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李鴻章在廣東「打黑」,就地正法了將近六萬人,目的是什麼

1900年,20世紀到來之際,李鴻章發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打黑運動,席捲了整個廣東。

李鴻章在他短暫的兩廣總督任職期間內,動用了陸軍、海軍以及民兵(鄉勇),高密度大兵力出擊,重拳打擊廣東各地十分猖獗的黑惡勢力,並且從中央要到了特殊政策——“就地正法”的殺人權。一時之間,廣東各地城牆上、要道旁,紛紛懸掛起血淋淋的首級。

據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在日記裡記載:人們告訴他,李鴻章在廣東處決的“盜匪”,多達五六萬人。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從1900年1月18日李鴻章到達廣州,到當年7月17日離開廣州北上,只有短短的半年時間,平均每個月的處決人數高達近萬人。

1900年李鴻章在廣東“打黑”,就地正法了將近六萬人,目的是什麼

究竟是什麼,令這位已經77歲的風雲人物,如此大開殺戒?

李鴻章剛得到的兩廣總督位子,看似光鮮,卻是一隻“內飾刺刀的籠子”,不僅要面對像法國這樣咄咄逼人的外國敵人,還要對付北京的政敵。

李鴻章在政治的冷宮度過了4年。甲午戰爭失敗後,李鴻章承擔了幾乎所有的政治和軍事責任,一切榮譽和實權被剝奪殆盡。

1899年11月24日,慈禧太后以皇帝的名義頒發聖旨,任命李鴻章擔任商務大臣,參觀商埠,檢查業務。這一任命對於李鴻章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信息——解凍開始了。

1900年李鴻章在廣東“打黑”,就地正法了將近六萬人,目的是什麼

此時的通商大埠廣東,並不安寧。法國人得到了廣州灣(今湛江)這個“勢力範圍”,開始圈地劃界,頻繁地與當地百姓發生衝突。遂溪的民眾甚至在官員帶動下,武裝起來,與法軍開戰,局面相當混亂。

12月11日,英國駐華公使向總理衙門發出了措辭嚴厲的照會,鑑於廣東盜風甚熾、英輪數被劫掠,英國軍隊將自行打黑剿匪。廣東外交爭端的熱點和難點再次困擾著北京。

此時,從外交和金融的大局出發,我們必須要換成一個有能力、有魄力的人,負責清朝的南大門這個頂重要的門戶。沒有人比李鴻章更合適。

於是李鴻章代理兩廣總督的任命,迅速宣佈了。

1900年李鴻章在廣東“打黑”,就地正法了將近六萬人,目的是什麼

李鴻章要在廣東儘快站住腳,要使朝廷擺脫南方的憂慮,我們必須解決一個棘手而緊迫的問題:社會秩序。

“平安廣東”已成為一個久違的夢想。當時,“東廣東海盜是世界之一”是全國人民都知道的一個說法,也是困擾廣東歷屆官員的首要難題。”

自入清以來,廣東長期以來一直活躍著許多地下團伙,他們被稱為“反清復明”。隨著時間的推移,

這些幫會的政治色彩褪去,成了更為純粹的黑道。打家劫舍的“盜匪”與幫派會黨合流,成為典型的黑社會,組織嚴密,裝備精良,聲勢浩大。

“黑道”盛行,不稼不穡,成為廣東社會的巨大問題,民眾不僅要供奉穿制服的政府,還要供奉這些不穿制服的“二政府”,這兩種“政府”的界限也隨著內憂外患頻仍而不斷模糊。


1900年李鴻章在廣東“打黑”,就地正法了將近六萬人,目的是什麼

1875,新上任的廣東巡撫張兆棟有點像學者,嚴格禁止賭博,但是導致大量的賭徒從廣東湧入到澳門,僅僅就是賭博得到的錢財就是澳葡當局每年就能獲得3000萬的銀稅,自此奠定了澳門博彩業的基礎。

張之洞出任兩廣總督後,得到了國防部部長(“兵部尚書”)、著名的湘軍將領彭玉麟的支持,說服中央同意放開“闈姓”賭博,公開招標,每6年為一個承包週期,就這一個承包週期的費用就高達440萬元,相當於每年73萬元,掀開了賭博合法化的紅蓋頭。

在出任封疆大吏前,張之洞以道德高尚著稱,但現在他被嘲笑為“八表經營,也不過山西禁菸,廣東開賭”。

賭博合法化雖然能為政府帶來豐厚的“賭餉”,但同時,也進一步惡化了廣東的社會秩序,陷入了“治亂缺錢——開賭增收——更為添亂”的怪圈。廣東的黑道正在失去控制。越來越多的地方士紳不得不加入幫派來保護自己。

黑社會日益壯大的勢力不僅敢於與軍隊發生衝突,而且也不放過在中國的外國人,外國人在西江上,持續不斷的遭到搶劫和謀殺,給了一直尋求擴大影響力的英國人一個充分藉口。


1900年李鴻章在廣東“打黑”,就地正法了將近六萬人,目的是什麼

張之洞


1900年1月27日,到任近10天的李鴻章,經中央批准,全面放開了廣東的賭博行業,以廣開財源,籌集資金,包括打黑。在把握賭博新支柱產業的同時,李鴻章開始重拳打黑。

李鴻章的打黑行動,也與前任們手法相似,整頓團練、保甲,派兵清鄉。而比前任們更進一步的是,他成立了一個專門的打黑組織,逮捕總司令部,在各個地方設立了派出機構,分為五個部隊進行大規模的鄉鎮清理工作。3月14日,李鴻章獲得了‘就地正法’舊章”的特殊政策。李鴻章的刀很快就鋒利了。督撫們向“王命旗牌”行禮,就算是得到了中央的同意,可以就地殺人。

早先,太平天國運動中,“就地正法”的權利被廣泛使用,甚至在戰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進行了廣泛的討論和爭論,包括李鴻章在內的大多數地方官員希望繼續保留他們的權利,以“就地正法”,並列舉了種種特殊原因。

如今,李鴻章到任,為了震懾黑道,他又一次就地正法的老一套,得到了中央的批准。李鴻章,得到了殺戮的力量,多少人在“打黑行動”是“就地正法”,缺乏確切的數字。澳門《知新報》曾報道:“半年以來各屬拿獲正法不下數百餘名”,但報道出籠時(1900年3月1日),李鴻章的打黑才剛剛開始,“就地正法”的權力還沒到手。至於瓦德西的日記裡說的五六萬人,似乎又大得比較離譜。

具體的數字,在缺乏“數目字管理”的大清國,永遠是一個解不開的謎了。可以肯定的,一是李鴻章的確大開殺戒,即使沒有起到威懾黑社會、確立法制權威的作用,也絕對達到了確立李鴻章自身權威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