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有哪些品種?我們該如何分辨它們?怎麼避免商家發假品種?

四季桂:

該品種叢生灌木狀,樹形低矮,分枝短密,樹冠圓球形。新葉深紅色,老熟葉綠色或黃綠色;葉片呈橢圓狀闊卵圓形,全緣或疏生鋸齒,葉緣波狀不明顯;葉質較薄,葉面的葉肉略凸起,網脈較明顯。葉柄平均長1釐米左右。重要特徵是:葉片的主脈與側脈之間的交角很大,接近垂直狀態。 ‘四季桂’的花芽常單生或2-3枚疊生,每年9月至次3月分批開花。花色較淡,為乳黃色至檸檬黃色,花香不及銀桂、金桂、丹桂濃郁,品種有大葉四季桂、小葉四季桂。四季開花,有“月月桂”、“日香桂”、“大葉佛頂珠”、“齒葉四季桂”等品種。

丹桂

一種常綠灌木,雌雄異株,樹冠圓球形。樹皮淺灰色,較平滑,皮孔稀疏。葉革質,長橢圓形或橢圓形,長6-12釐米,寬2. 5-5釐米;葉面較平整,葉緣反捲,全緣,先端偶有疏齒,基部寬楔形;先端鈍尖或短尖;側脈8-10對,網脈兩面明顯;葉柄長8-10毫米。花色橙紅,花冠稍內扣;香味淡。花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秋季開花,花色較深,橙黃、橙紅至硃紅色,氣味濃郁,葉片厚,有“大花丹桂”、“齒丹桂”、“硃砂丹桂”、“寬葉紅”等品種。

金桂

常綠性小喬木,樹冠圓球形;樹勢強健,枝條挺拔,十分緊密。樹皮灰色,皮孔圓或橢圓形,春梢比較粗壯,長度平均15.9釐米;葉色深綠,革質,富有光澤;葉片橢圓形,葉面不平整,葉緣微波曲,反捲明顯;全緣,偶先端有鋸齒;花色黃,有濃香,不結實。秋季開花,花檸檬黃淡至金黃色。品種有“大花金桂”、大葉黃”、“潢川金桂”、“晚金桂”、“圓葉金桂”、咸寧晚桂、球桂、圓辨金桂、柳葉蘇桂、金師桂、波葉金桂、等品種。

銀桂:

常綠性小喬木,樹冠圓球形,大枝開展,枝葉稠密,長勢良好。樹皮淺灰色,皮孔多且大,形似雪花,非常明顯。春梢平均長度為15.5cm,新梢褐紅色,十分醒目。葉片綠色或深綠色,厚革質,有光澤;長橢圓或橢圓形;葉片較寬闊且厚實;葉面較平展;葉緣淺波狀、反捲、全緣、偶先端有疏齒;開花在9月上中旬,花冠斜展,裂片卵圓形,花色乳黃至檸檬黃,香氣濃郁;花後不結實。秋季開花,花色純白、乳白、黃白色或淡黃色。品種有寬葉籽銀桂、柳葉銀桂、硬葉銀

日香桂

日香桂是桂花的一個園藝品種,因具有不斷開花,香氣濃郁的特點而得名。

常綠灌木,分枝多、節間短,葉片光滑,色綠,葉緣少齒或無鋸齒。兩面通常具腺點;具葉柄。花兩性,雌雄異株或雄花、兩性花異株,聚傘花序簇生於葉腋,頂生的短小圓錐花序;苞片2枚,基部合生;花萼鍾狀,4裂;花冠白色或黃白色,呈鍾狀,圓柱形或壇狀,裂片4枚,花蕾時呈覆瓦狀排列;雄蕊2枚,著生於花冠管上部,藥隔常延伸呈小尖頭;子房2室,每室具下垂胚珠2枚,花柱長於或短於子房,柱頭頭狀或2淺裂,不育雌蕊呈鑽狀或圓錐狀。果為核果,橢圓形或歪斜橢圓形,內果皮堅硬或骨質,常具種子1枚;胚乳肉質;子葉扁平;胚根向上。染色體基數X=23。

日香桂香氣四溢,沁人心脾。極具顯著的優點是花莖伸出綠葉,能常年有花,並花開不斷。模式標本母樹現保存在蒼溪縣東溪鄉境內。樹齡約100年,樹高6米,胸徑22釐米,冠幅5.8米,長勢中等。分佈於中國東北、華北、福建、廣東、廣西和海南各地。

硃砂桂

硃砂丹桂又叫軟葉丹桂、硃砂桂和丹桂。灌木,樹冠圓球形。樹皮淺灰色,較平滑,皮孔稀疏。葉革質,長橢圓形或橢圓形,長6^-12釐米,寬2. 5^-5釐米;葉面較平整,葉緣反捲,全緣,先端偶有疏齒,基部寬楔形;先端鈍尖或短尖;側脈8^10對,網脈兩面明顯;葉柄長8^10毫米。花色橙紅,花冠稍內扣;香味淡。花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產於浙江、江蘇、上海和河南。

‘硃砂桂’是我國一個古老的桂花品種,宋代即有栽培,繁衍至今。幼年時長勢旺盛,成年後長勢不如其他丹桂類品種,樹冠內部長期空禿,耐陰性較差。另外,本品種不甚耐寒,冬季嚴寒常有葉片枯黃脫落現象。

沉香桂

香桂屬於金桂的一個品種。算是桂花中的極品。

是採用嫁接法繁育的一種改良型優質品種桂花,其特點是花多香味濃,枝茂葉翠綠,株型美觀,耐寒耐幹,壽命長,適應性強。適用於庭院綠化,或盆栽, 一株桂花院中栽,滿院香味擋不住,奇香。

天香臺閣

“天香臺閣”是中國浙江省金華市華安桂花研究所植物科學家鮑志賢於20世紀70年代,發現並培育成功的一個四季桂類新品種。在設施栽培條件下,全年都可以開花,並且花中有臺閣現象。由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教授、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陳俊愉先生命名為“天香臺閣”。該品種已在2001年9月通過省級科研成果鑑定;2002年4月,華安研究所鮑志賢先生又專為其註冊了“奔月”商標。

“天香臺閣”是中國四季桂品種群中的一個珍稀新品種。它有花開全年、花徑碩大、花型多變、花色多樣和花香濃郁五大優點,故陳俊愉教授為鮑志賢先生題字讚譽為:“奇妙臺閣,四季佳景;精選絕品,萬里飄香”。

“天香臺閣”是常綠高灌木至小喬木。樹冠橢球型,緊密度中等;樹皮暗灰色,皮孔小,橢圓形;小枝挺拔向上生長,標準株分枝力平均2.5個,春梢平均長度14釐米,節數平均5節/梢,腋芽數平均14.6枚/梢。葉片深綠色,硬革質,略有光澤;早春梢葉多呈橢圓形,較寬闊、且多全緣。葉長6.8-11.5釐米,平均9.9釐米;葉寬3.2-4.8釐米,平均4.3釐米;長寬比約2.3;側脈8-10對,較整齊,與主脈交角較大,網脈兩面均明顯;葉尖短尖至長尖;葉基楔形至寬楔形,與其下葉柄稍有連生現象;葉柄粗壯、彎曲,平均長度1.1釐米。晚春梢及其後夏秋梢葉多呈狹長橢圓形,葉緣多短銳鋸齒。

“天香臺閣”全年都可以開花,並以9月至次年4月間開花最盛。首末花序為聚傘花序,中央時段多為圓錐花序,有粗壯總花梗。開花有正常花和葉狀花兩種類型,正常花多見於秋、冬、春三季。花冠裂片內凹,卵圓形,肉質肥厚;花徑1.0-1.4釐米。花色隨季節而異,夏季呈乳白至檸檬黃色;冬春呈橙黃至中黃色。花香則隨氣溫高低有別,並以15-20℃之間香味最濃。另一種花型是葉狀花,多發生在夏季,花徑1.5釐米以上,個別甚至可以達到3.0釐米。在其花冠裂片上可見有葉狀脈,顏色有淡黃、黃綠或紫紅等多種。

佛頂珠

佛頂珠屬常綠灌木,抗逆性香花,其長勢旺盛,樹冠緊湊,分枝短密;高0.5-2.0米,葉片墨綠色,網絡明顯;呈長橢圓形,平均長6.0釐米,寬2.6釐米,長寬比2.30左右;葉面內凹,呈‘V’字形,葉緣有鋸齒,雌蕊退化,不結實;花淡乳黃至純白色;從8月中下旬開始放花,盛花期從九月上旬至次年元旦春節期間,花序密繁,頂生花序獨特;花期長達半年之久。新梢及嫩葉紫紅色,與老葉墨綠色可形成鮮明的對比。

據測定,佛頂珠生長髮育有如下特點:該品種是常綠小灌木,分枝短密,長勢旺盛,極耐修剪。二年生扦插苗可長成蓬幅40-50釐米的豐滿圓球;初花期從8月中下旬開始,盛花期集中在9月上旬至次年元旦,再持續開花到春節後結束,花期長達半年之久。在全光照地栽條件下,只要合理修剪與施肥,盛花始終不斷;適應性廣,抗逆性強,能耐輕度鹽鹼土(pH值≤7.5),及其它不良氣候條件。

堰虹桂

‘堰虹桂’幼年較耐陰,喜歡潮溼溫暖的環境,可以相對密植;成年後喜光照,必須及時擴大株行距。根系發達,抗旱能力較強。葉齡能夠保持3年,遇到低溫不容易落葉,抗寒性表現良好。抗逆性強,病蟲害較少。分枝力較強,各分枝當年生春梢長度與粗度均相仿,平展延伸下垂,極性生長不明顯,無需修剪,能自然成形。

在成都地區,初夏扦插育苗,全封閉管理,插後50天生根。10月下旬移栽煉苗,蓋薄膜全封閉越冬。來年3~4月分次揭膜,常規管理,全年可抽長7~8次新梢,年終一年生苗高可達0.8-1米,地徑粗0.8釐米。次年,薄肥勤施,綜合管理,年終兩年生苗高可達1.8~2.0米,地徑粗1-3釐米。苗幹粗硬,新梢挺拔有力,葉片也保存完好,苗木品質優良。2005年3月,杭州某公司引種9’700株兩年生‘堰虹桂’移栽苗,定植在泉口基地,死亡極少,成活率近95%。說明適應性較強,在華東地區也有一定的引種發展前途。

從花顏色簡單分辨:

⒈金桂:

花色為深淺不同的黃色,香味濃或極濃,花朵較易脫落,花期秋季。為各地最常見栽培的一類。

⒉銀桂:

花呈黃白色或淡黃色,香味較淡,花朵著生較牢固,花期秋季。一般栽培較少。

⒊丹桂:

花色橙黃或橙紅,很美,但香味較淡,秋季開花。丹桂雖花色較豔麗,但由於香味較淡,目前各地栽培數量不及金桂多。

⒋四季桂:

花呈黃白色或淡黃色,香味較淡,但一年之內花開數次,以秋季較繁。植株較矮小,生勢較弱,常呈灌木狀。因多次開花,雖香味較淡,亦頗受群眾喜愛,常盆栽供室內擺設。

(二)從葉子和長勢來區分

金桂:葉緣有鋸齒

銀桂:葉緣較光滑,葉片也較大,另還有刺桂,葉片有一點象枸骨冬青的葉子。

四季桂:葉子圓幾乎沒有尾尖,小枝條有些鬆散.

注:金桂\銀桂\丹桂小枝條都比較挺直向上生長,金桂較丹桂的葉片寬葉,丹桂尾尖比較長一些葉緣波浪也較明顯.花期區分容易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