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宣称自己是佛系青年?不,你能感受到佛系外表下的野心

佛系青年|习得性无助

佛系青年,网络流行词,含义是指那些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追求平和、淡然的生活方式的青年人。

为什么会宣称自己是佛系青年?不,你能感受到佛系外表下的野心

2017年12月,“佛系青年”词条刷遍朋友圈,火遍网络。

佛系青年和宗教没有一点的关系,仅仅是借助佛的含义,代表看淡一切、无欲无求的观念。一方面代表着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另一方面又衍生出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虽然很多人称自己是佛系青年,但实际上大多数人也只是表面承认,看淡人生起伏,无欲无求。但实际上还是一个努力、拼搏的人,行动上充满动力,但却表现淡然。

为什么会宣称自己是佛系青年?不,你能感受到佛系外表下的野心

为什么会这样呢?

如今的生活节奏非常的快,压力也随之而来。我们在面对不断竞争的生活空间,为了超越我们周围的人,表现的更加优秀,或者说是为了博取更多的关注。我们一方面不断的宣称自己是一名佛系青年,或者说做一些佛系行为。表现的无欲无求,以此降低潜在竞争对手的警惕,融入到大环境中;一方面,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偷偷努力,希望得到成功,获取大家的关注。其实,这是伪佛系,并不是真正的佛系青年。

为什么会宣称自己是佛系青年?不,你能感受到佛系外表下的野心

还有一种原因就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 ) 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在1967年进行了一项动物实验。他把狗关在笼子里,蜂鸣器一响,就给狗施加强烈的电击。狗被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于是在笼子里狂奔,惊恐哀叫。多次实验后,蜂鸣器一响,狗就趴在地上,惊恐的瑟瑟发抖,却也不跑了。后来实验者把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蜂鸣器一响,不等电击,就趴在地上哀叫抖动,等待痛苦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为什么会宣称自己是佛系青年?不,你能感受到佛系外表下的野心

为什么说佛系青年的背后是习得性无助?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和实验中的狗一样,当我们在一项工作中不断的失败,就会对这个项目失去信心,甚至是怀疑自己。渐而宣称自己是一名佛系青年,来逃避失败的尴尬处境。

我们为了逃避现实,逃避到来的失败与痛苦,不断的麻痹自己,向外宣称自己是一名佛系青年。

还有的话,就是对未知的恐惧,拥有一个低成就动机。不能给自己竖立正确的恰当的目标,对待工作等漫不经心,对失败的恐惧远远大于成功的希望,因为不再指望自己获得成功,从而宣称自己是佛系青年。

为什么会宣称自己是佛系青年?不,你能感受到佛系外表下的野心

习得性无助往往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中,躲避并不能带来任何好的转机。工作上的失败带来的尴尬处境,往往又会受到上级或者同事的指责,从而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和错误的认知。把自己置于一个失败者的定位,固执己见,不肯接受被人的意见,产生更加消极的人生态度。

佛系青年往往是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生活文化之中,多数情况下只会带来消极的人生观。

为什么会宣称自己是佛系青年?不,你能感受到佛系外表下的野心

所以,相比丧在床上的佛系青年,做一名兽系青年,你会迎来不一样的生活。怀抱希望,拥有野心,你的生活质量也会变得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