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租降啦!而房租迅速回落意味著什麼?

北京房租降啦!而房租迅速回落意味著什麼?

1

北京的房租降了。

10月21日,北京市房地產中介行業協會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環比9月,北京住房租賃市場量價繼續回落,成交量環比下降約8%。

租金方面,自如整租的租金環比下降5.5%,相寓租金環比下降4.3%,蛋殼租金環比下降0.1%。

北京房租降啦!而房租迅速回落意味著什麼?

△數據來源中國房價行情

根據數據顯示,房租與7月份大幅上漲相比,確實持續走低,有了一定回落。而且有一點比較明顯的是,供給已經大於需求。

據某機構發佈的數據,北京現在有35%的人租房住。按照北京常住人口2100萬計算,當前北京大約有735萬人在租房。

這麼龐大的一個租賃市場,在當前房價被遏制的樓市下行期,房租也已上行乏力。跟7月份房租瘋狂上漲對比,房租回落意味著什麼呢?

2

首先說說,房租為什麼會回落?

有人認為9月份租金回落有畢業季結束的週期性因素,但這個因素佔比很小。

最主要的是,短期內大量的房源推向市場。

7月份房租不同尋常的暴漲,已經嚴重影響了市場秩序。於是在8月份,北京市房地產中介協會組織10十家租賃企業召開了座談會,公開承諾在2個月內投放12萬套(間)不漲租金房源。

效果還是明顯的,一個月之後,投放到市場的不漲租金房源已有6.9萬套,房租得到一定平抑。截止到10月20日,市房地產中介行業協會負責人介紹,十家租賃服務企業累計投放房源133131套(間),是預期的1.1倍,可見租賃機構房源數量之多和市場影響力之大。

住建委及相關部門也沒閒著,市場秩序得穩,房源供應也要增加。

一方面加快公租房配租,據8月份公告,西城、海淀、豐臺三區近5000套房源已完成意向登記,年底還將啟動1萬套左右公租房配租。雖說申請公租房也有難度,但畢竟房源數量增加,能很大程度緩解市場租房競爭情況。

另一方面,加快集體土地租賃住房建設,今年將完成39個項目、321萬平方米的集體土地租賃住房供地、開工。還推進租賃型職工集體宿舍改建工作,目前已申報17個項目,總建築面積5.5萬平方米,可提供集體宿舍1902間。

政策指向已經很清晰了,未來租房是一個趨勢,怎麼可能讓中介機構的區域性壟斷和惡性競爭擾亂市場秩序呢。

8月份,北京市住建委會同工商等部門進行專項治理,就是對市場管理的加強版。

對各大租房平臺出手,查處黑中介及各類違法手段。設立了黑中介舉報熱線,嚴查違規隔斷、哄抬租金、截留押金等行為,還端掉了不少黑中介團伙。

全市2萬多家房產中介機構全都納入了各區屬地監管範圍。官方的“鐵拳出擊”,黑中介估計不敢再漫天要價、哄抬房價,同行之間也避免了惡性競爭、區域性壟斷。

規範租賃市場的舉措,大量不漲租金房源上市,以及調控政策對租賃市場的支持,讓供求緊張的形勢得以緩解。

除了這些因素,還有一個明顯的影響,樓市下行,房租不理性的上漲也會適當回落。

任志強曾說,房價上漲,房租也會大幅上漲這是基本的市場規律。

那麼樓市下行,房租回落也屬正常。

樓市火爆期,房價的快速上漲會提升房東漲租金的衝動,房價大幅上漲100%,房租可能小幅上漲30%,但即使是30%,對於租客來說也是不可承受之重。

相對房價,租金會顯得更為剛性,上漲到一定程度,租客無法承受,就會選擇搬到更偏遠區域,或者乾脆逃離北京。

同時,隨著樓市步入下行期,非理性衝高的租金也會同步回落。

3

在房租暴漲的前段時間,看到過一個數據:

一般情況下,房租收入比在20%以內是合理的。房租收入比在20%-30%處於大家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30%被認為是房租的“幸福分割線”,一旦超過則表明房租壓力過大。

而在北京,這個比例超過50%。

北京房租降啦!而房租迅速回落意味著什麼?

然而,房東會覺得房租與房價相比,租售比太低;房客覺得房租與收入相比,付出比又太高,這個一個雙方都很難達成的平衡點和死結。

從市場端來說,供需不平衡將會直接影響租金的變化,如果公租房及低端租賃住房供應增加,那麼房租下降是大概率的事,若高端租賃住宅增加又會拉昇房租。

但人們的收入水平有限,低收入群體佔大多數,一旦房租過高,將會導致更多的人向遠郊甚至環京遷移,或者選擇離開北京。

據艾普大數據研究,排在前十位的北京熱點租房區域,全部位於比較偏遠的五環和六環之間。

北京房租降啦!而房租迅速回落意味著什麼?

正是因為五環外的租金更低,即使耗費更多的通勤時間,也好過耗費掉大部分工資收入。

人們的收入跟房價相比已經遙不可及,收入跟不上,租金是不可能逾越的。從實際居住成本來看,35%的租房大軍,買房確實不如租房划算。但租售比如此離譜,說明人們除了居住屬性,還有更多的訴求,這些訴求又是租房所無法實現的。

多維度的市場狀況,引發一個平衡點的問題。

北京一直在講控制人口,吸引並留住高端人才,調整不同區域的人口結構。租金從另一面來說,恰好有了一個制衡。

我愛我家副總裁胡景暉召開個人離職發佈會時,說過這樣一句話:“中國有一個異樣的問題,租客認為房租太高,而業主卻覺得太薄利,其實目前還沒有大量的資本進入到長租公寓,要讓中國的房租標準達到世界的平均水平,那就是:房價跌一半,房租翻一番。”

房價跌一半短期內根本不可能,房租翻一番市場也不認可。不過,政策扶持房屋租賃市場倒是真的。

從2017年土地供應情況來看,新開工和施工住宅有20%以上是租賃住房。可見,租賃住房的供給缺口在不斷的填充,只是從土地到形成有效租賃房,這個市場傳導效應有1-2年的滯後期。

龐大的租賃房源供給仍然主要來源於個人商品房對外出租。市場上的租賃商品房,投資屬性佔比很大,這就導致房租長期下跌的可能性並不大。

房租下一步的趨勢,最終是找到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平衡點。

一是租金金額的平衡點,房價適當回落,租售比仍然偏低,但房東尚能接受,租客也能勉強承受;二是房租達成北京流動人口的平衡點,既不過低盲目湧入,也不過高大量流出。

房租是市場真實需求的反映,與居民收入此消彼長,新的平衡點會使租金水平處在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態。

4

至於平衡何時會被打破,除非房價持續下跌,讓租售比越來越合理,這時候很多租房的人就會選擇買房,與其交房租不如還月供,進而推高房價。

還有就是房產稅一旦推出,會有兩種可能,空置的大量房源房東會選擇拋售,從而導致市場租賃房源的減少。另一種可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房東會將稅費徵收的部分強加到租金裡。結果就是導致租金上漲,又開始了一個新的週期。

房價會制約租金,租金整體也會呈現出,與人均收入成正比的上升趨勢,只不過不會像房價上漲那樣離譜,畢竟一座城市的核心公共服務並不會向租房人口開放。

中國的生活習慣及文化原因,使得住房的私有化率不會像西方國家那樣低,租賃住房會受人口流動、房價漲跌、供需不平衡等因素呈現不同的波動。

一線城市的年輕人大多把青春獻給了房子或者房租。

他們攜夢而來,帶著滿身疲憊,穿過大半個北京的路程,回到狹小的出租屋,吸著帶毒的甲醛,吃著便宜的外賣,接受形形色色的室友,沒有年輕人該有的快樂,心裡寫滿擔憂,每個月房租花去一半,感覺辛苦漂泊都是在為房東打工,買房的日子更是遙遙無期。

什麼又是平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