,以使齊靜春陷入死局斷其文脈,齊靜春參透文脈香火傳承真諦選定陳平安為師弟代師收徒。崔巉寫信告知齊靜春文聖以死,策反馬瞻,截留趙繇毀了春字印,並看透趙繇、宋集薪都是障眼法。齊靜春誘使崔巉以為陳平安是其選定之人。並揭開李寶瓶是其嫡傳弟子的真相使崔巉道心破碎從第十境跌倒第五境。齊靜春雖以身死但是文聖和齊靜春的文脈卻得以薪火相傳。

《劍來》世界的脈絡分析(4)

君子欺之以方,既然都想讓我齊靜春死,那我就死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