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裡面的「滴血認親」在中國古代史料記載到底是什麼樣的

從血液的凝合程度鑑定血緣關係,就是我們經常在電視劇裡看到的橋段

電視劇裡面的“滴血認親”在中國古代史料記載到底是什麼樣的

在古代進行親子鑑定的手段中,確實有這樣的記載。清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誌一》裡所記的一則親子鑑定案,便很有“故事性”。

山西有個商人外出做生意,家產託弟弟照管。外出期間,他娶了個媳婦,生了一個兒子。十多年後,媳婦病故,商人遂帶著兒子回到老家。商人的弟弟怕哥哥索討家產,謊稱這孩子是哥哥抱養的,不能繼承父親的家產。主審的縣令遂在審理現場作親子鑑定:將商人和他兒子的血,同時滴入清水中,父子倆的血很快凝合到了一起。縣令鑑定結論很快出來:商人之子系其親生子。

商人的弟弟不相信“滴血”這一套。回家後親自試驗,將自己和兒子的血滴入水中,卻不相凝合。這一來,商人的弟弟找到了反駁的理由,訴稱縣令所用親子鑑定手段沒道理,結論不足為憑。

接下來更戲劇化了。鄉人聽說弟弟父子的血不凝合,便在背後議論兒子非其親生,是其老婆與某人私通所孕。商人的弟弟見外面傳得有鼻子有眼,遂起了疑心,追查起老婆和姦夫,結果真的查出了老婆讓自己戴綠帽子的事實。

縣令所用的親子鑑定手段,在古代叫“合血法”。在親情、常理均無法判決的情況下,便會“合血”。

點評—

合血法又叫“滴血法”,俗稱“滴血親”。其原理是:如果兩人有血緣關係,將手同時刺破,血滴入清水中,血即合一,否則不合。

合血法最晚在東漢時即已在司法和民間親子鑑定中使用。現代已發現,人類血型分A、B、AB、O等類型,利用血型確實可以部分實現親子鑑定,可以說合血法是中國古代的“DNA鑑定技術”,儘管有些“原始”,但比歐美要早得多。不過,合血法也非完全科學。事實上,任何人的血滴到一起,不久即凝合為一。其實,古人也已認識這一問題,清黃六鴻在康熙三十三年編著的《福惠全書》中即稱:“滴血之事,未可盡信”。紀曉嵐記述此故事時亦稱“官故憒憒”,直指其昏庸糊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