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陽故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滎陽故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鄭州西北20多公里惠濟區古滎鎮。北依邙嶺,山北為黃河,東面是歷史上的滎澤和鴻溝,南面是索須河。

滎陽故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滎陽故城位置示意圖

滎陽故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滎陽故城南側的索須河

滎陽故城的城垣呈不規則長方形,西北角城牆三折,東北角為曲尺形。現在除東城牆被河水沖毀外,其他三面城牆基本上都保存完整,斷斷續續依然在望。其中西牆南段的城牆仍高達11.6米。城牆上窄下寬呈梯形,西牆南段頂寬16.5米,底寬24米。城牆系版築夯土牆,細密堅實,夯窩明顯,夯層清楚,每層厚7-13釐米不等。城牆上一排排板築夾棍眼痕跡,清晰可見,底部建在生土層上。

城垣的規模較大,西牆2016米,有3處缺口,南牆2012米,有兩處缺口,應為城門位置。其中一處似有甕城。東牆1860米,北牆1283米,中間也有拐折,周長7171米。若加上曲折和拐角部分,整個城周長不少於7.5公里。

滎陽故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google earth上的滎陽故城航拍平面圖

滎陽故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潤色後滎陽故城航拍平面圖

滎陽城,始建於戰國時期,是韓國的重要城邑,交通樞紐、軍事戰略要地。據《史記•秦始皇本紀》:“東至滎陽,滅二週,置三川郡。”治滎陽。又於隞山置“隞倉”。秦漢之際,在滎陽又發生了多年的楚漢之戰。特別是公元前203年,項羽圍劉邦於滎陽城內。其後楚漢“隔澗對語”,“以鴻溝中分天下”。西漢時降為縣,屬河南郡。

經調查發現,在城內中北部有夯土臺基,在城東北角有製陶作坊和糧倉,在陶器上有“廩”、“滎陽廩”、“滎陽廩陶”等戳記銘文。南部是居民區,散存大量板瓦、筒瓦和水管等以及簋、盆、罐等陶器,也有鐵器出土。在滎陽城西牆外,有漢代設置的河南郡第一冶鐵作坊,有完整的冶煉和鑄造工藝系統,鑄造出大批高質量的鐵器,反映了我國漢代的冶鐵水平。

滎陽故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滎陽故城西城牆斷面

滎陽故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滎陽故城西城牆斷面處的航拍圖,由北向南俯瞰,右側是一大片桃樹林

滎陽故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滎陽故城西城牆外側盛開的桃花

滎陽故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滎陽故城西城牆考古解剖斷面——這就是考古學上所謂的分段分塊夯築城牆

滎陽故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滎陽故城西城牆清晰可見的夯層與板築夾棍眼痕跡

春天裡看了滎陽故城的西城牆,五月底再去,則主要看滎陽故城的東北角以及北城牆。

滎陽故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滎陽故城東北部釣魚臺村及北城牆殘段航拍圖,由北向南俯瞰(白色虛線處即城牆)

滎陽故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滎陽故城北城牆殘段

滎陽故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滎陽故城北城牆殘段

滎陽故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滎陽故城北城牆頂上,大概有30米寬,至今仍有人在城牆頂上植樹,種莊稼

滎陽故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城牆上盛開的雛菊

滎陽故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滎陽故城東北角城牆殘跡

滎陽故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滎陽故城東北角城牆上的民房,整個釣魚臺村就位於這一段古城牆上

滎陽故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釣魚臺村村口路邊的城牆斷面夯層清晰可見

滎陽故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滎陽故城東北角城牆附近地面上散落的柿蒂紋空心磚殘塊與瓦當殘塊

滎陽故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城牆外側田埂上散落的空心磚殘段

滎陽故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滎陽故城北城牆外側田埂上散落的清代早期石碑

再去的時候,聽到一個好消息,古滎鎮地方政府正著手準備將疊壓在滎陽故城城牆東北角上的釣魚臺村整體遷走,以利於古城牆的保護。這無論怎麼說都是一條好消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