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風水傳說,裡面的你知道幾個?

北京的風水傳說,裡面的你知道幾個?

導語:北京不僅是我國曆代的定都之城,更是我國古老的文化之城,它有著三千多年的歷史。那麼北京城有著什麼樣的傳說,它又為什麼會成為歷朝的定都之所呢?其中有著什麼樣的風水故事?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北京的風水傳說吧!

1、先有拓潭寺,再有北京城

潭柘寺在北京西郊門頭溝區,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前年古剎。史書載“先有潭柘、後有幽州”,民間則有“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的俗諺。

潭柘寺建於1600餘年前的晉代,初稱嘉福寺,興盛於唐代的武則天時期,名為龍泉寺,金代改稱為大萬壽寺,清康熙年間改稱岫雲寺。據《岫雲寺蓮花池記略》載:“寺址本在青龍潭上,有古柘千章,故名潭柘寺”。

而北京城成為首都是在元朝時期才發展起來的,在元朝建初,世祖忽必烈聽從了大將巴圖魯和漢族學者、謀士劉秉忠的建議,以“幽燕之地,龍盤虎踞,形勢雄偉,南控江淮,北連朔漠”為由,於至元十三年(1276年)建成大都城在此之前。相對於潭拓寺的在晉代時發展,已晚了800年多了。遼國曾在公元916年以幽州為南京,晚於晉代近500年,就是唐武則天時代也比晉代晚400多年。因之,民諺所說的潭柘寺與北京城的關係是真實的。


北京的風水傳說,裡面的你知道幾個?

武功奇絕獨一處,風景盡在羊獅慕。羊獅慕景區位於江西省安福縣武功山境內西北部,是國家森林公園


2 、菜市口

在北京的人都知道,詐一聽以為是個集市賣菜的地方,但它其實是前朝的刑場,無數的人在此地成為刀下鬼。菜市口以前真的是個專門賣菜的地方,早在1000多年前的遼代這裡還是安東門外的郊野地帶,到了金代菜市口成為了施仁門裡的一條丁字街,而到了明朝的時候,這裡已經成為了是京城最大的蔬菜交易市場,當時沿街賣菜的菜攤菜店非常多,北京四九城內的老百姓幾乎都要到這裡來買菜,因此大家便把這個地方菜市最集中的街口稱作菜市街,直到清朝接了明朝的班,才將這條街市正式改為菜市口,而在這次更改以後,時至今日,這條街的名字一直沿用到今日,再也沒有被替換過。儘管菜市口是賣菜的,通過這個名字一聽就都知道,但真的讓這個地方名聲大振的,還真不是因為它是 銷售蔬菜的集中交易市場。因為自打清朝之後,這個地方就成了北京城內,最有名的刑場,而在這裡也真的有不少當時名人因為觸犯了上面的當權者而在這裡被處決。要說以前,明朝的時候,刑場並沒有定在菜市口,但一到了清朝,清政府便將這個賣菜的地方,變更成了殺人的地方。在古代,要是犯了什麼法就會被拉出去午門斬首,但是午門這個地方,距離故宮還是很近的,皇帝不可能讓罪犯的血染了自己的家,所以最終將他們人頭落地的地點,選在了菜市口這個極為特殊的地方。於是從清朝後便成了斬罪人地方,據說戊戌四君子就是在這被斬首的。

北京的風水傳說,裡面的你知道幾個?

海灘自然風光



3、鑄鐘娘娘

據說當年在建造鐘樓時,為給京城報時,皇帝下令鑄一口大鐘,召集天下的工匠來京鑄鐘,久鑄未成,皇帝大怒,限期鑄成大鐘,否則便將全部工匠處斬。眼看限期將近,鑄鐘屢屢失敗,老銀匠華莫非是缺少點“靈性”?於是懇求爹爹到鑄鐘現場去看看。

 鑄鐘這天,朝廷命官、大小工匠頭領都已到齊,只見銅水在爐中翻騰,幾次取樣,華嚴師傅都搖頭,眼看最後一爐銅水又要失敗,全體工匠即將被斬。正在這時,華仙姑娘衝到爐邊,對爹爹說:“您看那天上是什麼?”華師傅抬頭望去,只見天上正飄來一朵朵彩雲,此時華仙縱身跳入爐中,老銅匠一把沒抓住,只抓下一隻繡花鞋。剎那間,爐火升騰,銅水翻滾,華師傅忍痛發出呼號:“鑄鐘!”工匠一齊努力,大鐘終於鑄成了。為了紀念華仙姑娘,在小黑虎衚衕24號特修建了“金爐聖母鑄鐘娘娘廟”。現仍有遺址可尋。


北京的風水傳說,裡面的你知道幾個?

陝西西安長安區潏河


4、萬壽山上的佛香閣

萬壽山有個佛香閣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為什麼要在萬壽山上要蓋個佛香閣,你們知道嗎?據說是當年朝庭想在海淀這片風景秀美的地段造大園子。那前兒是乾隆皇上,人家說這萬壽山下有個古墓。是明朝哪個王妃的墓,動不得。一是由祖宗入關後的遺訓;說是前朝墓地的一草一木都應保護,因為咱們旗人入關時,是從李闖王手裡得的天下,跟前朝可沒那麼大的仇恨。二呢據傳這妃子當年可不是善主,她的墓動不得!乾隆爺聽了,說怕什麼,給我掘嘍。底下人哪敢不從,當然只能挖,誰知一挖挖出了亂子。乾隆爺親到現場一看;墓的大石門已被挖開,就見門裡面刻著八個大字:你不動我,我不動你!!把個乾隆爺嚇得一機靈;趕忙命人把石門重新封好,土都蓋回去,並在萬壽山上蓋了一大廟,來鎮住不冥的鬼魂~~這就是佛香閣了。



結束語:怎麼樣,對於北京這幾個地方的傳說你以前知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