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教育

中國式教育
中國式教育

如下有兩點分析

一.我國目前的教育也給學生增加了太思想上的負擔,學生的思想給固定化模式化了,使人越學越不敢思想。有這麼一個例子:一個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圈,問這是什麼。幼兒園的學生可以有幾十種答案,小學生可以給出十幾種答案,中學生可以給出七八種答案,而大學生則可能只有兩三種答案。可以說學得東西越多,思維被限制的領域也就越小。還有我國學生思想日益教條主義化和形式化,老師說的話有時甚至可以成為聖旨到處傳誦。就比如拿中學生寫作文來說,如今的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之下容易形成思路和結構上的八股模式,思想統一、單調、情感蒼白,比如老師給出“減肥”這個話題,多數人的結構會是先寫減肥的好處在寫過度減肥的危害,最後再強調要辯證的看待減肥。不僅如此在內容形式上也都會注重引用名言警句,腦中不停地閃爍著老師天天掛在嘴邊的“虎頭、鳳尾、豬肚”的脈絡,自己原有的思維從小就被扼殺在了搖籃裡了,這是種明顯的教條主義傾向,但還是中無可奈何,因為這樣學生可以從中多撈一些分數。這完全背離了人本教育所提倡的師生關係的原則,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完全被淹沒,更何況提學生的創造性。如果說中小學生是沒有時間的話,那麼大學生這個問題已不成問題,但這個階段大多數人已失去了這種的積極性,因為之前的教育已經泯滅了他們創造的激情,這是多麼的可悲啊。

中國式教育

二.我國目前的教育對學生心理的影響。

人本教育觀念主張關注學生內心世界的發展即關注學生心理問題和情感問題,傾向於一種人性化的教育模式。而現在我國衡量一個老師、一個學校甚至得一個地區的教育水平幾乎僅僅靠的是升學率的高低及學生成績的高低,學生成了學校市場化產物的一個籌碼。因此出現了重點校和普通校,重點班和普通班,出現了優等生和後進生,各種形式的排名永不止息,成績至上的觀念日益深化,學生被家長和社會的壓力鞭笞著向好的一方擠,漸漸的,學生思想禁錮了,有的學生的心理也畸形發展了,有時就為擠入優等生的行列甚至可以不擇手段,僅僅為了排名榜上的位置。其實更值得我們關注的是那些被應試教育壓的異化了學生,很多學生走向了極端,近兩年來學生自殺的消息不斷見諸於媒體,而且自殺的範圍不斷擴大,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碩士生、博士生全有。2006年5月底到6月初,短短的幾天裡,在甘肅武威涼州區雙城小學,先後就有六名小學生服毒自殺,他們是被學習的重負逼上了絕路,用自己的生命來批判考試和接踵而來的課業,試問誰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呢。更不乏學生殺人的例子,做為大學生,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2004年2月23日在雲南大學發生的一場震驚中外的馬加爵殺害同寢的四名大學生的案子,本來是一個前途無限光明的大學生,怎麼會變成一個毫無人性的殺人狂呢,這又不得不讓我們反思我國的教育,忽視人的心理衛生,導致了馬加爵心理的畸形發展,養成了自我為中心的人格缺陷。其實更多是被我國教育打擊的越來越沒有信心的學生,甚至打破了他們對人生很多美好的希冀,於是開始沉迷於網絡,似乎只有在虛幻的世界中他們才能做到真正的自我,而一離開的網絡似乎就意味著夢想的破碎,面對只有殘酷的世界,許多教師在抱怨學生網癮甚深不可自拔時,卻沒想想自身教育的問題,沒有能從源頭上看問題,怎麼可能根本地解決問題呢

中國式教育

更多內容關注本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