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黔東南凱里市:穿著少數民族服裝在垃圾場中「淘寶」的老年人


凱里市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市郊有一座大的垃圾場,被附近的村民譽為一座可以回收利用的“富礦”,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來這裡“淘寶”,找一些可以利用或者可以賣錢的廢品。

貴州省2012年實施了扶貧生態移民工程,這一民生工程的實施,使黔東南州有30.86萬人需要搬遷安置,每年4.2萬人的安置規模。這一浩大工程也人為產生了很多垃圾、廢品、舊物件,凱里市附近的村民便來這個大的垃圾場“淘寶”。

黔東南州是少數民族聚集地,而凱里市更是生活著20多個少數民族,佔全市總人口的75%,苗族人口又佔63%。這些來“淘寶”的老人穿著自己的民族服裝,與一般的拾荒者衣著服飾很不一樣,吸引了攝影師的目光。

這些老人都帶著自己的勞動生產工具,以前是在地裡幹活的,現在在這裡也派上了用場。垃圾太多,靠手扒顯然效率低,家用的工具很管用,遠看這場面就像在地裡幹活一樣。

這位老人正在翻撿各種塑料袋和薄膜,不知道是拿回去用還是去廢品站賣錢。

這位老人在別人已經翻找過的地方繼續“淘寶”,尋找自己想要的“寶貝”。在垃圾場“淘寶”的人不少,很多都是別人已經翻找無數遍了。

垃圾場的垃圾快堆得像這位大媽一般高了,她艱難地翻找自己的“戰利品”。

這位老人收穫了不少,面對攝影師的拍照,她顯得很開心。沒有農活幹了,能在這裡找到一些變賣錢的廢品也是不錯的了。

這位老人撿了兩大蛇皮袋“寶貝”,可謂滿載而歸了。

這位大媽也撿了一大大的蛇皮袋,挑著回家去。

這位老人還撿到了幾塊桌面,廢物可以利用了。

這位大媽撿到了一床舊被褥,洗洗曬曬也可以用了。

這位老人家很講究,穿著雨衣來幹活,還戴著手套,不怕髒了。她也主要撿了一些塑料類廢品。

這位老人家也撿了一大袋塑料廢品,挑著離開了這垃圾場。

有的人為了節省時間多幹活,午餐直接在這裡解決了。垃圾場味道很重,這位大媽顯然不在乎,迅速吃完,可以趁天亮多淘點“寶貝”。#今日頭條攝影大賽# #最有意思的鄉村影像# #東方IC獨家# // 聲明:本文圖片來源於“東方IC”,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公司、組織、個人未經東方IC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