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億投資或「踩雷」 華聞傳媒稱已報案

因一則公告透露的13億元牽扯的兩起對外投資“踩雷”,華聞傳媒(000793.SZ)24日股價下跌超3%,報2.73元/股。

10月23日晚間的公告中,華聞傳媒稱,近期對外投資項目核查時,發現兩起對外投資或存在無法回收的可能,已於近日向海南省經偵總隊報案,不過尚未立案。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公告可知,2017年9月22日,華聞傳媒以3.33億元自有現金參與投資義烏商阜創贏投資中心(以下簡稱“商阜創贏”),主要是針對在海南開發文旅綜合項目而設立的投資基金。

但是,公司發現,商阜創贏至今未根據公司與普通合夥人暨執行事務合夥人義烏中國小商品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商城投資”)、普通合夥人上海西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西尚投資”)、有限合夥人義烏小商品城阜興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有限合夥人上海吉貿鬱川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簽署的《有限合夥協議》辦理相關工商手續,將華聞傳媒變更為商阜創贏有限合夥人。

上述主體“通過各種途徑均無法取得聯繫”,因此,華聞傳媒認為,這些合夥人可能涉嫌挪用其支付的3.33億元投資款。

根據天眼查信息,商城投資的兩大股東分別為義烏中國小商品城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持股49%)和上海阜興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51%)。

公開資料顯示,商阜創贏的實際控制人正是今年7月爆雷的“阜興系”失聯高管朱一棟。

10月24日下午,記者致電義烏中國小商品城金融控股,一位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對上述情況並不知情,將聯繫負責投資事務的上級領導後,再作回覆。

此外,記者撥打西尚投資的聯繫方式為空號,上海吉貿鬱川的電話則無人接聽。

無獨有偶,另一筆可能無法收回的投資也源於2017年。

2017年11月10日,華聞傳媒參與設立海南國文文化旅遊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夥)(下稱“文旅基金”),擬通過基金運作的方式佈局文化娛樂及旅遊產業。

根據此前公告,華聞傳媒與控股股東國廣資產及其控股子公司國文管理公司簽署合夥協議,以現金方式共同出資設立文旅基金,國文管理公司作為普通合夥人認繳出資100萬元,佔比0.05%;上市公司、國廣資產作為有限合夥人均認繳出資10億元,佔比49.975%。

對此,華聞傳媒表示,文旅基金購買常州恆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債權資產包項目中,交易對方恆琪資管存在違約情況,並可能涉嫌刑事犯罪,有可能間接導致公司10億元投資款無法收回;而債權資產包的原始債權人上海青聯寶力實業有限公司(下稱“青聯寶力”)及債務人吉林省經濟貿易發展(集團)公司(下稱“吉林經貿”)可能涉嫌與恆琪資管共同犯罪的可能。

對此,一位接近公司的消息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華聞傳媒“在此事中是受害者,也是被‘阜興系’騙的,雙方在股權上已經沒有關係。”

今年7月,“阜興系”爆雷,其實控人朱一棟涉及300億元私募跑路引發關注後,華聞傳媒隨即與其切割關係。

談及此次“踩雷”影響,華聞傳媒僅表示,投資商阜創贏在“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科目核算,投資文旅基金在“長期股權投資”科目核算,目前未對上述投資計提減值,需待後續案件和資金去向等情況明朗再進行減值計提。

不過,根據華聞傳媒2017年年報,其全年營收34.21億元,淨利潤2.77億元,也就是說,這筆13億元的投資款,相當於其去年淨利潤的4.81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