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關注護膚,我該怎麼開始?

護膚剛開始階段,你需要了解自己的皮膚狀況和家族過敏歷史,並且開始對自己使用的產品和效果做一點記錄。

一下純粹個人觀點,歡迎批評。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對於自己的皮膚畢竟還是要有一個初步的瞭解,否則護膚無從談起——你先要知道自己努力工作的對象是誰才好。

測一下自己的膚質,並且注意跟蹤監測。

照例,我還是推薦一下“美麗修行”這個APP,其中有一個褒曼醫生的皮膚十六分法(乾性-油性,敏感-非敏感,色素-非色素,皺紋-非皺紋)。這個體系是美國人搞出來的,但是對我們來說借鑑意義也還是很大——下載一個APP,然後針對性地測試一下,作為參考。

需要提醒的是盡信書不如無書,雖然褒曼醫生是很了不起,但是這個測試方法的結果你也要批判地看,在後期的產品使用實踐中不斷地修正自己對皮膚的看法——偶爾再測一次也可以。我的一個好朋友就經歷了一個從敏感皮膚到耐受皮膚的過程——她為這個還得意了一陣子。

瞭解一下自己家族中的過敏歷史。

如果你家族裡面有親戚有嚴重的痤瘡歷史,或者現在還在經歷玫瑰痤瘡(我們也叫它酒糟鼻)的煎熬,又或者有人有哮喘的病症,還有脂溢性皮炎的問題……

這些都可能會影響到醫生對於你的皮膚狀況的判斷,你瞭解一下這些情況,可以幫助醫生(以及未來的你)做出判斷自己的皮膚的風險到底在哪裡。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開始記錄自己使用的產品。

如果有可能的話,畫一點時間在一個固定的本子上記錄自己的產品使用歷史。這一點看起來很沒有意義,但是實際上關係重大。就像我研究生導師曾經說過的:“數據往往看起來沒有意義,但是積累到一定數量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那是寶庫。”

要記住你的每一次使用,都是你用金錢和肉身做的一次人體測試——而且只針對你。如果你能夠把使用產品和使用情況記錄下來,將來你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掉過敏和刺激的風險,並且可以總結出“什麼產品(活性物)對我(美白,或者抗皺)來說最有效”這樣的結論。

最開始護膚品的選擇

對於剛剛開始嚴肅護膚的朋友來說,需要注意的幾個方向是:(1)清潔;(2)防曬;(3)保溼。

清潔的問題,在於找到適當的清潔程度。對於大油皮來說,適當地使用深層清潔(比如皂基)的產品是有必要的,畢竟一定程度的清潔還是有必要的。

如果沒有那麼那麼油,可以考慮一個皂基的產品結合一個帶有皂基的氨基酸潔面(氨基酸表面活性劑為主,皂基表面活性劑輔助)的產品,一早一晚搭配使用。

如果是中性皮膚甚至乾性皮膚,可以考慮單純用一個氨基酸類的清潔產品,根據自己的情況一天用一次或者兩次,一部分人可以選擇有一次只用清水洗臉。

對於真正乾燥的敏感性皮膚,可能你真的只能選擇烷基多苷(APG)類的潔面產品,使用感不見得多好,但是對於皮膚的保護是切切實實的。比如寶拉的大地之源。

防曬也是大頭,需要認認真真的考慮。這部分該如何做,我後期在詳細的寫一篇。

保溼產品的選擇也是一個大問題。

油皮要注意避免特別緻痘和黑頭風險的原材料(後期整理個文章,按照風險排一下順序,儘快發出來)。

中乾性皮膚可以選擇一些滋潤型的產品,尤其是能夠有舒緩皮膚功效的產品,比如Aveeno的燕麥,施巴(SebaMed)的pH5.5,優色林的甘油葡糖苷,都是非常有特色的產品。

對於一些有抑菌需求(曾經有過溼疹,或者醫生提起過有微生物風險)的皮膚,可以考慮一些能夠幫助控制細菌又不會培養細菌抗藥性的產品,比如ISDIN的Pro-AMP。

基本上,覆蓋了上面這三個方向之後,就可以開始慢慢進入自己的護膚之旅。

如人飲水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護膚其實並沒有太多可以分享的東西,因為這東西非常個人化。我覺得很好的東西,對你可以完全不適用。但是,基本的原則相通的,可是你在和其他人溝通這些原則的時候他們可能認為你矯情——一個簡單的護膚搞得這麼複雜。

你也只好算了。

好在,護膚自己是完全自己體會的,你完全可以在其中自得其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