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中日簽訂和平友好條約始末

1972年9月29日中日兩國政府發表聯合聲明,實現了邦交正常化,奠定了兩國關係繼續向前發展的基礎。此後多方面的往來和聯繫不斷髮展。隨著中日貿易、航空、海運等協定的簽訂,1974年11月開始,中日之間就締結和平友好條約進行談判。

鄧小平為解決領土和資源的國際爭端,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構想。他說:“有些國際上的領土爭端,可以先不談主權問題,先進行共同開發”。根據這一構想,中國政府對釣魚島儘管享有無可爭議的主權,但可以“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在締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談判開始的時候,雙方約好不涉及有關釣魚島問題。這個問題留待以後去解決。這就繞過了一個當時無法逾越的障礙。

但是,經過幾次會談,均因日方不同意寫入“反霸條款”而未能取得一致。因此,談判中斷三年之久。1978年春重新提起,“反霸條款”問題仍然是一個關鍵性問題。鄧小平把這個問題突出地加以提出,在反覆闡明中國政府原則立場的同時,多方設法,主要是以民間促官方、以在野黨促執政黨的方式,排除阻力,促使把反霸條款寫入和約。

1978年3月14日,鄧小平在會見日本公明黨第六次訪華團時,把簽訂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提上日程,並突出必須寫入反霸條款。鄧小平對公明黨訪華團團長、公明黨書記長矢野絢也指出:中日兩國建交後,本來和平友好條約,包括反霸條款,是可以順勢解決的。很遺憾,三木首相執政後沒能借這個東風發展下去,反霸條款本身並不帶有另一個性質,不是不可以同另一個國家和平友好。如果蘇聯橫行霸道,難道也能發展友好關係嗎?如果中國在東南亞或在亞洲搞霸權,能相信人家會跟我們搞好關係嗎?所以,當別人要威脅我們、侵略我們,要將霸權強加於我們時,我們就要反對。希望日方不要從中日聯合聲明的立場上後退。如果福田首相能在聯合聲明的基礎上有所前進,我看在中日友好發展史上會寫下他的名字。簽訂這個條約,不從大局,不從政治角度看,是不行的。

3月26日,鄧小平在會見以飛鳥田一雄為團長的日本社會黨第8次訪華團時,表明了中國簽訂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態度:以中日兩國政府聯合聲明為基礎,不要從這個聲明後退。6月5日,鄧小平又就此對日本廣播協會會長坂本朝一發表了看法。鄧小平指出:我們雙方只要從全球戰略和政治的觀點出發,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簽訂就比較容易解決。日本人民和日本大多數政治家懂得這個道理。我們兩國間不管過去發生過什麼曲折,但我們是休慼相關的,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在政治上體現出來,就是儘快地簽訂中日和平友好條約。

40年前,中日簽訂和平友好條約始末

1978年8月12日,《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字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經過多方努力,日本當局終於同意寫入反霸條款,中日兩國政府於1978年8月12日,在北京簽訂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其主要內容為:

(一)締約雙方應在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兩國間持久的和平友好關係。締約雙方確認,在相互關係中,用和平手段解決爭端,而不訴諸武力和武力威脅。

(二)締約雙方表明,任何一方都不在亞洲太平洋地區或其他任何地區謀求霸權,並反對任何其他國家或國家集團建立這種霸權的努力。

(三)締約雙方將本著睦鄰友好的精神,按照平等互利和不干涉內政的原則,為進一步發展兩國之間經濟關係和文化關係,促進兩國人民的往來而努力。

(四)本條約不影響締約各方同第三國關係的立場。

(五)本條約有效期為十年。十年後,在根據本條第二款的規定宣佈終止以前,將繼續有效。


40年前,中日簽訂和平友好條約始末

應日本政府的邀請,鄧小平於10月22日上午乘專機前往日本訪問。下午抵達東京。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國家領導人第一次訪問日本。

40年前,中日簽訂和平友好條約始末

1978年10月23日上午,《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批准書》互換儀式在日本首相官邸舉行。

10月23日上午,出席日本首相福田赳夫的歡迎儀式,儀式後前往首相官邸拜會。鄧小平在談話中指出簽訂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意義。隨後,出席《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兩國批准書互換儀式。鄧小平致祝酒詞:讓我們為中日兩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為迎接中日關係更加光輝燦爛的前景,為亞洲和世界和平共同努力。中午,出席了日本天皇裕仁舉行的宴會。23日下午和25日上午,鄧小平同福田舉行了兩次會談。還會見了對促進中日友好、邦交正常化作出貢獻日本經濟、文化等各界人士以及已故知名人士的家屬代表;出席了日本友好團體舉行的酒會、日本經濟界舉行的歡迎午餐會,發表了講話;出席了東京日本記者俱樂部舉辦的記者招待會,就一些重大問題作了闡述;舉行了招待旅日華僑代表的茶會。鄧小平參觀了神奈川日產汽車公司工廠的汽車裝配車間,千葉的君津鋼鐵廠,大阪的松下電器產業公司旗下的工廠的電視機組裝生產線,乘坐了新幹線“光-81號”超特快列車;參觀了奈良的唐招提寺,在雨中游覽京都嵐山等。

鄧小平會見天皇時表示,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可能具有出乎我們預料的深遠意義。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我們今後要積極向前看,從各方面建立和發展兩國的和平友好關係。天皇表示,在兩國悠久的歷史中,雖然一度發生過不幸的事情,但那已成過去。兩國以後要永遠和平下去。福田首相對過去兩國之間發生的不幸事件表示遺憾和反省,表示這種事情決不能讓它重演,今後兩國要建立長久的、名副其實的善鄰友好關係,日本願在除軍事外的領域同中國進行合作。鄧小平表示,中日友好互有需要。日本政府規定自己的國策是全方位外交,是無可非議的。照這個意義講,中國的外交也是全方位外交,但是加了一條,誰搞霸權,中國就反對誰。中日友好條約不僅對兩國子孫友好下去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對世界和平也有重要意義。鄧小平出席酒會時致辭,表示:深切懷念那些曾經為中日友好披荊斬棘,開路架橋,但已離開我們的先驅者。他們雖然不能同我們一起分享今天的喜悅,但他們為中日友好獻身的精神,將永遠銘記在中日兩國人民的心中,並且世世代代相傳下去。指出: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締結,是兩國政府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中日兩國人民以及朝野許多政治家和各界朋友長期共同努力的結果。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了,但我們的任務並沒有因此而告終,我們要做的事情還很多,任重道遠。我們願意同各位一起,再接再厲,為在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各項原則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兩國睦鄰友好關係和各方面的交流,為兩國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共同努力。

《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締結為進一步發展兩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開闢了更加廣闊的前景,也是兩國睦鄰友好關係已經發展到一個新起點的重要標誌。鄧小平為此作出的歷史性貢獻永垂史冊。

本文選自《轉折年代:鄧小平在1975—1982》,標題為小編所加。

當代中國出版社

2014年8月出版

定價:49.00元

40年前,中日簽訂和平友好條約始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